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科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一例“共情”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实例

 

一例“共情”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实例
心理咨询中的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处在对方的立场上,感受对方的感受,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能让对方感到被理解,被看到,感到自己不是孤单一人。今天发生的一件小事中,我运用了共情的咨询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午第四节是我的课,上课时间到了,我手头的一项工作还没处理完,于是就在办公室继续收尾。一会工夫,学生来报告:“老师,不好了,王一鸣把桌子都推翻了,他还在哭!”王一鸣是一个特殊的孩子,疾病导致他的腿渐渐失去行走的能力,刚上一年级时他还能跑能跳,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只能扶着墙慢慢地挪。下课他只能在座位上坐着,没办法像别的同学那样出去玩。最近病情越发严重,连慢慢地挪都很吃力。他的座位在最后一排靠近门的位置,这样方便他进出。
我来到教室里。教室里乱哄哄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向我反映情况。有同学说,王一鸣上课揪前面同学衣服上的帽子,有一次把人家嘞得快喘不过气来了,这次他又这样揪人家,老师就让同学们把他的桌子往后搬,让他够不到前面的同学,没想到他竟然把桌子都掀翻了。看得出,同学们都很气愤。再看王一鸣,他的桌子已被同学们扶了起来,他正坐在座位上哭着,双拳紧握,情绪激动不已。
我先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各自悄悄地在作业本上画画,再来处理王一鸣。因为桌子离他远,他的胳膊伸直了刚刚能把手放在桌子上,对于行动不便的他来说,这个姿势非常吃力。我小声跟他说:我帮你把桌子往你跟前挪一下,这样你就可以趴在桌子上了,会舒服些,好吗?”他毫无反应。我以为他没听清,又对他说了一遍,还是没反应。我之前从没听到他说过话,我以为他可能表达也有困难,于是开始搬他的桌子,但是搬起来却挪不动。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他的脚挡着了。我继续小声说:“你把脚往后退一下,让我帮你把桌子搬到你跟前。”他好像没听见一样无动于衷。我想起他行动不便,就蹲下帮他移动他的腿。他的腿直直地伸着,我几乎挪不动。
看着他又气愤又伤心的样子,我的心里也跟着紧起来。我搬来凳子,坐在他对面,和他隔桌而坐。他低着头,看都不看我一眼。我伸出双手,轻轻握住他还在颤抖的手,试着跟他交流。
“要不我帮你把凳子往前挪一下吧,这样你就能靠近桌子了,好吗?”
他还是没反应,还是头垂得很低,理都不理我。
“如果你愿意我帮你往前挪一下凳子,你就看我一眼。”他竟然慢慢地抬了下头,真的看到了我。太好了!我帮他扶着桌子,让他慢慢站起来,把他的凳子挪到了桌子跟前,让他重新坐下。我突然明白了!他虽然只能坐着,却把手臂和腿伸得直直的,就是为了挡住不让同学们往后挪他的桌子!他想往前点,和同学们在一起,不想被隔离开。
“你愿意再往前一点吗?”我问。
 他又点了点头。我就又把它的桌子凳子往前搬了搬。他再次坐下。他的神情放松了许多。
他的前面就是同学,已经没有我可以坐的空间了。我就在他的侧面坐下,小声地跟他说话。
 “今天的事让你很生气,是吗?”听到这句话,他的眼泪又流下来。我从口袋里掏出纸巾递给他。他轻轻的擦起来。我继续说:“我知道你的感受,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我很喜欢你;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是同学们不知道,他们可能不理解你,你能理解他们吗?”他竟然又点了点头。多么令人感动的孩子啊!我又说:“同学们如果知道你想要干什么,他们会愿意帮助你吗?”他想了想,又点点头。我经常看到有不同的同学扶着他上厕所,我还看到无论是谁第一个领饭,总是先给他,这些他都会感受的得到。“但是现在他们不知道你的想法,他们都不明白,你愿意把你的需求告诉他们吗?”如果他能说出来,就不必去揪人家的帽子了。“你觉得你的班主任喜欢你吗?”他摇摇头。我告诉他:“你的班主任就像我一样喜欢你,只是他没对你说过,其实他心里非常喜欢你,你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他的眼睛里亮起了光芒。
“你的妈妈喜欢你吗?”
“嗯”他使劲点点头。
“你的班主任也是这样喜欢你,只是他工作很忙,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脱身,没有办法理会到你。”
“如果他知道你需要什么,他会非常愿意帮助你的。你可以让他知道你的需求,你可以对他说出来,如果你不愿意说,也可以写个纸条给她。”
“同学们如果知道你的需要也都愿意帮助你,你愿意把你的需要跟他们说说吗?”
 
处理完王一鸣,我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咱们班有位同学,他上课从来不乱说话,总是安安静静地自己学习,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同学们都很疑惑地看着我。“是王一鸣。”我继续说:“他是最遵守纪律的同学。”我又说:“假如我只能坐着,不能像你们一样跑和跳,你们愿意帮助我吗?”同学们点点头。“我很感动,我体会到了你们的心意。”我继续说:“假如我不是你们的老师,而是咱们班里的一名同学,我只能坐着看着你们玩,我无法像你们一样,你们知道我的感受吗?”同学们的脸上流露出不一样的神情,他们听懂了。“我没有人说话,我想借彩笔,我只好拉前面同学的帽子,好让他知道,你们会责怪我吗?”有同学在摇头。“我拉他的帽子,但是他还是不理我,我只好用力拉,想告诉他我有多着急。”教室里静悄悄的,一股看不见的情绪开始流动起来。“不仅没有人理我,反而把我的座位搬得远远地,我再也够不着前面的同学了……”同学们单纯的小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表情。我继续说:“不仅如此,同学们还气愤的指责我,告诉老师我有多么坏”同学们都震惊了。我停了停,问:“如果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还会生气地去告诉老师吗?”同学们摇摇头。“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帮他把桌子扶起来”“对,今天你们已经这样做了,还有更好的做法。”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我说“你可以走过去,跟他说‘我很愿意帮助你,请你告诉我,我怎么做能帮到你?’;你还可以在课后轻轻地到他身边和他说说话,他很想和你说话……”
 我相信这样处理之后,同学们对王一鸣的帮助会进入更深的层次,而王一鸣也能得到他真正需要的。
在处理这件事时,我先用共情的技术同理了王一鸣的感受,使他感到被理解,被接纳,从而愿意对我敞开心扉,愿意信任他的老师和同学,然后让同学们也共情了王一鸣的感受,使同学们设身处地地理解了他,不仅不再责怪他,而且激发了同学们帮助他的良好意愿。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新手心理老师,我非常希望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平日的教学工作中,今天的这件事做为抛砖引玉,希望对我们这些的刚入行的心理老师产生一些鼓舞和激励,愿我们更进步!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