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16年确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将“学会学习”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投入包含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上投入的程度、积极情感体验和认知策略的运用水平,对学会学习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增多,社会要求变高,从当前学生所处的整个学校系统来看,学生面临着重大的行为与认知挑战,这就要求他们有更高水平的学习投入以适应当前社会及未来社会。此外,部分初中生学习投入水平低,有些学生也能做到上课听讲、按时完成功课,但大多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属于不消耗过多心理能量的浅层次投入,当遇到学业上的困难,出现躲避或停滞不前的情况,学生学习投入质量有待改进。
班主任互动风格是指班主任这一特殊角色在跟学生做任何交往时,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交流,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表现出来的人际行为特点[1]。互动风格包含影响性和亲和性两个维度,其中影响力维度,也叫支配-服从维度,反映了师生互动中的支配性程度;亲和性维度,也叫友善-敌对维度,反映了师生互动中的友善程度。以这两个维度为横纵坐标,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包括两种行为类型,将师生互动行为分为8类,它们分别是领导的、帮助的、理解的、学生负责/自由的、缺乏主见的、不满的、惩戒的、严格的[2,3],如图1所示。
图1 互动风格模型图
关注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学业需求的教师所教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好的学习投入[4]。Cuesta对学业不良初中生的教师激励行为所做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期望,是促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并付诸努力的主要因素之一[5]。虽然研究学习投入教师影响因素的很多,但对班主任这一群体的实证研究较少,也缺乏班主任互动风格对学习投入影响的研究。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在班级里进行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渗透着班级自身氛围和学校的教育影响。班级环境尤其是班级心理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
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学习投入这一个体因素出发,探索班主任互动风格对其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班级环境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作用。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影响学习投入的因素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上,可以从班主任互动风格角度给出建议,有助于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良好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和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体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某中学的初中学生,三个年级共抽选14个班。研究共计发放问卷687份,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计660份,有效回收率96.1%,男生343人,女生317人。
(二)研究工具
1.教师风格问卷
本研究使用的测量班主任互动风格的问卷是江光荣在国外教师风格问卷QTI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测试对象的本土化实际特点,用中国的受试者进行权威修订的版本[6]。该共有64个题项,采用五点计分,问卷的每个题项均为学生对班主任的态度和行为特点进行描述的陈述句。例如:“他/她说明、解释事情清晰明了”,“即使课堂吵闹,他/她也不发火”。本研究中,教师风格问卷的Cronbacha α系数为0.804。
2.班级环境问卷
采用江光荣编制的《我的班级》问卷,包含38个题项,采用五点计分,分为5个分量表,分别是师生关系、秩序纪律、同学关系、竞争、学习负担。该问卷主要测量班级社会氛围,由一系列描述班级特点及班里发生的情况的句子组成。本研究中,《我的班级》量表的Cronbacha α系数为0.901。
3.学习投入量表
本研究采用Wang等人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7],该量表包括23个题目,采用五点计分。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三个分维度下,每一维度包含两个方面。行为投入维度包括注意力和学校顺从;认知投入维度包括学习自我调节和认知策略使用;情感投入维度包括学校归属感和学校教育意义感。本研究中,《学习投入量表》的Cronbacha α 系数为0.865。
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在郑州市某所中学进行施测。施测方式为班级团体施测,多个班在午间自习时段同时进行。主试进行问卷的发放讲解说明,班主任在场组织配合。本次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并强调对问卷结果严格保密的原则,完成时间大约为20-30分钟。
(四)数据处理
将问卷进行排序,把未完成的问卷进行剔除。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并录入,采用SPSS22.0 和Amo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表1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矩阵表
注:*p<0.05 **p<0.01 ***p<0.001
各变量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相关系数见表1,从班主任互动风格的影响性和亲和性维度来看,得分均较高,说明班主任与初中生互动时即富有支配性又表现得非常亲和,班级环境较为良好,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比较高,尤其是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
总体来看,学习投入、班主任互动风格与班级环境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班主任互动风格的亲和性和影响性维度与学习投入及其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亲和性与学习投入的相关系数总体高于影响性与学习投入的相关系数。班级环境与学习投入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0。班主任的影响性和亲和性与班级环境显著相关,尤其是亲和性,相关系数高达0.729(P<0.001)。
(二)班级环境在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假设班级环境在班主任互动风格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采用Amo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中介效应是否存在,模型的拟合指数如表2,数据显示,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中介模型如图2所示。
表2 班级环境中介模型的拟合指数
图2 班级环境中介模型图
四、讨论
(一)变量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班主任互动风格的影响性和亲和性维度,与学习投入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早在1970年,Kounin就指出当学生感知到他的老师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他们就更可能勤恳的学习和表现出较少的破坏行为[8]。从亲和性维度看,“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与学生互动表现亲和时,学生会更信赖认可班主任,从而把这种正向的情感迁移到学业上,增加对学习的投入,尤其是情感投入。批评、惩罚等训诫行为会对学生对待学业和教师的态度有消极的影响[9]。
班级环境各维度与学习投入及其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这与以往研究者的观点一致,如Gill的研究表明,支持性的师生关系与学习投入特别是情感投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10]。积极的班级纪律表现为秩序、公平和弹性,将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11]。倪士光、伍新春的研究也指出,学校环境中,师生关系、学业特征、学校纪律等因素对学习投入有着重要的影响[12]。
