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 朱业标
摘要:目的 通过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探讨采用PBL教学法对改善中职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效果。方法 采用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注意力自评调查问卷,来对采用PBL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对照组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生理学期末成绩和对课堂教学感兴趣、学习动机、学习心情、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都明显高于LBL教学班(P<0.01)。结论 PBL教学班的课堂注意力水平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
关键词:PBL教学;传统教学法;生理学;课堂注意力
现有中职生理学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使用固定的教材,突出了教师和教材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但陶黎[1]认为由于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忽略了一切课堂教学效果都要以引发、稳定学生的注意力为前提,所以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深奥、难学,感到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学效果不理想。
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ning,简称PBL)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刘晓艳[1]认为,它强调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能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自我责任感、记忆能力、对不同意见的包容能力等都发生了积极地变化;并通过自主学习氛围的创设,成功地将问题的知识与教学实践相关联,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实效。PBL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传统教学法,其能提高中职护理教学质量。研究者以中职生理学的PBL教学为例,实践如下:
1.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14(7)班,作为实验组;护理专业14(6)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由学校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及籍贯编排而成,其一般资料经X2检验,无显著差别(P>0.05)。
2.研究方法
两组所用教材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职中专三年制教材《生理学基础》第二版(彭波、李茂松主编),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导,课堂授课教师一致,教学设备一致,考试形式一致。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胡万忠[2]认为其教学过程分: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总结等四个步骤。
2.1 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设计”是PBL教学法关键环节。首先,将学生按寝室分为若干小组,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要求每组学生根据《生理学基础》章节后面的练习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身边熟悉例子,去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在讲授甲状腺相关知识时,可通过“为什么严重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碘在甲状腺功能中具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于其他的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同时使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
2.2 问题的提出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首先,教师应清楚地了解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的具体情况,使问题处于学生的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其次,提问的顺序,应该按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把学生新学的内容与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起来,先易后难,形成坡度。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乐意接受新的挑战。同时,为实现问题解决效率的最大化,还应注意到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3问题的解决
在“问题的解决”这个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来确定。首先,对一些描述性的知识,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对一些生理过程的学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如,针对“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可以相邻的6~8人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再派出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就某方面讲得不清楚、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提问。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问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情,鼓励质疑并发表自我见解。并且,尽可能将问题的解决迁延到临床工作护理措施中。如学习“水肿”时,可把“问题”的解决与冷疗和热敷联系在一起,设计“脚踝扭伤”的教学情境,追问通过采取什么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脚踝部的肿痛;学习“发热”时,可针对“如何对发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来凸显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2.4 问题的总结
各小组可利用不同的形式、工具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也可在每堂课抽出一定时间,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安排学生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讨论。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是为了发现学生学习中新的问题,便于以后再次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真正对知识点有更深人的理解和掌握[6]。同时,要求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表1 实验后《生理学基础》期末考试成绩调查结果
组别 |
n |
|
s |
t |
P |
对照组 |
52 |
61.26 |
17.02 |
1.68 |
<0.01 |
实验组 |
52 |
74.75 |
14.35 |
表2 实验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定
调查内容 |
PBL教学班(n=52) |
LBL教学班(n=52) |
P值 |
||
N(肯定) |
百分比/℅ |
n(肯定) |
百分比/℅ |
||
你对生理学这门课感兴趣 |
39 |
75 |
24 |
46.16 |
<0.01 |
你想学好生理学这门课 |
41 |
78.84 |
28 |
53.84 |
<0.01 |
你在课堂中保持愉快的学习心情 |
46 |
88.46 |
18 |
34.62 |
<0.01 |
你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投入程度 |
42 |
80.77 |
21 |
40.39 |
<0.01 |
你对生理学教学的满意程度 |
37 |
71.15 |
20 |
38.46 |
<0.01 |
你能记住课堂教学内容一半以上 |
36 |
36.23 |
22 |
40.31 |
<0.01 |
结果显示:PBL教学班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对生理学学习感兴趣、对能学好生理学的动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心情和投入程度、能记住课堂教学内容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P<0.01),说明PBL教学班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优于LBL教学班。
4.讨论
4.1捕捉“问题”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无意注意
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教学班的学生比传统教学班的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更感兴趣。PBL教学以“问题”的学习为中心,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临床中的熟悉问题,精心创设一个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由浅入深、多层次、多变化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捕捉了引发学生注意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