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纳与承诺疗产生的背景与哲学基础
1.1 接纳承诺疗法的提出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是由美国内华达州大学的Steven C. Hayes教授及其同事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提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波浪潮”中一员。20世纪早期,在机械论的哲学背景下,巴普洛夫和华生分别先后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刺激——行为理论,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出了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等典型的行为治疗技术,用以改变和纠正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掀起了行为主义的“第一波浪潮”。行为主义发展到20世纪50~60年代时,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在操作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出了代币法、行为塑造法等经典的行为矫正技术,由此,行为主义的第一波浪潮在此到达高潮。20世纪60~70年代,在行为主义“第一波浪潮”的影响下,依赖于认知机械理论的哲学假设,美国心理学家Beck及其同事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提出了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简称CT);Ellis将认知纳入到心理治疗领域,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RET),又称ABC情绪理论。这两种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完善,形成了今日流传甚广、获得大量实证研究支持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这便是行为主义的“第二波浪潮”。
近20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们发现“认知疗法中单纯的认知内容的干预并没有带来更好地效果”(黄明明, 2015);另一方面,语境主义和实用主义假设发展成为新的哲学思潮,随着心理学对于语言和认知的深入研究,被誉为行为主义“第三波浪潮”的第三代行为疗法应运而生。第三代行为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疗法有Linehan 提出的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简称DBT)、Segal及其同事提出的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简称DBT)以及本文介绍的由Hayes提出的接纳承诺疗法。ACT的理论基础是关系框架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的滥用和人类认知及思维的一些特征会导致心理僵化,继而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痛苦,因此ACT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咨询技术的运用来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灵活性并使来访者意识到幸福并不是人生常态,从而使来访者接受现实、明确价值并承诺行动。
1.2 接纳承诺疗法的哲学背景
ACT在哲学上深受语境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基于此两种哲学假设而发展出的现代哲学流派——功能性语境主义(Functional Contextualism)成为了ACT的哲学基础。与机械论相对立,功能性语境主义认为理解事物与分析问题必须动态地考虑整个事件及其发生的背景(曾祥龙, 刘翔平, 于是, 2011)。功能性语境主义中的语境主义取向较为关注心理事件的功能而非形式,并认为心理事件的功能依赖于事件发生的情境,因此ACT把心理事件理解成个体与具体情境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强调以整体性不遭到破坏的方式分析心理事件,而脱离情境的行为分析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王敬, 何厚健, 胡茂荣, 2016)。功能性语境主义中的实用主义取向把目标看得尤为重要,因此在ACT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使来访者明确自己的生活价值和目标,鼓励来访者热情地投入与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以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功能性语境主义作为ACT哲学背景,使其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首先,从实用主义出发,ACT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普遍真理,强调有效性的重要性,并将是否能为来访者的价值观服务作为衡量有效性的标准。其次,ACT在行为分析的过程将“预测和影响”看成一个整体,需从不同维度的情境中来分析心理事件,强调通过改变语境来对心理事件产生影响。最后,ACT看重患者行为的改变,但认为判断一个事件是否要需要改变时,应该取决于该事件的功能——即是否能促使来访者健康积极的生活,而非该事件的外在形式。
1.3 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 RFT)是ACT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它是一个全面地关于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功能性语境模式。RFT认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无论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还是人的内心世界都无处不在,了解语言和认知是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人类的语言和高级认知具有极强的衍生和联合刺激之间关系的能力,这些衍生和整合后的刺激关系又反过来改变事件的功能,这是一个受情境控制的过程。简而言之便是人类通过语言和认知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关于情境中的事件事物之间关系的框架,这个构建好的关系框架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人类的语言和认知可以帮助人类更快地接收和处理信息资源,然而语言的滥用和RET的一些特征却可能导致主观、自我中心、僵化、片面、歪曲、障碍,使人类产生心理僵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痛苦(王淑娟, 张婍, 祝卓宏, 2012)。
2 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与治疗模型
2.1 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
根据RFT理论,人类直接经历中的某些非愉快体验与人类的语言或认知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导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产生心理僵化而无法再坚持和服务自己长期的价值观,这便是ACT所认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痛苦产生的根源。ACT将导致心理僵化形成的心理病理模型总结为六大问题:
2.1.1 经验性回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
经验性回避指人们常试图去控制或者改变自身的不愉快体验在脑海中出现的形式和频率。然而根据ACT痛苦普遍性的假设(Harris, R., 2016),幸福并不是人生常态,一个有生命力的、健康的人生本来就应该包括悲伤、失望、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经验性回避能减轻短期的困扰和痛苦,但对于人们长期地体验生活和实现价值并无真正的益处。其次,由于思维压抑的“悖论效应”(paradoxical effects)的存在(张婍, 王淑娟, 祝卓宏, 2012),人们越是压抑内心的情绪和想法,这些被压抑的体验便越会提高其出现的频率,因此经验性回避是一种十分不明智的行为。
2.1.2 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
认知融合是指由于关系框架的建立,人类将脑海中的思维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事件混淆在了一起。ACT认为,认知和语言内容并不会直接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我们与认知内容的关系才是问题的关键(张婍,王淑娟,祝卓宏, 2012)。认知融合使人们把头脑中不合理的想法当成是真实存在的现状,这会导致人类的行为被思维内容所限制,无视当前正在发生的有意义事件,无法用此时此刻的经历和直接的经验来指导行为。
2.1.3 概念化的既往和恐惧化的将来(dominance of the conceptualized past feared future)
概念化的既往和恐惧化的将来是指对过去消极的情绪体验和未来的恐惧想法在头脑里不断的重复,从而导致人们失去对此时此刻的体验和对真实的直接经验的感受。当我们沉浸于过去的非愉快体验和对未来的担忧害怕中时,新的想法和可能性就被排除在我们的生活之外。
2.1.4 对概念化自我的依恋(attachment to the conceptualized self)
人们在生活中,通过语言来建构和描述关于自我过去的历史、来预测和评价的关于自我未来的发展,在这个自我描述和预测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概念化的自我。概念化自我本身没有问题,但当人们对不再适应的概念化自我产生依恋的时候,就会被概念化的自我限制行为和思维,从而导致心理僵化。
2.1.5 缺乏明确的价值观(lack of values clarity)
ACT中的价值观并不只局限于和英雄主义、利他、救世主有关的行为和目标(Bach, P.A.,& Moran, D.J., 2011),而是指来访者内心所真正向往和追求的生活方向,任何能使来访者的的内心和生活充满生机活力的行为和目标都是有价值的,ACT中的价值观最终是为来访者获得健康积极的生命力和生活方式所服务。消极的过去经历和不良的外部环境会导致来访者对自我价值观的忽视和模糊,来访者因而无法明确有意义生活的方向,无法在行为上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一致性。
2.2.6 不行动、冲动或逃避(inaction, impulsivity, or avoidant persistence)
与指向有意义生活的灵活行动相反,不行动、冲动或逃避是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