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自尊的中介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自尊的中介作用[1]

何丹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南充,637000

摘要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青少年网络欺负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尊和网络欺负问卷对773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父母拒绝与青少年自尊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自尊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欺负呈显著负相关;父母过度保护与青少年自尊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欺负呈显著正相关;②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均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产生影响。结论:青少年自尊在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网络欺负;青少年

The Effect of Parenting Styles on Adolescents’ Cyberbully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steem

He Dan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ol Unversity, Nanchong, 637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styles, self-esteem and cyberbullying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Methods: 77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onymously completed s-EMBU, Self-esteem scale, Cyberbullying Inventory. Results: Parental rejection and parental overprotection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 self-esteem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behavior; parental emotional warmth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elf-esteem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self-esteem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kinds of parenting styles and cyberbullying.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arenting styles on adolescents’ cyberbullying can be mediated by self-esteem.

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Self-esteemCyberbullyingAdolescents

 

随着网络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一种青少年中新兴的网络攻击行为得到研究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即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1]。网络欺负是个体或群体通过电子或数字媒体反复地传播敌意的或攻击性的信息,企图给他人带来伤害或不适的行为[2]作为一种新兴的问题行为,与孤独感、抑郁、甚至自杀[2-4]等多种不良后果密切相关[3-4]。因而,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了解影响青少年参与网络欺负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s)作为个体发展的微系统,是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最基本的分析单元,对个体的发展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5],与儿童青少年的网上行为直接相关,是预测儿童青少年风险性上网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6]。根据一般攻击模型(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GAM),个体和环境输入变量共同影响认知过程,进而产生网络欺负行为[4]。本研究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并对自尊在其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教养行为对人格发展重要影响,而人格特征是影响个体未来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6]。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其发展状况不仅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直接相联系,而且作为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青少年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广泛的影响[7]。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成人社会的价值标准,领悟着重要他人依据这些价值标准而产生的对自己的看法的评价,并将这些评价标准连同重要他人的看法与评价、赞许与谴责加以内化,而形成自尊[8]。自尊与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自尊是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子女心理和行为的重要中介因素[9],研究表明,自尊越低的个体越倾向于产生网络不文明行为,自尊较低的个体,一般是人际关系在现实中存在的遗憾,转移到网络虚拟世界去强调控制感觉,而做出的网络欺负行为[10]

本研究拟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为网络欺负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被试为武汉市2所学校773名中学生,男生410人;女生363人。初一218人,初二209人,高一167人,高二179人。被试平均年龄为14.72岁(SD =1.90)。

1.2  研究工具

1.2.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采用蒋奖等修订的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5]。该问卷父亲版和母亲版各21, 且内容相同, 包含父母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三个维度,其中拒绝维度6题,情感温暖维度7题,过度保护维度8题。从“从不”到“总是”4点计分,其中17题反向计分。计算父母双方在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子女感知到的父母教养方式的水平越高。本研究中父母拒绝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9,父母情感温暖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1,父母过度保护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830

1.2.2 自尊问卷

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11]10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法,1表示强烈反对4表示非常同意。计算平均分, 分数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6

1.2.3  网络欺负量表

采用由Zhou等人翻译ErdurKavsut的网络欺负量表[12]。包含18个题项。采用4点计分,1表示“从未有过”,4表示“5次以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经历网络欺负的频率越高。该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13]。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785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2.1  各主要变量的相关矩阵

从表1可见: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自尊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欺负显著负相关。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