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科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书法心理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心理品质的影响研究

 书法心理团体辅导初中生心理品质的影响研究

冯文彬 天津市静海区实验中学,天津 静海 301600

 已有研究表明书法练习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关系,本文旨在探讨书法心理团体辅导在初中学校的实际运用方式及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书法心理团体辅导在学生的情绪性、社会性、成长性方面都有一些积极促进功能。

关键词 书法心理辅导 运用形式 心理品质 功能

一、前 

高尚仁[1]在《书法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书法与心理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国的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独特艺术形式它有着自己独有的社会性、民族性,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的基础,因而在书写的过程中和书法作品中,反映出特殊的心理活动和特点。已有研究表明书法练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关系,周斌、刘俊升和周颖[4][5](2007)则以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书法练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经过2年的纵向研究,他们发现实验组(练习书法)和对照组(未练习书法)的焦虑、神经过敏性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实验组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书法心理辅导是以书法为介质,将书法的书写过程和对书法作品的分析运用于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心理辅导形式,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需求进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达到不同的目的,满足参与者的需要。那么基于书法练习和团体心理辅导的书法心理课对初中生人格发展有什么作用呢?我校开展书法心理课程已有五年,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一年的书法心理课程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自律性等都有改善,本文就系统探讨书法心理辅导课的具体形式和辅导的功能。

二、书法心理辅导的常用活动形式

书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大部分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活动的创造性。我在书法团体活动辅导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活动方式的探究:

(一)由字形出发引导学生在书法中进行心理体验

书法心理辅导不仅仅是对书法技能的训练,它更侧重于在书法练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辅导人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借助比较、联想等方法,深刻感悟汉字的内涵。例如可以挑选并列结构的典型代表进行讲解,如对“林”字可进行分析:木和木要合成林,相互应该谦让,左边的木收起来变小,捺变为点,才能使右边的木写得更舒展,这个时候整个字也就会更漂亮。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学会谦让、相处之道。

(二)通过书法故事影响学生心理

通过自我学习或辅导人员引导学习中国古代许多伟大书法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作品,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然大度,郑板桥体察民情等。通过讲述这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宣扬他们的人格魅力。通过作品赏析以及故事去感受,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

)随意挥洒抒发情感

在书法心理辅导活动中,可以不用刻意要求字形结构的美感而随意书写,以一种内心安全的方式沟通思想、表达感受。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们表达内心的感受、困惑、愿望和梦想,以至于抒发情绪情感。

)综合形式

书法与诗歌、舞蹈、体育运动、故事创作相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创作表现、分享思想和交流感受的氛围,达到沟通、分享以及自我修复的目的。与诗歌结合有助于关注问题解决和抽象思考。与体育结合,有助于保持身体接触,并观察身体活动如何传达情绪,了解运动队身心的影响。用隐喻方式观察与思考,由此可提高洞察力,提升柔性思维能力。

书法心理辅导与常规意义的心理辅导有所不同,书法是主要的手段和媒介。因此,创造力在书法团体辅导中的作用是较大的。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受过良好的书法教育,其中大部分人没有任何专门的书法受训背景,而且书法心理辅导往往不是以书法练习本身为目的,所以这就需要辅导教师跳出书法和书法教育的思维进行活动设计,把书法活动改造成适合所有参与者能力的活动,把既定的书法活动改造成能够适应临场情况的书法活动。其次,创造力还可以帮助教师突破传统的活动模式,将活动设计得更有新意,更吸引学生。

三、书法心理辅导的功能

书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是人们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书写过程中人们可以达到愉悦身心,舒缓压力,陶冶情操等目的。

那么,以书法为主体的团体心理辅导有哪些功能呢?

(一)情绪性功能

不良的情绪状态是威胁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书法练习本身就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人在练习书法时,必须做到全神贯注,心平气和,并暂时忘记不愉快之事,这有助于消除一些如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使人处于放松状态。练习书法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通过欣赏书法艺术作品中包含的美,能带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书法练习为个体宣泄自身情绪提供了机会。此外,通过书法练习提高水平还能使人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一切对于个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书法团体辅导课中,辅导者有意让参与者通过书法书写活动,让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安静下来学习更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案例。

1.学生分成两组,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硬笔书法练习活动。第一组:在一分钟之内,书写一百字;第二组在一分钟之内,书写十个字。要求必须完成。书写内容要求随意写。

 2.一分钟到,成员停止书写。

1)先请两组学生谈谈自己的情绪(紧张、焦虑、兴奋、激动、高兴、轻松等)

2)选两组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在大屏幕展示。

请学生观察并找出两组书写的不同:规范度、认真度等

请两组学生回答书写的内容:学生是否记住了书写的内容(紧张和焦虑的学生没有记住书写内容;轻松和兴奋的成员记住了书写内容。

根据刚才的书写经验,大家放松心情,书写作品练习,在20分钟内书写一首诗(要求:安静的,呼吸均匀,三姿正确)

3.活动成员感受分享,老师归纳小结

1)分享焦点:

  A、通过这次的书写练习,你的书写有进步吗?前后作对比。

  B、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是智慧的?

  C、对你学习其他学科有什么帮助?

4.活动指导者归纳小结

当情绪稳定,乐观的控制好情绪,安静下来去学习的时候,学习效率是能得到很大提高的。这和生活是相得益彰的,是智慧的学习策略。

5.预期效果:

本节活动,让成员轻松掌握学习策略,安静下来去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的道理。

(二)社会性功能

在一个书法团体中,每个人对书写同样的作品或者欣赏同一幅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但是通过书法,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受,表达自我。而参与到这种书法活动中的每个人,都会因为书写过程中带给人的安全和接纳感,以及书写所提供的共享的情绪形式,逐渐感受到团体的凝聚和温暖,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合作,既满足统一的、和谐的审美要求,又彰显了自己的个性。案例,教师在书法课上要求学生用刚刚练习的字书写一幅作品,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换,以表达友谊。或者同学之间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这种协同合作的经历使每一个人深刻感受到需要被满足的感觉、被别人需要的感觉、自我完善的感觉、获得成功体验的感觉。在这些书法活动中,通过和别人分享成功的经验,使得成员更愿意投身到团体中,以获得更多的和谐、归属感、自尊、互信和彼此支持。

(三)成长性功能

在书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临摹,创作等实际活动,可以培养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能力;书法的笔画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专注度;字体的变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审美能力;规范的书写可以提高分辨率与适度的准确性;在作品的赏析和分享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的鉴赏力;在小组的交流讨论中学生更清楚的明晰自我,从而进行更深刻的自我探索,团队也赋予了成员更多的安全感和力量,促进学生更好地社会化。

书法练习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和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学习书法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要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地苦练。通过长期的书法练习,学生就能够获得韧劲与耐力,形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苦难的优良品质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

初中教育是“对生命质量负责,为人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奠基”一方面是心理素质,培养全体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本领,而书写正是终生受用的本领之一。书法与心理健康的融合正是体现了“为人生发展奠基”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高尚仁. 书法心理学. 台北: 台北东大出版社, 1986

[2]高尚仁, 张巧仪, 高定国. 书法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及操作能力的影响. 见: 高尚仁主编. 书法心理治疗. 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 2000,357-372

[4]周斌,刘俊升,桑标.书法练习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心理科学.2005,28(5),1266-1268

[5]周斌, 刘俊升, 桑标. 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心理科学, 2009,05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