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是教室这一物理环境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座位安排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教育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国内外对于学生座位安排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分析,其中中文文献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座位安排”、“座位编排”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索出44条、99条研究文献;英文文献以“classroom seating”为关键词,在SSCI索引中搜索到166篇文献,韩文文献以“学生座位安排”为关键词在韩国www.naver.com网站的专业信息学术资料中搜索到259篇。这些文献主要分布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在研究范围的选择上,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座位安排研究,且主要以课堂座位安排为主,并不包含考试座位等。对上述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关于座位安排研究的焦点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的焦点
(一)立足于教育场域视角的分析
教育场域是一个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范畴,教育场域的视角内在地要求通过分析资本、权利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与转化机制,展现教育世界的真实图景,有助于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作更深刻、更有说服力的描述、分析和解释[1]。很多研究者从教育场域的视角对课堂教学中座位排布进行了研究。如徐敏娟(2007)从教育学视角分析指出教室座位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影响着教育过程均等的实现。目前的座位安排造成了学生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不均等、学生课堂交往的机会不均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生座位,应遵循即“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习互帮、共同进步”、“性格互补、共同发展”、“程序公正”四个原则。龚燕、王宝玺(2015)指出学生座位属于微观的教育资源,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知识的获得具有重要的影响。要转变座位安排的负面功能,应遵循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导向,削弱教室座位等级化意识并赋予不同的价值。XU M(2007)立足于教育公平指出课堂中的座位影响教育机会平等的实现,分析了课堂座位安排引起的不公平现象并提出了建议。除了教育学视角外,还有部分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宋立华(2013)指出社会学视野下的课堂场域中的座位,是一种有限的教育资源,它具有身份表征和自我认同的特点,不同的座位体现并形塑了学生不同的班级生活方式,而座位的安排是教师权力的体现,是各种资本博弈的结果。王慧敏、方建华(2015)指出班级的座位编排蕴含着权力运作,怎样使座位编排科学化、合理化是平衡传统权力和微观权力,减少师生冲突的关键。另外,Zhu G M(2006)还从现象学角度对学生座位体验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发现学生座位的安排不仅仅涉及规则或公平更重要的是教育者需要理解每个学生的座位体验的重要性并据此采取适当和巧妙的安排。
(二)课堂座位编排方法的探索
对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对座位安排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于座位编排方式、以及不同编排方式对课堂教学及学生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研究主要涉及编排座位时考虑的因素。如汪艳(2011)指出在座位编排方面需要考虑的原则包括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根据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介绍了四种编排策略如强弱搭配、男女搭配、个性搭配、干群搭配。余晓芬、李蓉(2015)认为课堂座位安排时需要恰当选用各种座位安排模式、适时调整座位和定期轮换座位,夯实座位安排之民主、剔除病理状态的特殊专座安排,奠定座位安排之公正。王嘉庆(2014)指出教师在进行座位编排时,一定要遵循优差搭配的规律,客观地考虑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展开其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要进行综合考虑,考虑到性别因素和每个学生的能力因素;还要注意一些客观规律,小个学生在前面,大个学生往后坐。刘小军(2013)则指出按照传统的座位安排方式,如根据学生身高与性别排座位,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对矮个子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对高个子学生长期远离教师的监视和控制而形成负面影响。刘春芹(2013)认为安排座位要遵循的原则包括,平等性原则(不以成绩、品德的好坏和关系的亲疏作为排座位的根据)、互补性原则(主要包括性别、性格、成绩、环境等)、轮流性原则(小组集体轮换、同桌轮换、前后左右轮换等)。教师们在考虑改变教室的布局以期达到他们的教学目的时,一定要考虑到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2]。Stires L(1980)指出,Becker等研究者之前的研究表明,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比后排和两边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成绩,更加喜欢自己的老师。为了证明这一结果,再次进行有关环境效应与学生自我选择相关的研究,发现更加支持环境假设而不是学生自我选择的假设。所以当教师为学生提供自我决策的选择时要根据不同状况采用合理的教育策略[3]。
