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中学生手机戒断与极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干预策略

   中学生手机戒断与极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干预策略

[摘要]成功戒断是手机成瘾研究目的,家长与学校强制没收手机却会引发中学生极端行为,如何理解中学生手机戒断后的心理状态与极端行为产生的根源,是手机戒断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手机戒断的阶段性心理特征,探讨手机戒断与极端行为的心理机制,根据行为认知疗法提出系统脱敏和引导性自我改变,旨在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合理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手机戒断;极端行为;心理机制;行为认知疗法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达2.32亿,娱乐网络短视频用户是在线教育的3倍1],人们更多使用手机进行娱乐而非学习。手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中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分散注意力,影响听课效率;长时间持续使用手机占用睡眠和学习时间,导致学习任务无法完成、学习成绩的下降甚至身体健康的损害。基于手机过度使用带来的危害,家长和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限制,不过盲目的戒断也带来更加致命的后果,父母剥夺孩子手机,孩子跳楼自杀。学校没收学生的手机,学生采取“不还手机,不上课”的过激行为这些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无法抑制使用手机的冲动,对手机产生痴迷,形成对生理心理产生危害的行为成瘾。中学生手机成瘾会出现心境改变、凸显、耐受、戒断等病理性症状,其中戒断是行为成瘾的典型特征,类似情境恐惧的无手机恐惧症,无法使用手机害怕失去便利,无法获得信息、失去联系、失去网络链接的焦虑和恐惧2]表现为无法使用成瘾物的强迫欲望无法满足的不适感,又称脱瘾综合症3]。盲目的戒断直接激发中学生的极端行为,分析中学生手机戒断与极端行为的心理特征,有利于科学化的戒断。 

一、手机戒断的副作用:手机戒断的阶段性心理特征

    戒断阶段包括停止使用手机最初的恢复期、在戒断中抑制使用手机欲望的渴求期、无法抑制出现幻听、身体不适的爆发期3]戒断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一)恢复期的能量超载

卡尼曼认为 ,人的认知资源(Cognitive resources) 或能量是有限的,在刺激之间最优分配;约翰·斯威勒将其运用到学习中,认为个体能力跟不上学习需要的资源总量就会资源分配不足 ,影响学习效率,即认知超载 (cognitive overload)4]手机成瘾持续进行高能量消耗活动网游社交,停止使用手机后,需要一段时间能量恢复但父母常逼迫孩子停止使用手机后,立刻投入到高强度学习孩子精力无法迅速集中产生厌学情绪和抵抗行为。睡眠是恢复精力有效方式,而手机成瘾预测睡眠障碍5],学生在睡前使用手机,大脑持续兴奋,无法入眠,阻碍精力恢复第二天学习时,学生容易感到离开手机的疲劳感,虽然这是由过度手机使用造成的,但也只有在停止使用手机前期,个体才能将注意资源放在身体上,觉察出身心疲惫

(二)渴求期的强迫感

中学生能量逐渐恢复,完成学习任务后,感到无聊,习惯性的寻找手机。这时无法得到手机,就会产生手机的渴求感、强迫感。该阶段受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影响,自我控制强的学生,能抑制住手机使用的渴望,而自我控制能力弱的学生,则会想一切办法得到手机,不惜与父母、老师出现矛盾冲突,甚至以自杀作为威胁,期望父母、师的妥协。渴求期之所以出现强迫感,主要是手机相关思想占据脑前沿,手机相关线索形成S-R刺激反应模式,看到别人玩手机或者手机相关词语(微信)就想使用手机,即凸显症3]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深感难熬沉溺于手机渴望中产生心理疾病,甚至抑郁性自杀。

(三)爆发期的躯体化

    无法使用手机的恢复和渴求期是心理上出现异常,而戒断爆发期则出现幻听、身体不适等躯体化症状。躯体化症状是手机成瘾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无法得到手机的烦恼情绪转化为躯体不适感和幻想,最明显的是手机戒断后的总觉得手机铃声在响,手机有新的推送,心理上的焦虑恐惧表现在身体上的不适,头疼,坐立不安2]。在学习中,中学生被没收手机,忍受强烈的渴求感,写作业时浑身不适,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表现肚子疼,不停上厕所。父母或者师常认为是多动症或者其他疾病引起,实际上有可能是手机戒断阶段爆发期的躯体化症状,焦虑恐惧的潜在生理表现。不同戒断期生理心理具有不同的特征,透过现象找到心理根源。

