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面对别人的请求不知道该如何拒绝,然后就不得不委屈自己的意愿,完成别人的请求,结果自己就生活得很不快乐。相信大家都看过郭冬临和买红妹表演的小品《有事您说话》吧。小品中的郭子明明在车站没有熟人,没有能力帮大家买火车票,但他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自己只能抱着铺盖卷和小马扎,迎着北风,流着鼻涕去给大家排队买票。当实在买不到车票的时候,为了不让对方失望还得自己出钱买高价票。甚至于他自己答应了去给人家扛大白菜,却又因帮别人排队买车票而没有时间去干的时候,需要家人扮成民工去给人家干活。这个小品里的郭子就是典型的不会说“不”的人。
不会说“不”的人,并不是他有能力并且非常乐意去做一些事情,而是因为他不懂如何对别人说“不”,如何拒绝别人,所以才不得不委屈自己的心意,勉强去做,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自己生活得非常不快乐,更不会有幸福感。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为什么说会有这么多人不会说“不”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心理投射和印象管理的缘故。
心理投射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弗兰克提出的,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小品中郭子不替别人排队买票,别人就买不到车票,坐不上车吗?答案显而易见,肯定不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即使郭子拒绝了老牛,老牛也会另谋他路。所以不是老牛接受不了这个“不”,而是郭子接受不了这个“不”。不会对别人说“不”是个体把自己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说“不”的这种心理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对别人有所请求时,不能接受别人的拒绝。那么当别人对自己有所请求时,他们也不能承受自己对他们的拒绝,所以不能对别人的请求说“不”。个体不会对别人说“不”的另一个原因是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才能让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来自于自己的拒绝意愿。这种假设也是基于心理投射。怕别人遇到来自于自己的拒绝会产生生气、郁闷等不良情绪,实际上是自己遇到来自于别人的拒绝时,自己会生气、郁闷,甚至发火。实际上,对方面对自己的拒绝时只会觉得一条路行不通,会寻找另外的途径,那么在这个时候,需要调节的应该是自己,需要调节的是自己面对别人拒绝时的不良心态。
个体不会说“不”的另一个原因是个体的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小品中郭子一个劲地帮助别人的原因中有一个就是要让别人对自己有好看法,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能人。也就是说郭子希望他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是个能人,这就是他自己的一种印象管理策略。生活中很多人不愿意或者不会跟别人说不,就是担心别人对自己形成不符合自己愿望的不良评价。人人都希望在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优秀的,是善良的,是乐于助人的……对别人认为自己是差劲的、凶恶的、自私自利的等等感到难以忍受。所以,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让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更符合自己的愿望,就只能委屈自己的意愿,迁就别人,拒绝对别人说“不”。
那么,如何在自己不情愿的时候,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拒绝意愿呢?拒绝意愿表达合理、有节、有度,既可以顺从我们自己的心意,也不必担心别人为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我们要充分肯定对方的请求,充分表达自己是非常乐意提供帮助或者共同参与的,这是给予对方情感上的理解、支持与认同。其次,要把自己不能提供帮助或共同参与的理由充分阐述,并高度强调其重要性。再次,提供变通方式,积极帮助寻找对策。最后,真诚表达自己不能满足对方请求的歉意。例如你的闺蜜邀请你周末一起去逛街,而你恰好那天需要加班,这时候你该怎么对闺蜜说呢,该怎么样表达你的拒绝意愿呢?我们可以这样来说:“妹妹,我们好久都没有一起逛街了吧,你看现在开始流行田园风格的丝巾了,我们真是该一起好好地逛一次了。不过,这个周末我要加班,现在我们单位的总监要调走,我是很有希望接任的,这个当口的我的不能拖延工期,而且目前这个工作任务比较艰巨,是上级对我的一个考核和评价。所以说妹妹,你觉得我是不是应该努力把握住这个机会呢?要是你能耐心等待一个周的话,我们下个周六一起去逛街吧?如果你等不了,你就找男朋友和你一起逛,姐姐我万分抱歉,等我回头请你吃饭,补偿一下,你说可好?”这种的表达方式婉拒了对方一起逛街的请求,充分阐明了不能一起逛街的缘由,并提出了两个可行的变通办法,最后也希望以请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歉意。这种拒绝方式的特点是充分照顾了对方的面子,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歉意,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人生活的目的是要追求快乐和幸福,所以当我们委屈心意,勉为其难的时候,幸福就离我们远去,这就背离了幸福的本质内涵。所以,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请求时,要勇敢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拒绝意愿。
聪明的你,再次面对别人的请求时,你会说“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