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科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为孩子撑起自由平等的天空 ——一名心理老师的性别教育实践之路

 近年来,讨论各个领域的男女权利,呼吁男女平权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写道: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呼吁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行动,实现人人享有人权和社会性别平等。

回顾我自己的成长环境,性别的不平等充斥着我的童年。我出生在重男轻女的重灾区——粤西地区,出生前被期待是个男孩,出生后差点被父母送走。这段经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是低自尊的。作为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我的学生常向我倾诉种种关于性别的苦恼:家长很偏爱家中的男孩;同学认为我不去一起欺负弱小同学就不是男生;男生长得清秀是娘娘腔;女孩喜欢女孩是心理不正常……家庭、学校并没有因为20年过去了而变得更加友善。作为一名对性与性别教育很感兴趣的心理老师,我开始尝试着结合自己的心理学科做一些性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调研学生成长需求:亟需性与性别教育

通过调研发现,我校学生85%是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家庭性教育滞后或严重缺失;89%的孩子自小成长在性与性别方面的观念禁锢严重的家庭;70%的父母不让孩子谈论性及性相关的话题或污名化性教育;63%的教师群体对性与性别教育持有偏见。但学生的成长又迫切需要有客观、科学、坦诚的性与性别教育。

二、力争领导支持,和乐文化引领性别教育

通过调研,汇总学生对心理课堂性与性别教育主题的需求,上报学校领导,让学校领导认识到性与性别教育的重要性,力争领导支持。得到学校领导支持后,结合学校和乐文化,在心理学科专设性别教育主题,探索校本性别教育课程,开展工作后,做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和心育团队的其他成员进行了一年多的性别课堂探索,研发了校本课程包《青春花开 需要关爱》,为孩子撑起自由平等的天空,既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又形成了学校的心育特色。

三、心理课堂融入性别议题,主题空前受到学生热捧

学校在全面性教育开展中起核心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进步的国际性教育机构普遍认为:性人权和性别平等,是指导学校性教育最为积极有效的理论。在全面性教育课程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对全面性教育的有效性起关键作用。

我们在心理课堂融入性别议题,在性人权和性别平等的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与需求,设置了八年级性别教育系列课程,共8个课时,8个主题,分别是:(一)学会爱1《认识身体 正视自慰》;(二)学会爱2《悦己之容,纳人之短》;(三)学会尊重1《尊重身权 护航成长》;(四)学会尊重2《尊重性隐私,守护性权利》;(五)学会保护自己1《身体界线 我是主人》;(六)学会保护自己2《思辨新闻,巧护身体》;(七)性别友善1《男女大不同?!》;(八)性别友善2《性别多元,人人平等》。第一次课堂实践,覆盖16个班,768名八年级学生,课程主题深受学生喜爱。经由课堂实践,更多的同学能从原来对性别的误解到理解,更能理解性别差异,尊重差异。林同学说,性别课堂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男生女生的爱好没有性别之分,男生可以喜欢跳芭蕾,女生可以喜欢打篮球;学习学得好也没有性别之分,男生英语可以学得好,女生物理也可以学得很出色。陈同学说,我最早在小学五年级知道同性恋这个词,当时就觉得很恶心,好变态,不能接受,通过性别平等课堂后,知道了同性恋不是病,不需要治,同性恋是正常的、合法的。同时,更多的同学像陈同学一样,表示,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的朋友是一位同性恋者,也会尊重TA,包容TA,接纳TA

四、性别教育校本化,课程实用受嘉奖

为孩子撑起自由平等的天空是我和我的工作伙伴开发性别教育校本课程包《青春花开 需要关爱》的目的。课程包在20176月被评为广州市青少年性教育公益加盟计划(主办单位: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首批性教育优秀产品。通过以校本课程包开发为载体,为推动青春期性别平等教育提供科学的实践依据,也为开展此项工作的一线同行、研究人员提供了实践依据。广州市健康教育所和广东省计划生育协会等机构专业人员对课程包能在学校系统化开展给予了高度肯定。

五、开展性别教育专题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递友善

我和我的工作伙伴开展主题为性别平等,看见不同,尊重差异”525心理活动月,展示性别平等,看见不同,尊重差异的宣传展板受到本校师生的高度关注。进校进行真人图书馆分享的性少数志愿者看到这样的教育场景热泪盈眶,觉得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在学校看到这样的性别平等的倡导,暖心又激动。

结束性别课堂后,我们在全年级征集同学们的性别主题画作,一幅幅漫画例如《家务齐分担,幸福好简单》、《平等的多元性别》、《我们都一样》等都生动地体现了并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懂得歧视!在初中生的眼里,家务是人人都应共同分担的,爸爸做家务不是在帮助妈妈,而是分担家务,因为爸爸也是家中的一分子;爱情,无关性别,同性,也可以爱;我们都一样,每个人都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在性上可以自由选择;无论什么样的性倾向,都是平等的,都具有追求爱和尊严的权利!

通过性别教育课堂的实践,我们学校创建了“和而不同尊重差异,乐而友善滋养心灵”的心育氛围。

六、与性别教育非政府组织合作,增加性别教育区域影响

近一年来,我们与性别教育专业机构同城青少年资源中心合作,在学区内开展了第八、九期性别教育师资培训。校长还为开班仪式做了讲话,为来自广东各地的53位教师颁发了性别教育师资培训的结业证书。

性别平等教育的开展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我更能包容更能用多维视角去思考一个行为或现象。而我的学生经由性别课堂,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增强,在人际相处中能理解差异,友善相处,校园中欺凌现象也明显减少。每个人,本应生而自由平等。我相信,我在学校开展的性别教育课堂及相关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片平等友善的空间。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推动性别平等议题,为孩子撑起自由平等的天空。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