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音乐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文化活动,优美动听的旋律会让人们暂时忘却烦恼,尽情沉浸在音乐意境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感官体验。借助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具有实施对象广泛、过程简单、效果显著等优势,将会给中学音乐教学注入一抹生机,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心灵枷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辜负美好时光,使其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之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给中学音乐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师应该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致力于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势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行为往往不够理性,情绪波动较大,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摘,当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时还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心理健康教育很难顺利实施。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思想干预,缓解学生的痛苦,消除学生的压力,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体验,学生将会表达出对音乐学习的高度热情。具体而言,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对于学生的音乐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学生只需要怀抱一颗热爱音乐的心,愿意聆听音乐,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有效进行,而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音乐都具有着较高的好感,非常喜欢在闲暇时分听音乐,这给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充分表达所思所想,还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悟,学生的创伤不知不觉就被抚平,显著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第三,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促使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类挑战,他们将会攻克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难关,保持快乐的成长,这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独特功能。
二、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主要类型
1、放松训练法
一般来说,减轻压力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就是让身心都能充分放松下来,此时外界环境不能过于喧闹,而是应该选择使用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的大脑能够充分放空,抛却种种烦恼,他们就会觉得生活无比美好,自己应该尽情的享受人生,不能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学生的压力将会一扫而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放松训练法,单独留出5min左右的时间播放音乐,要求学生能够用最为放松的姿势来欣赏音乐,传授学生调节呼吸的方法,尽可能的与音乐节奏相契合。根据播放的背景音乐,学生的脑海中会不由浮现各种情景,想象自己在林间草地自由奔跑,或者是在大海中尽情遨游,学生的负面情绪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控制,达到身心放松的良好效果。
2、音乐想象法
通过运用音乐想象法,给学生创建特定情景,加强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调节学生的情绪,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功能。中学音乐教师所选择的音乐对于学生想象的情景有着一定的导向性,比如说播放有关清风的乐曲会让学生产生无拘无束之感,播放山川、河流等自然之声会让学生脑海中自动出现相关画面,仿佛到自然中游历一番,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压力会大大减轻。教师在选择音乐时要具有目的性,例如激发学生的斗志需要用慷慨激昂的乐曲,舒缓学生的情绪则要使用轻柔、唯美的曲目,播放音乐过后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表达感受,加深学生的体验,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3、音乐情绪共鸣法
音乐之所以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到回味无穷,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会与音乐情绪产生共鸣,这恰恰是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价值所在。音乐情绪共鸣法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主要类型之一,可以营造共鸣效应,增强音乐的感染力,转变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或喜悦、或悲伤、或振奋等情绪,学生的消极情绪将会被宣泄出来,经过复杂的情绪变化以后,继而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此时学生会更加热爱生活,乐于欣赏高雅音乐,远离低俗媚俗的活动,勇于承担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愿意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贡献最大力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将油然而生。
三、中学音乐教学中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思路
1、在应对压力方面的运用
众所周知,中学生长期处于升学压力下,承受着家庭的过高期望,他们的思想十分紧绷,就像一根拉紧的弦,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学生的压力,学生之间以及与教师、家长将更容易形成冲突,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安全的行为,引发无法想象的后果,给社会的稳定和谐埋下隐患。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压力,在学习之余充分放松,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就不至于被学业压垮。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需要音乐教室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够或坐或躺,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聆听音乐,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放松。教师播放的音乐应该是节奏简单、舒缓的,没有明确的情绪表达,还要用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特定的内容,通常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广阔无垠的草原,温暖和煦的海边,一望无际的原野等等。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徜徉在蓝天白云下,享受湖光山色的美景,压力将会完全消弭于无形。
2、在调节情绪方面的运用
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是中学生情绪的主要特征,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学生更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他们排解情绪的能力较弱,需要依靠于教师的引导,这就要求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能够积极运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教师可以采用积极美好的音乐以及语言干预的技巧,引发学生积极美好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并不对学生的想象内容和意象进行干预和控制,而是跟随学生的想象内容推动其自然发展。首先,教师要选择播放美好、平静、温暖的音乐,帮助出现低落、紧张、焦虑和恐惧不安等症状的学生稳定情绪,增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建立一个安全岛。其次,教师可以选择播放各种风格的音乐,首选节奏舒缓的古典音乐,帮助学生找寻积极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通过音乐的渲染和语言的引导进行美好体验的强化和放大,增加学生自我价值感。
3、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运用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比较强烈,他们普遍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他人,并获悉他人心中的所思所想,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友谊,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然而有些学生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他们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担心自己的主动会以失败告终,很难走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对此,可以考虑运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来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说一说他们喜欢的音乐曲目并阐述原因,仅仅围绕着音乐畅谈,会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易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学生将会踊跃参与到讨论中,生生之间的距离将会明显缩短。二是从音乐内容谈及与之相关的话题,必须是与学生现实生活关系密切且他们比较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打开话匣子,找到三观契合的伙伴,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消极理念也会在无形中消解。
4、拓宽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应用范围
学校应明确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要求以及当前音乐教育的不足,加强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建设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音乐教室,引入数字化音乐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定期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知音乐内容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促进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高效开展,音乐课堂将会更具活力。最后,在校园网站上单独设置音乐视听和下载模块,有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引导,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聆听音乐,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功能将会充分发挥出来,让更多学生能够从中受益,真正得到负面情绪的消除。
结语:总而言之,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是一种创新举措,能够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轻松、自由,还能缓解学生的压力,排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力度,拓展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范围,中学音乐教师也要充分把握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内涵,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雪敏.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2(A01):403-405.
[2]李霞,曾瑜.论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7):136-137.
[3]王琳.接受式音乐治疗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分析[J].戏剧之家,2017,0(3):247-247.
[4]余媛媛.接受式音乐治疗在缓解医学生学习压力方面的作用研究[J].科技风,2016,0(21):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