第二类研究主要是对不同座位编排方式的利弊分析。如刘兰芳(2005)指出传统的座位安排有许多弊端,反应了老化的教育观念。弊端一,不利于保障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长期的心理暗示滋长了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同样也在“优生”身上有所显现。而徐敏娟(2007)指出尽管传统的“秧田式”教室座位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它的存在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它的优点在于让众多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专心听讲、作笔记,适合于集体讲授。王国力、乔婷(2016)总结了现有课堂座位编排方式的特点,如秧田型、马蹄型、圆桌型、小组型。作者借鉴了秧田型的优势,改良了马蹄型、圆桌型和小组型座位编排的弊端,提出“双V”型座位编排方式。认为“双V”型座位编排方式能够取各种方式之长,并补之短,最优发挥座位编排方式对教学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适用于我国的教育现实且易于推广。王嘉庆(2014)则认为半圆式的学习小组构建,优点多多。教师可以在对称轴上下走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减少了距离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Axelrod S, Hall R V, Tams A(1979)根据六、七年级学生围绕桌子的座位安排与行列座位安排进行实践研究发现行列安排减少了上课干扰因素,增加了有效学习行为。
(三)基于实践的课堂座位安排的调查研究
除了理论分析及经验总结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得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座位安排规律。如赵建浩(2012)做了基于秧田制的中学教室座位优化安排研究。作者编制了中学生教室座位合理安排调查问卷,运用编制的问卷了解了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教室座位安排的看法,并依据问卷分析提出了如何合理安排教室座位的建议,指出座位安排主要由老师和学生协商解决,家长要较少参与。初中生应每学期打乱顺序调换一次座位,高中生每两月打乱顺序调换一次座位。张涛(2005)做了座位安排对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师生互动的影响。作者从初中生的课堂实际情况出发,编制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问卷并修订,调查座位安排、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及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探讨座位安排对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作者指出处于活动区(“T”型区域)的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公共区(教室两侧与后侧)初中生,课堂师生互动得分显著高于处于公共区的初中生。学生座位优势区大致为“凸”字型区,弱势区大致为“凹”字型区。韩国研究者金炳善(2010)根据高中生的成绩、性别分类做了座位安排对互动模式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不管性别,当成绩差不多的学生一起安排座位时,其互动作用最为积极。Marx A, Fuhrer U, Hartig T(1999)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座位安排与提问题之间相关的实践研究。学生以半圆形和行列两种座位安排进行上课,每两周换一种类型,循序8周,全部过程被录制。研究发现当学生以半圆形安排座位时提出更多问题,并持续稳定趋势。而在行列座位安排中存在一个活动区,在此区域学生提问题最多。按照Steinzor的假设,个体在面对面接触时其社交互动才会更加积极。
二、总结与反思
对文献的年份进行的分析显示出,在对“座位安排”的研究领域,2009年达到第一个高峰,2014年开始又有增长趋势,中国知网预测显示2017年涉及“座位安排”的研究有可能达到500篇左右。学科分布主要以中等教育为主,且主要关键词涉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对于中外文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学生座位安排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国内尚缺乏基于心理学专业理论的座位安排研究
国内有关学生座位安排的文献类型多样,视角辐射各个教学环节,但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座位安排进行系统分析的却不多见。很多研究者对学生的座位安排给学生学习心理及行为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如利用合理安排座位,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原因可能为心理学专业人员在基础教育阶段,较少作为一线教师接触到学生,同时一线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国外相关研究中则有较多涉及,如Dykman B M, Reis H T(1979)对高中生进行人格、个人空间、态度衡量(如自尊、校内情绪指数)进行研究发现,座位安排选择外围的学生具有较差的自我概念及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及物理环境隔离与自我概念间密切相关。
2、 基于教学实践的长期调查研究较少,普适性规律欠缺
实施长期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以时间轴为轴向对同一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减少其干预因素,更能做到符合学生发展阶段的深入研究。对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国内有关学生座位安排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分析或经验总结,跟踪式的实践研究多为持续的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未出现涉及座位安排对学生整个发展阶段形成影响的研究。长期跟踪式调查的欠缺,也造成了具有更广泛普适性规律提炼的欠缺。
3、国内分学科课堂教学背景下的研究尚不多见
在国内,因走班制教学还未大面积采用,故对于座位安排的研究大多面向班级管理,对于座位安排在不同学科课堂中的研究较少,仅英语学科有所涉及,分析原因可能是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需求较大,不同座位的安排对于口语练习、活动参与等产生的影响较大。而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就出现了大量关于不同学科学习成就与座位安排之间关系的研究,如Breu F(2012)等学者研究了生物课堂中座位安排与学生学习动机及成就之间的关系;R Szparagowski(2014)对8年级数学课中学生座位安排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每个学科都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与过程,物理环境对每个学科带来的影响也不可能一致,相信随着走班制的逐渐铺开,对于不同学科课堂座位安排的研究会逐渐增多。
学校物理环境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支柱,是学校打造社会化环境的重要载体[4],课堂座位安排作为学校物理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理应受到更多关注,而扎根教育实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打造更适宜学生成长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