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项研究通过使用儿童行为量表来调查中国镇江市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主要是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和社交能力,以此作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参照指标。在完成调查的6576名儿童青少年中,行为问题者检出率是21.17%[1],这与以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可以看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或是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以往有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2],重视儿童青少年个性形成、矫正不良个性对于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从人格类型的角度针对性地研究、矫正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发展问题,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未来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过度控制型,从字面上看,即过度地自我控制的一种人格类型,与这一类型对应的是低控型(自我控制不足)及适应型(自我控制适中)。这三种人格类型的划分之所以与“控制”联系起来,是因为最初的划分者Block认为它们是由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的不同水平组合形成,其中过度控制型是高自我控制和低自我适应的组合。根据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的定义,过度控制型儿童青少年抑制冲动、延迟满足及避免环境干扰的能力很强,但是却不善于灵活应对变化的情景需求,特别是令人沮丧和紧张的情景,难于根据情景的要求调节自我控制水平[3],通常会因自我控制过度导致心理的不适应。
过度控制型、低控型及适应型三种人格类型的划分最初是通过对儿童行为问卷,一般是加州儿童Q-Set问卷(California Child Q-Set)作为测量工具,后来有研究表明Q-set问卷反映了大五人格维度,相继有研究者使用大五人格问卷进行人格测量[4]。进行类型划分的方法一般为Q因素分析、聚类分析或潜在类别分析[5]。根据以往研究,我们界定,过度控制型指的是通过因素分析或聚类的方法汇集而成的在儿童行为问卷或大五人格问卷得分上表现出低水平的外倾性、情绪稳定性,中等水平的亲社会性、智能性和尽责性的一类人,这类人倾向于出现较为一致的人格问题,如焦虑、抑郁、低自尊及社交退缩等内化问题。
以往研究表明,适应型、过度控制型、低控型三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可在不同年龄阶段和多种文化背景的被试群体中得到验证[6],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也得到了复制。三种人格类型可以很好地被用于区分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差异,用于鉴别中国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不同的研究中由于被试样本的不同,得到的三种人格类型的比例也有差异。以往多个研究发现适应型比例最大,低控型次之,过度控制型比例最小,这一结论主要是在以儿童和早期青少年[7]为被试的研究中得出。另外一些研究则发现过度控制型和适应型共同占据很大比例,而低控型则占比较小,过度控制型的比例超过低控型甚至超过适应型,成为占比最大的人格类型。这一结论则更多是在以青少年[8]乃至青年[9]为被试的研究中得到。我们可以认为,在儿童时期适应型比例最大,而青少年时期适应型的比例降低,而非适应型比例上升,尤其是过度控制型所占的比例上升显著。一项针对中国初中生的研究发现随年级增长,适应型人数比例有显著下降趋势,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比例有所上升[10],这可能与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及这一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有关。我们推测在身体和心理发生重大转变的青春期过程中,过度控制型人格特征可能集中地出现在青少年身上,过度控制型青少年这一群体应得到足够的研究和关注。关于人格类型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过度控制型中女孩略多,女生更多地处在过度控制型和适应型中,不太可能是低控型[11]。由于先天生理因素及后天社会规范因素的影响,女生可能比男生更容易成为过度控制型,应更加注意防范过度控制的人格问题。
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时期,人格类型的稳定性是逐渐提升的,到成年期才逐渐稳定下来。研究发现儿童(4岁,6岁,10岁之间)人格类型的稳定性处于中低水平[12];青少年早期(10-15岁)到青少年晚期(16-20岁)人格类型的稳定性是适中的,有56.9%的青少年人格类型未发生改变[13]。大多数人格特征的稳定性直到30岁才被发现[14]。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人格类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儿童时期,人格还有很大的可塑性,若施加一些积极影响,消除一些消极因素,便会促进人格朝着适应的方向转变。
过度控制型儿童青少年通常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很注重成就的获得,学术能力相对较高,在这一点上与适应型类似。少量研究发现过度控制型儿童青少年表现得责任心强、可靠。但以往研究表明,过度控制型人格是一种非适应型人格,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五人格维度。从大五人格问卷得分情况看,过度控制者具有低水平的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及中等水平的亲社会性、智能性和尽责性。Xie等人对中国不同人格类型的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退缩型青少年亲社会维度水平较低,容易发生侵略等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