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新高考的改革,选考中七选三的出现,中学生涯教育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地凸显了出来。“生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学习现状,帮助学生将学习目标与职业兴趣结合起来,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成就目标进行引导。”[1]
很多学校主要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或专门的生涯指导师担任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而“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具有专业性,但更多地需要放在校园生态中与学校的教学和德育相融合。”[2]因此,除了专职教师外,其他的学科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元素,将生涯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学科教学中承担起生涯教育的重要角色。
二、生涯教育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案例背景】
很多人在职业世界里屡屡受挫,究其原因,大多是在于对职业世界的了解不够。很多人对一些职业缺乏深度认知,以为是很好的职业,结果迈入职场后发现完全不是自己当初设想的模样。因此,对职业世界的深入认知,在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职业世界的认识,是青少年未来进行正确职业选择的基础。对职业世界的探索,可以增加青少年对自我和职业世界的了解,引发认知和态度上的改变,从而促进其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恰当的生涯规划。
【教学文本分析】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Making the news。
该单元的中心话题为“新闻制作”,内容涉及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新闻采访的基本程序等。单元主阅读为My first work assignment。该阅读文本以对话稿的形式呈现,通过Zhou Yang——一个跃跃欲试的新手和他的上司Hu Xin——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记者之间的谈话,引导学生了解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新闻采访的基本流程及采访时应该注意的要点等。该文本拉近了学生与该职业的距离。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该文本,以该文本的阅读教学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了解新闻行业中的不同职业,了解新闻从业人员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职业探索的技巧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完该课时后将所学到的职业探索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
【教学过程】
(一)热身环节
1. 观看视频
T: Enjoy a video and write down the jobs mentioned in the video.
Ss: (editor, journalist, printer, photographer, designer…)
分析:在课堂热身环节,授课教师先播放一段新闻报纸制作出版的流程视频,要求学生根据该视频内容,写出视频中与报纸制作出版相关的职业名称。该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闻行业中对应的不同职业,使得学生意识到行业与职业是不同的概念。该环节引发学生对新闻业的初步认知。
2. 讨论与分享
T: Which one of them do you think plays a basic role in making the news?
Ss: Journalist.
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job as a journalist?
S1: I think it is honorable.
S2: I think it is well-paid.
S3: It is interesting.
…
分析: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将课堂讨论的重点聚焦于“记者”这一职业上。并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自由谈论对该职业的看法。该设计,旨在了解学生对该职业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想出很多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眼中的“记者”职业,如honorable,decent,fantastic,well-paid,interesting,challenging等。教师注意到,绝大多学生只是关注到“记者”这一职业光鲜的一面,忽略了职业背后的艰辛和个人的付出与努力,以及该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等。可见,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是单一的、片面的。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是不完整的、不客观的。职业探索势在必行。
(二)阅读环节(分成五个阅读任务)
T: Li Hua is a student who will graduate from our school. He has dreamed of being a journalist. But he knows little about the job. Would you please help him?
分析:鉴于学生对“记者”职业的片面认知,教师设置该环节的教学情境:
本校毕业生李华,想要在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业,成为一名记者,但是他却对该职业一无所知。她适合不适合从事该职业呢?这个职业具体的工作是什么呢?
教师借助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阅读环节,通过阅读获取相应的信息。
阅读任务一:阅读并回答
Q: What a new journalist should do on the first day?
分析:该阅读任务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手记者上班第一天的工作行程和工作要求。
阅读任务二:阅读并思考
Q1: How can we infer from the sentence “that’s admirable, but I am afraid it would be unusual. Wait till you are more experienced.”
Q2: Why does Hu Xin mention the helpful colleagues?
分析:该任务中的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分析、判断,体会到经验(experience)对记者职业的重要性。同时,团队协作(teamwork)是该职业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在此,学生丰富了对“记者”职业的认知。
阅读任务三:阅读并回答
Q: What a journalist needs to remember when going out to cover a story?
分析:该问题的设计,要求学生梳理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如好奇心、敏感度、倾听的能力等等。
阅读任务四:阅读并完成语篇填空
Zhang Li, a young journalist, has a good “nose” for a story. She can sense it if people don’t tell the truth. Last month, she was sent to cover a story of a famous restaurant using illegal cooking oil. At first, the owner of the restaurant denied but Zhang Li was skeptical.
To get the facts straight, she applied for a position as a waitress in the restaurant to get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To avoid getting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 she also used a mini-camera while talking to the kitchen staff. They privately admitted that using waste cooking oil was a trick of the trade, which had brought the restaurant huge profits.
It was Zhang Li’s determination to seek the full truth that made her get a scoop.