、手机戒断与极端行为的根源:戒断症的心理机制

中学生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本身的生理和心理脆弱性,导致其容易出现戒断症状,缺乏相应的应对策略时出现极端行为    

(一)中学生易患特质的脆弱性

    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敏感,对事物存在强烈的好奇感,追求感官刺激与享受,手机网络连接全球传递最新最快的信息,满足学生好奇心,手机各种游戏、视频能给中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当手机无法使用,中学生好奇心、感官刺激无法满足,对外部世界的渴望转变为对手机的渴求。另外,手机成瘾是冲动控制障碍,中学生自我控制处于发展期,对外在诱惑缺乏自控能力。手机软件APP运营商基于市场竞争的目的,尽可能迎合中学生需求。自我控制能力弱的中学生面对手机诱惑很难自控,对手机产生强烈的渴求感,而现实却又无法得到手机,由此造成中学生的内在心理矛盾与冲突,焦虑不安。并且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应对生活的自我调节策略。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父母监管严格,生活学习遇到挫折与打击,易出现悲伤、抑郁等负性情绪在趋利避害天性中,手机的短暂愉悦应对负性情绪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易患特质,使其在无法使用手机具有脆弱性,容易出现强烈使用手机的渴望,父母与学校的制约只会让学生变得焦虑、恐惧、不安和烦躁,与父母或者老师产生冲突,采取极端行为来应对自身的无能为力除了中学生自身特质,戒断中的不安,也受亲子依恋关系的影响。

(二)不安全亲子依恋,剥夺手机安全毯的孤独

     “安全毯应对生活的困难,寄托精神安慰物品。哈里·哈洛实验表明安全感对亲子关系的至关重要。他为刚出生小猴子,准备一个有奶水铁丝绕成的硬妈妈,一个没有奶水柔布的软妈妈。当小猴子吃饱后,绝大部分小猴子抱着软妈妈6]“安全毯”就是软妈妈产生的安全感。在现实生活中手机就是中学生的“安全毯”,替代父母的温暖与安全。家长一直用手机安抚孩子,孩子小时候哭闹手机娱乐,这种家庭管理方便省事,却无形中让孩子依赖手机,把手机当做摆脱不安的“安全毯”。随着手机与工作、生活联系日益密切,父母在陪伴子女的过程中使用手机与外部世界联系,在家庭进餐休闲时光,将注意力放在手机上,忽略孩子的需求,降低亲子沟通效率破坏家庭幸福感,产生不安全的依恋关系7]。中学生以父母行为做参照,在手机里寻求不安全依恋的补偿。实验进一步发现当猴子远离温暖的安全物会出现分离焦虑做出抓狂行为手机成为安全毯后,禁止使用命令则让中学生感到重回现实孤独,产生害怕与手机分离的焦虑,甚至出现实验猴子式神经质行为。这种焦虑是对负性情绪的反应,除了不安全依恋能产生负性情绪外,各种急性生活事件也进一步扩大中学生无法使用手机的焦虑

 (三)应对负性情绪能力不足,丧失手机“避难所”的焦虑

   行为主义派认为情绪与行为存在条件反射,当学生不喜欢学习或者学习遇挫时,会把面对学习困难产生的负性情绪与学习建立条件反射,看到学习就出现不舒服的感受,逃离。手机相对于学习,存在众多娱乐游戏软件,给人以放松愉悦。人们天生追求快乐,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逃离学习中的不愉快。当父母或者学校为了逼迫学生专注于学习,收掉手机,相当于解除原有的手机愉快的条件反射,必须面对学习负性情绪反射8]而中学生缺乏面对负性情绪的应对策略,手机成瘾者把手机作为应对负性情绪、急性生活事件的策略和手段。当学习生活受到打击,手机作为暂时避难所如果手机无法使用,缺乏应对技巧的中学生必须面对负性情绪的干扰,变得无助而焦虑,产生人生悲观,自杀念头。手机成瘾者负性情绪应对能力不一定是最差的,无法使用手机时戒断症状还可能与人际交往息息相关。

(四)依赖手机社交,社交“不在场”的恐惧

    手机社交媒介的主要工具,中学生利用手机与同伴交流,或者在网上建立虚拟的社交圈。相对于面对面交流,人们更喜欢手机社交。例如中学生喜欢在现实社交中频繁的查看手机是否有新的通知,生怕错过正在发生的事情,甚至会关注最新的头条趣事,作为朋友圈共同的话题,不过这样反而损害现实社交的亲密度。一项实验发现,当被试在讲座中无法使用手机,手机出现社交的信息,被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