McAulay曾归纳课堂环境的决定因素,指出课堂环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决定的事物,教师特点是其中核心的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基础教育情况,可以认为班级环境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班主任的互动风格是核心的因素。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班主任互动风格的两个维度与班级环境显著相关,即积极的班主任互动风格会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二)班级环境的中介作用分析
由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结果可知,班级环境在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学习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在这一中介模型中,班级环境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班主任互动风格既可以直接影响学习投入,也可以通过班级环境间接的影响学习投入。
多项研究都表明了班级环境对学习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班主任给予学生温暖的帮助,信任和理解学生,乐于参加与学生的互动,并能带给学生快乐轻松的课堂,这样的班主任的互动风格是良性的,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也会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形成,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进而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投入。当一名班主任富有领导力,善于组织,整个班级的在这样的班主任的带领下井井有条,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这就使学生拥有一个满意的环境,以及能专心投入学习的状态,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采用良好的互动方式,形成一个引领友好的互动风格,对于提高初中生学习投入水平有重要意义。
五、教育启示
(一)良性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学校的人际交往中,与班主任的互动交往是非常频繁而重要的。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理念和风格会极大地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审视自己的互动风格,增加自己与学生互动时的亲和性,理解尊重学生,给学生在心理上带来支持和帮助,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教师具有领导性,能引领学生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想着掌控学生,而不关心理解学生,就可能会走向专制的极端,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亲和引领——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在我国的学校社会生态环境中,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重大。在班级中,班级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塑造着每一个学生,因此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提高学生学习投入的角度来看,班级环境中师生关系、秩序纪律、同学关系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需要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也需要与学生积极的互动。构建优质的班级环境的策略有很多,需要教师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
(三)知行合一——将研究运用于实践
关于学习投入的研究很多,一线教师也需要从多维度来考虑学生的学习投入。一方面,可以采用成熟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诊断学生学习投入的问题,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教师在学校环境中,开展学习投入相关的研究更为方便,也可尝试在学习投入及三个维度方面进行探索。另一方面,总体来说,学生的认知投入有待提高,很多学生的投入是浅层次的,导致学习效率不高,需要教师在认知投入方面加以指导。学生获取有用的认知策略,并学会在学习中发挥元认知的作用自我调节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力,是学生应对迅猛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针对当下学生在认知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尝试解决的办法,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使其获益终身。
[1] 韩立敏, 卢谢峰, 江光荣. 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4), 61-65.
[2] Wubbels T, Levy J, Brekelmans M. Paying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s[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7, 54(7), 82-86.
[3] 王俊涵. 心理弹性、师生互动风格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 Ryan A M, Gheen M H, Midgley, C. Why Do Some Students Avoid Asking for Help?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play among Students' Academic Efficacy, Teachers' Social-Emotional Role, and the Classroom Go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8, 90(3), 528-35.
[5] Cuesta M P. A descriptive study to explore and define what teachers’ behaviors motivate the academically at risk eleven to fourteen-year old early adolescents to learn[D]. CA: University of La Verne, 2007.
[6]江光荣. 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Wang, Willett, Eccles. The assessment of school engagement: Examining dimensionality an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by gender and race/ethnicity[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11, 49(4), 465-480.
[8] Kounin J S. Discipline and group management in classrooms[D].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 1970.
[9] Lewis R, Romi S, Katz Y, et al. Students’ reaction to classroom discipline in Australia, Israel, and China[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8, 24(3), 715-724.
[10] Gill M G, Ashton P, Algina J. Authoritative schools: A test of a model to resolve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debate[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4, 29, 389-409.
[11] Willms J D. Student engagement at school: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participation: Results from PISA2000[D]. 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003.
[12] 倪士光, 伍新春. 学习投入: 概念、测量与相关变量[J]. 心理研究, 2011, 4(01), 81-87.
[13] Fredricks J A, Blumenfeld P C, Paris A H.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4, 74(1), 5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