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科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影响教师关注课堂生成的因素分析

      电影《英雄》中有一段经典台词:剑法,其第一层境界,讲求人剑合一,剑就是人、人就是剑,手中寸草、也是利器;其第二层境界,讲求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虽赤手空拳,却能以剑气,杀敌于百步之外;而剑法的最高境界,则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便是和平。其实教学的最高境界与剑法的最高境界不谋而合,当心中还有“技”注意力不能从自身完全移开的时候,“技”再高也是匠人层次,还处于“技”的阶段难免匠气十足,难以摆脱“演”的成分,就像难以透过着装判断财富水平一样,我们难以透过“技术”判断武士的剑法、也难以透过“讲技”、“演技”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显摆”其实说明实力还不够强大,教师能跳出“讲技”、“演技”转而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学中的生成,体现的是教育智慧与教育艺术。

说起生成性资源利用问题我不由想起本县一中上官老师的一次课:某中学请他给高三学生作考前团体辅导,约定时间是上午八点,地点在阶梯教室。由于组织者的疏漏没有钥匙开门,在这个过程中尝试了许多开门的方法:打电话请管理员,电话没人接听;打听有没有备用钥匙,无果;尝试将门与门框分离,无效;一群人围拢在阶梯教室的大门口绞尽脑汁想了七八种方法,最后在钢条与锤子的作用下大门终于敞开,此时已超预约时间半小时了,看上官老师不紧不慢从容落座,其实这场辅导从找钥匙、砸锁头的时候就开始了,他借用刚刚发生的事(会前准备不足带来的困难以及如何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与学生面对高考的困境作巧妙的链接,由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提升为一种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真实、生动,让人印象深刻,做到这点需要老师具有敏锐观察和深厚积淀。

如何让课堂充满生成性?听我县农村中学俞老师的课有更清晰的认知。在农村中学任教的俞老师,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是一流的、所担任的学科教学水平是一流的。论长相、着装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身材不高大、声音不洪亮,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但他的课堂有一股魔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索、交流、表达与问题的解决之中,他更多时候不像教学者而像学习者中的一员,只是不经意间抛出一些问题引领学习的进程与方向。他的秘诀在于建立抱持性的环境、保持包容的态度、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享受着探索的自主、表达的自在,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充满了生成性。

下面是俞老师在《电流做功》的教学过程呈现的问题:

一:课前自主学习中收获了什么?有哪些疑问?

二:一把电烙铁正常工作时电压为220u,通过的电流500mA,谁能帮他解决?

三:请你提出自己还想要了解的问题?

四:我们知道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流用电流表,哪电流所做的功(电功或电能)用什么仪表测量呢?你的设计方案是怎样?

他从学生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自由表达中所生成问题的细致观察、准确判断来推动教学进程,课堂没有外在的喧嚣、热闹,有的是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促成的内在成长。

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关注呢?

一、教师被分数的“功利性”左右了教学行为。

下校调研我往往会对不同的学科教学作观察,以此拓展视野、汲取养分、提升教学教研能力。下面是在某农村中学听到的一节九年级思品课《认清基本国情》:教学流程按学生阅读完成作业---表达交流---总结提升有序推进,总结环节的第一部分是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国际地位、国际格局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教师结合实际提出:你们感受到我们乡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一位学生不暇思索的答道:毒品!其他同学七嘴八舌,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关注点不同答案也有所不同,显然学生的回答大都不是老师预想的,最后老师道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答案---小轿车!对老师选择性的耳聋我感到很遗憾,毒品与中考成绩无关、与考试分数无关,但也许会是某些人未来人生的难关,这所学校所在的乡镇是一个毒品问题的重镇,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无视与回避其实是对育人的回避。抛弃了教育的真正目的而把实现目的的其中一个手段(考试是手段之一)当成目的,试想我们教育者对教育功利的态度能培养出高品质的人才吗?功利的结果是培养出考试机器,不少学生努力拼搏考上好大学后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方向,后续学习力、终身学习力严重不足,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者深思。

二、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无暇顾及课堂生成

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期间听到陈老师开设的“做时间主人”的课,其中有一学生在“撕纸人生”活动环节分享感受阶段提出:“到这学期结束我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只有二十三天”,二十三天是怎么算出来的?——此问题隐藏了时间管理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问题,可惜教师没有关注、捕捉这一信息给本节教学留下遗憾。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但过分强调预设,必然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生成, 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对刚出道的教师来说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是新问题,经验不足无暇顾及课堂生成是常态,能在课堂生成上倾注足够注意力的前提是对预设部分有十分的把握,也就是无需在这部分消耗心理能量了。就像刚学骑车的人无法边骑车边欣赏沿途的风景,等到驾轻就熟时他才能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风景上。下校调研遇到新教师我往往会给他们提个醒:尽快熟悉教材、研究大纲、钻研教法,通读本学科系列教材、了解各学段间的知识内在联系,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尽快地往关注学生学、关注课堂生成的方向迈进。

三、教师由于自恋没有形成关注课堂生成的意识

听闻某校一位数学老师驾驭课堂的常用语是:“我说,你们不要说!”,这句话背后的隐喻是什么?---我是权威,知识与真理在我手中,你必须依靠于我、依赖于我、依附于我才能掌握知识。这是不是过度自恋?“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教师自我中心的教育态势往往产生两种结果:其一培养反叛型的学生,你说东我偏往西,不是证明对错而是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维护的是自主的权利;其二培养自我否定型的学生,你行我不行,没有独立人格、走向社会不能自我担当、自主决策,必须依附、依赖于他人。两者相同的命运是都给未来的人生埋下心理疾患的种子,因此我们说好老师是学生成长中的贵人。

      由此可见,教师要成为高水平的教育者必须抛弃功利性;必须修炼内功,其一是知识储备的内功,其二是放空自我装下学生的内功。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