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心理茶坊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教师要教会学生幸福

                                    教师要教会学生幸福

江珊珊
    每一年年末时我都会收到来自亲人和朋友的不同礼物,而2011年年末我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就是学校发的两本书,尤其是肖川老师撰写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过去的很多疑惑肖老师都在书中都以他自己的方式给我做出了解释与回答,很多事情都忽然变得清晰明朗起来,而我自己也从此获得了更进一步的成长。
    这是一本看似普通但能给人深刻启迪的书,书中汇聚了肖老师的95篇作品,其中包括教育、文明、语言、心灵、自由以及书等几个方面,每一篇文章都足以让人深思,使人觉醒,如果一一道来,那不知要说到什么时候,因为每一篇都有值得学习和赞美的内容,不过现在,我只想先说一说令我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带给我的启迪,这篇文章就是《幸福生活的有与无》。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被询问的问题,有的人说:“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谁又能真正的给出准确的答案呢?幸福就像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但所有的答案都可以总结出一点,就是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使人愉快、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感觉。每个人都希望会有这种幸福的感觉,可是真正感觉幸福的人又有多少呢?不说别人,就说现在的学生,我在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曾经问过他们:“你们幸福吗?”大多数的孩子都回答:“不幸福……”。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不幸福的感觉?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不幸福?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一直在寻觅着答案……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无聊,有什么好想的,世界上这么多的人,难道我都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不幸福吗?我当然要说“不”,可是,我面前的这一群群孩子我却不得不想,因为我是一位人民教师。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幸福的人。”而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却看着自己的学生异口同声的喊着自己不幸福,我怎能无动于衷?一直以来我都在搜寻着答案,直到看到了肖老师的这篇文章,我的问题似乎变得清晰,答案也渐渐明朗了……
    肖老师在这篇文章中提到要想幸福,首先要做到“四有”,即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我试图分析我的学生与这“四有”的关系,发现对于学生来讲除了“家中有积蓄”不能受自己控制以外,其他三个自己都可以控制,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呢?真的是少之又少。下面我就逐个分析一下。
    首先,心中有盼头,这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换言之就是说要有理想、有追求。“有理想,有追求”这个是我们从小就印在我们每个人脑子里的东西,小的时候家里人就会让我们谈我们的理想,我们也会像样似的说出“我要当医生,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警察”等等,这些学生也不例外,但是,这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词对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却是既熟悉又陌生,陌生到不敢谈理想,为什么呢?因为太多的学生没有理想了。我无论是在讲课还是在给学生做咨询的时候,我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去询问他们的理想或者追求,可是让我很意外的是,很多同学根本没有理想,也有很多同学所谓的理想就是考上某一所大学,更有一些同学跟我说:“老师,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理想离我们太远了,我们不需要有理想。”我真的觉得很不可思议。且不说哪个伟人、名人因为远大的理想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说每一个人,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那他就不会有追求,就不会有动力,那么他的生活就会缺少很多激情和成就感,这是很可悲也很可怕的一件事,可是,现在的很多学生却都处于这种状态之下,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追求,自然就不会有幸福,所以我们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确立自己的理想,树立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有理想有追求,做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找到自己的幸福。
    第二点就是手中有事做,所谓手中有事做就是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不要每天什么都不做只觉得无聊,生活充实了才会觉得有意义,有意义了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每天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家里呆着,那么他就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己能够为别人做的贡献,也体会不到自己对社会或者他人的重要性,自然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与价值,自然就会不幸福。那么现在的学生,是游手好闲什么事情都没有吗?当然不是,只不过他们所做的事情只有一样,那就是学习,枯燥乏味的学习,所以他们即使每天都忙碌同样也觉得不幸福,是因为学习并不是他们的兴趣,用他们的话说他们是被逼的,被逼迫的人当然不会感觉到幸福了。那么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怎样能让他们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还让他们体会到幸福呢?就是要理解他们,不要一味的逼迫他们学习,而是鼓励他们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学校多开展一些活动或者竞赛,让学生们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也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爱好下找到自己的成就感,这样他们自然就会幸福得多,同时学习也会变得不再纳闷枯燥和乏味了。
    最后就是身边有亲友,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身边有亲人和朋友,亲人很自然,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亲人在自己的身边,可是朋友呢?有的人可能会说,学生都不是独立地在学习的,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找到自己的朋友多么容易啊,但其实刚好相反,现在的学生人际关系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高中生,思想渐渐成熟,总觉得自己有自己的理论不容许别人来反驳,而且现在的90后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所以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总是我说怎样就怎样,到了学校也是如此,总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让着他,如果有人违反就会产生很不好的后果,试想一下,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朋友呢?谁又想跟一个唯我独尊的人做朋友呢?可是又有谁不想有朋友呢?谁都想要有朋友,当这种交友的渴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内心就会很失落,失落感就会使自己不开心,从而导致不幸福。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给为学生做些什么呢?就是尽量的去纠正他们唯我独尊的不合理信念,改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引导和把握,并且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让同学们看到宽容理解的好处,并且要以生活实例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改变,改变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自然就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那幸福感自然会上升了。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更要让他们开心快乐的学习,让他们体验到幸福的感觉,所以,教育者的使命是伟大的也是神圣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但是在探索的同时我们不要忘了要遵循我们的心去认真地对待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要让我们的学生都会为幸福的人。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