分析:由于该阅读文本中出现了很多关于新闻行业的习惯表达和语块,如:cover a story,a trick of the trade,get a scoop等。这些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障碍。为此,该环节,授课教师呈现了该语篇填空题,让学生在语篇中巩固运用教材文本中的专业词汇。该语篇介绍了一个叫Zhang Li的女记者,为了调查某餐馆非法食用油的问题,以服务生的身份亲自前往秘密调查,最终获得了新闻的一手资料,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该语篇的设计,既帮助学生梳理了文本的难词,也使得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性思考记者的职业处境。同时,为下个环节的讨论预设了话题。
阅读任务五:阅读并讨论
Q1: What qualities does Zhang Li have as a journalist?
Q2: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to her if her identity had been discovered?
Q3: Is it worthwhile for a journalist to expose the truth even putting herself/himself in a dangerous situation?
分析:该部分的讨论由三个话题构成。
第一个话题:作为记者,Zhang Li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该问题训练了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第二个问题:如果Zhang Li的身份被发现了,会发生什么?该问题指向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记者”的职业处境。该职业不仅仅有“光鲜”的一面,也具有“危险”的一面,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该职业。
第三个问题:为了曝光事实真相,记者Zhang Li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这么做是否值得?该问题指向职业价值观的讨论,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思考。
(三)作业拓展:完成生涯人物访谈表
Finish the report in pairs. One acts as Zhang Li, the other as the student who is interested in being a journalist.
Report(报告) |
|
Name(受访者姓名) |
Zhang Li |
Job(受访者职业名称) |
|
Main jobs(核心工作内容) |
|
Skills needed(必备能力) |
|
Personality /quality (性格特质) |
|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job(工作的优缺点) |
|
Tips(行业诀窍) |
|
Suggestions to students (给学生的建议) |
|
Your opinion(访谈心得) |
|
分析:该作业设计,教师要求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一个生涯人物访谈,并撰写报告。其中,一个学生扮演讨论话题中的记者Zhang Li,另一个学生扮演有兴趣成为记者的毕业生。生涯人物访谈,是检验和印证职业信息的有效渠道,为此,该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后的职业探索中运用“生涯人物访谈”的方法去获取更多的信息,对自己理想中的职业进行有效探索。
【案例反思】
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不足,对职业的了解不全面,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标准,不了解各种职业的性质、内容、职业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因此,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而对职业世界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和性格特征进行理性的选择。“进行职业探索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弄清那些看起来自己喜欢的职业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二是通过探索,了解从事该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以便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3]为此,本课时基于该教学目的,为学生探索“记者”这个职业提供了平台。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生涯教育理念的渗透:
1. 学习一种探索方法
在该教学中,教师将“生涯人物访谈”作为课后拓展作业,为学生探索自己的未来职业提供了一种方法。
事实上,探索职业的方法有很多,如:查阅资料、社会实践、生涯人物访谈等。而生涯人物访谈,作为一种获取职业信息的有效渠道,能帮助青少年检验和印证以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并了解与未来工作有关的特殊问题,如潜在的入职标准、核心素质要求、晋升路径和工作者的内心感受等,从而有效地帮助青少年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该职业的相关信息。
同时,通过生涯人物访谈,学生可以对照访谈内容和自己目前的实际,找出主观认识与现实之间的偏差,从而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是否具备所需能力、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具体计划。因此,生涯人物访谈是适合中学生进行职业世界探索的有效方法。
2. 觉察一个影响因素
在该教学中,教师结合记者Zhang Li的具体情境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职业选择背后的职业价值观。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选择或不选择某个职业最后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4]因此,价值观为职业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观,当我们在选择工作时,就能清楚地结合各方面的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该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觉察到了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中的影响作用。
3. 培养一种成长意识
该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记者”的职业素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该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到任何一份职业,都是有能力或者技能要求的。在职业探索中,学生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具备未来职业的职业素养,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该工作。然后,学生需要培养一种成长的意识,针对未来职业的素养要求,明确自己的弱项和提升空间,并将其规划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
三、结束语
生涯教育应该渗透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很多单元的内容涉及了职业,可以作为职业探索的有效载体,如选修六第五单元The Power of Nature阅读文本(an Exciting Job)介绍了火山学家这个职业的点点滴滴。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该文本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而有些单元的内容则涉及行业中的代表人物,如必修二第五单元的门基乐队,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必修四第三单元的幽默大师卓别林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职业的典型人物,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的探索。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积极探索和挖掘教材中的生涯教育元素,适时地在学科课堂中渗透生涯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未来。
【参考文献】
[1]徐航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涯教育的教育功能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4):26-27
[2]谢伟,王永中.普通高中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3):39-41
[3]程雪峰等.智慧走人生高中生生涯规划[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4]褚雯萱,刘小玲,魏琰.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MAGIC中学生涯规划15堂课[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