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高中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伤害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因此,引起社会广大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心理问题而做出伤害行为的高中生人数呈现递增趋势,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心理学学者据此开展对高中生心理状况的研究。
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例如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里是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是紧张、激动还是轻松冷静等。心理状态犹如心理活动的背景,心理状态的不同,可能使心理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过度阶段。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即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心理活动水平。根据:2006年傅文清等人的研究《高考生靠前心理状态与人格特征调查研究》显示高考生在考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由此可知,高中生的心理状态水平不佳(1)。
人际关系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在高中阶段,学生所面对的人际关系大部分是与父母等亲人、老师、同学时间的关系。2010年的研究调查显示,当前师生关系的一些主要状况为:师生文化差异下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的割裂;教师传统的权威化价值取向和教育实施过程的强迫性;师生关系沾染商品交换气息。师生关系追求的民主、平等的状态因条件不充实而不能完全实现,呈现出过渡阶段的四不像形态,师生关系不尽人意 (2)。2006的研究调查显示:积极宣泄的应对方式与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有正相关,与父母的人生观等多方面有正相关,其中消极宣泄是负相关(3)。1999年,研究者对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进行的研究,发现高中生与同性朋友的陪伴与亲密程度、冲突以及满意程度要高于母亲、父亲及老师(4)。在孤独程度上,性别没有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度越高,孤独感越低(5)。
压力是指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2000年《心理科学》杂志第23卷第2期发表的楼玮群、齐铱所写的《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提到高中生所感受到的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关系最密切的是社会人际关系以及性发展方面的压力,其次是学习和学业方面以及健康方面的压力(6)。2004年发表的郑希付的研究显示:考试焦虑与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7)2009-2010年中国学生成长状态研究显示:4.32%的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心理有问题,67.84%的高中生认为高中阶段的主要心理影响是:学习压力大、又要处理休息、锻炼、亲情、交情、情感、消费和外貌等问题,所以经常处于焦虑中。关于心理状态,47.3%的高中生选择独立,28.38%高中生选择依赖,12.43%选择逆反,9.19%选择封闭。关于心理需求,41.35%选择希望别人认同与肯定,28.65%选择希望得到平等与尊重,17.3%选择希望得到鼓舞与支持,9.19%选择希望得到关怀与爱。(8)
高中生心理问题究竟有哪些问题?是自己赋予的还是外界因素施与的?高中生的心理状态究竟如何?哪些因素会对高中生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及高中生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问题的频率是多少?——本研究从大一新生的角度来研究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心理状态,因为大一学生离开了高中状态,能够对高中的状态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并且是刚刚离开所以不会遗忘当时的心理状态。本研究力图寻求客观真实的高中生的心理状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我们选取江苏省七所高校(分别为: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常州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淮阴工学院、苏州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同学为样本,收回有效问卷共691人,其中本一328人,本二235人,专科128人。性别比例为男生381人,女生310人。
2.2 研究工具
自制问卷
3 研究结果
3.1 性别比较
在0.05的显著性差异水平下,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心理状态,对时间管理的有效程度、是否自律、困惑倾诉对象、支持来源、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问题的次数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考试失利的影响、是否产生孤独感、高中时考试焦虑的次数、生活状态、对高中的满意程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具体表现为:
对时间管理的有效程度,男女生多数人认为是比较有效(比较有效占37.8%,非常有效占14.3%,效果一般占37.5%,不太有效占9.1%,毫无效果占1.3%。);对于是否自律,男女生大部分认为自己是自律的(选择自律的占60.2%,不自律的占39.8%。);对于困惑的倾诉对象,男女生更倾向于向朋友倾诉(向朋友倾诉的占53.5%,向父母倾诉的占13.5%,向老师倾诉的占5.2%,向同学倾诉的占14%,谁都不说的占11.9,其他占1.9%。);对于高中时期的支持来源,男女生选择父母的最多(选择父母的占41.8%,选择老师的占10.5%,选择同学的占15.5,选择自己的进取心的占30.4%,其他2.2%。);对于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问题的次数,有56%同学选择没有,26.3%是一到两次,10.5%是三到五次,7.2%是五次以上。
而在考试失利导致的后果上,男生有35.7%选择情绪波动大,32.5%选择会更加努力,10.2%选择会觉得自己没用,21.6%选择没有影响;女生则是有34.2%选择情绪波动大,31.3%选择会更加努力,22.6&选择会觉得自己没用,11.9%选择没有影响。在是否产生孤独感方面,男生有68.2%的人选择是,31.8%选择否;女生有75.8%选择是,24.2%选择否,差异显著。对于高中时考试焦虑的次数,男生有21%没有产生过考试焦虑,有32.8%的人产生过一到五次,23.1%产生过五到十次,23.1%产生过十次以上;女生有17.7%没有产生过考试焦虑,35.5%一到五次,25.8%五到十次,21%十次以上。在高中时期的生活状态方面,男生有22.3%觉得高中生活是愉悦的,51.2%认为节奏不快不慢,25.2%认为学习紧张,有点厌倦;女生有17.7%的人觉得高中生活是愉悦的,35.5%认为节奏不快不慢,25.2%认为学习紧张,有点厌倦。对高中的满意程度方面,男生有18.1%的人觉得非常满意,37.8%比较满意,29.4%选择一般,12.3%比较不满意,2.4%非常不满意;女生有13.2%认为非常满意,48.1%比较满意,32.3%觉得一般,4.8%比较不满意,1.6%非常不满意。
3.2 就读不同类别的大学的学生的高中心理状态对比
在0.05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下,不同类别的大学学生在高中时期,在对时间管理的有效程度、考试失利的影响、是否产生孤独感、考试焦虑的次数、高中时期的心理状态、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问题的次数、对高中的满意程度、高中时期的支持来源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是否自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
高中时期对时间管理的有效程度,学生多数人认为是比较有效(比较有效占37.8%,非常有效占14.3%,效果一般占37.5%,不太有效占9.1%,毫无效果占1.3%。);对于考试失利的影响,34.2%的人认为会造成自己情绪波动大,31.3%的人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22.5%的人会觉得自己没用,11.9%的人觉得考试失利对于自己没有影响;对于是否产生孤独感,学生有72.6%表示产生过,27,4%说没有产生过孤独感;对于高中时期产生考试焦虑的次数,19.5%的学生表示没有产生过,34%表示一到五次,24.3%表示六到十次,22.2%表示十次以上;对于高中时期的心理状态,22%的学生表示愉悦,享受学习,53.5%的表示学习节奏不快不慢,26.5%的表示学习紧张,有点厌倦;对于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问题的次数,有56%同学选择没有,26.3%是一到两次,10.5%是三到五次,7.2%是五次以上;对高中时期的满意程度,15.9%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42.4%表示比较满意,30.7%表示一般,9%表示比较不满意,2%表示非常不满意。
对于高中时期的自律性,不同学校类别的学生的结果差异性显著,觉得自己自律的学生的比例,本一为60.8%,本二为58.3%,专科为61.7%。
3.3高中所在地比较
高中时期的学生,江苏和非江苏的学生在对时间管理的有效程度、是否自律、高中时的生活状态、高中时的支持来源、对高中的满意程度、是否产生孤独感、困惑倾诉对象、由心理问题引发生理问题的次数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考试焦虑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数据,结果为:对于高中时期的考试焦虑的次数,江苏学生有19.9%的人认为没有考试焦虑,43.5%的人是一到五次,23.1%是六到十次,22.5%是十次以上;非江苏学生有18.4%表示没有考试焦虑,32.3%是一到五次,28.5%是六到十次,20.9%是十次以上。(差异不显著数据见上两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