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开展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开展科学的性教育。根据笔者的实践得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有效的青春期性教育:一是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青春期性教育;二是必须提高生物教师的青春期性教育能力;三是积极组织关于性的课外活动,加深性知识的传播;四是积极寻求家长和学校的支持。
关键词:青春期性教育 性知识 高中生物教学
几千年以来,我国人民一直生活在性观念比较保守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对有关“性”的问题比较忌讳,很少有人在公开场合公开讨论涉及“性”的话题,当然就更谈不上如何有效的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问题。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青少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愈加强烈与他们所掌握的性知识匮乏,获取权威性知识的途径有限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据调查,大部分高中生是依靠同伴、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获得性知识,而通过这种自我的摸索,采用“无师自通”的方式来获得的性知识很多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有害的[1]。这种社会的“性封闭”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高中生的性无知与性愚昧,而性无知和性愚昧又直接导致了高中生不健康的性心理以及不当性行为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性”也不再成为人们要刻意回避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开展科学的性教育。然而,目前我国高中的青春期性教育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所有的高中学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没有专业的性教育教师给学生授课,也没有科学的性教育读本供学生学习。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主动挑起这个大梁,在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正确的性知识,树立学生正常的性心理,帮助学生分析社会的性道德与性法律情况等。
笔者曾在所在的高中做过一项关于性知识与性教育的问卷调查,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不到10%的学生关于青春期性知识的来源是学校和家庭;5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身体构造不了解,尤其是对生殖系统的了解有很多误区,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关于自己的身体和性知识方面有很多的困惑与不解;90%以上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在学校接受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从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学校开展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是大势所趋,很多学生都有性知识的需求,有很多棘手的问题有待我们去帮助解决。如果在现阶段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扰,那么,这种持续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性犯罪率的上升,或者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或精神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在高中阶段有效开展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呢?下面的几点是笔者在所在高中开展《生理卫生》这一门选修课程后所感悟到的:
1.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青春期性教育
2008年12月26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今后中小学每学期要安排6~7课时上健康教育课。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目前的形势下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最有可能胜任青春期性教育工作的教师就是生物教师,就目前形势下,也只能由生物教师来组织青春期的性教育工作。
据笔者的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课程是可以自然的渗透青春期性教育内容的。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关于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这一单元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很自然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一生做类比推理,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爱惜,同时,可以在这一单元的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青春期知识以及男女生第二性征的发展历程。笔者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后发现,学生的反应很积极,对这些问题有很大兴趣,很愿意进一步了解关于男女两性的知识,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都非常好,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对性知识方面的困惑进行解答。又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第一、第二单元关于内环境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整体的介绍人体的构造,尤其是生殖系统的讲解、性与生殖的关系以及激素如何在生殖系统中起作用等知识。
笔者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采用课后家庭作业的方式来评价这类课堂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的很到位,而且学生的性知识和关于性的一些困惑问题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对生物课堂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2. 必须提高生物教师的青春期性教育能力
生物教师除了要有出色的生物教学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高水平的性教育能力,能够准确的把握科学的性知识、性心理、性伦理道德以及性法律等。为人师表的生物教师,如果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不仅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有可能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这是我们要避免的。所以作为生物教师首先要认真自觉学习关于性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水平,同时,为了能够教育好学生,生物教师必须要对性有很高的素养,能够多方面的理解家庭、学校、社会对性的看法和偏见。例如,对于同性恋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问题,目前的社会上还是有部分人认为同性恋是变态,不认可同性恋者,在就业婚姻等方面有诸多的歧视现象出现。其实,早在20世纪后期,国际上就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都是我们社会的正常组成的一分子。对于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生物教师来说,我们在讲到诸如同性恋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从多方面讲解和分析,陈述给学生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能力做出合适的判断,这样,学生在学习性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建构成多元化的性观念和广阔的性视野。
当然,性教育不仅仅是生物教师的责任,也是各科教师的责任,不仅要在生物课堂中渗透,还要让所有的学科都参与到性教育中来。所以,这也要求我们高等师范院校要尽快完善培养性教育教师的任务,对教师的培养不仅要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有性教育的能力。
3. 积极组织关于性的课外活动,加深性知识的传播
性学研究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有大几十年,这些研究的成果极大的扩充了现代性学内容的容量,关于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异常丰富起来,但是我们如果仅靠有限的课堂渗透和每星期一节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所想所需,这与我们的新课标是不相容的。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我们有必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扩大性教育的范围和性教育的影响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预防艾滋病的讲座来加深科学的性学内容的扩散,这些讲座可以邀请附近医院的专家医生或者是大学医学院教授学者进行讲解;我们可以通过在学生中组织性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性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掌握;我们也可以通过性健康班级墙报评等加大性知识的传播范围。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学校形成浓厚的性教育氛围,让学生对性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养成科学的性观念,为以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积极寻求家长、学校的支持
在高中阶段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会遇到很到的不解和阻挠。有很多家长以及部分的学校领导可能都难以理解在学业繁重的高中阶段还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认为这是本末倒置,浪费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有可能导致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或是学校的升学率下降,影响学校的声誉等问题。针对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这些疑问和不解,针对家长方面,我们要事先对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家长担忧的主要问题,然后主动与家长沟通,讲解性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给予科学合理的解答。针对学校的领导,我们要积极的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同事的支持,转变领导的观念,让领导积极支持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工作[2]。同时,我们要加强班级、学校和家长、社会的沟通和理解,争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性教育中来。
在高中阶段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生物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给学生讲解准确的性知识、树立正常的性心理、体会合乎社会的性道德和性法律等。要积极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对不同的性态度、性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笔者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的阻力,但是笔者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学课堂上会有一门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学生人手一本科学的性教育教材,由专业的性学教师进行讲授,师生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 邹顺康. 当前中国青少年性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道德与文明,2004(3):66.
[2] 方刚. 将性别教育引入学校性教育的思考. 中国性科学,200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