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心理茶坊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一份24分的试卷”带来的启示

 假期里和婆婆闲聊,聊起她和公公教育子女的方式,真是截然不同。公公教育小孩的方式很粗暴,对于一件事情,不管是对是错,对小孩就是打骂一通,婆婆很是伤心。婆婆就说起了年轻时候的一件事情。

那是小姑子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小姑子的数学老师把婆婆叫到学校,拿着小姑子的试卷一摔,对婆婆说,“看着她平时学习挺好的,最近成绩下降的厉害啊。……你可要好好说说她,这样下去怎么行。”婆婆看到100分的试卷,得分只有24分,很是吃惊,有点不敢相信,平时小姑子的成绩在班里可是数一数二的,这次怎么下降的这么厉害,于是对老师说,我回去后会好好教育她的。

婆婆回到家后,就把小姑子叫到跟前,问她这个试卷的分数是怎么回事,因为婆婆不相信这个分数是小姑子考出来的。一开始小姑子还很害怕,什么也不敢说。婆婆就说不用害怕,有什么事情告诉妈妈,妈妈不会打你,也不会骂你,小姑子才小心翼翼地说出来。“这次的试卷是小组长批改的,他把我的正确答案改成错的了,他在我正确答案后面都随便添了好多“0”和“1”。我是用铅笔写的,字迹很重,你看看他给我改的是用自动铅笔,字迹很轻。”婆婆仔细一看,那些“0”和“1”的字迹颜色和前面果然不一样,颜色很淡。婆婆知道了怎么回事,于是就去找老师说明了情况。说不应该由小组长来批改试卷,这样随便给同学改答案也太不负责任了。那个小组长原来是村大队会计的儿子,老师也是没办法才让他当小组长的。

婆婆说这件事情要是让我公公碰到,肯定是一通打骂。现在和小姑子说起这件事情,她说记得很清楚,很庆幸那次没碰到公公。对于公公当年教育她们的方式,她说作为子女,现在也不能和他计较了,公公年龄也大了,脾气比以前好多了。

这让我不由想起我们心理学中的情绪管理。公公婆婆教育子女的方式其实就是一个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的过程。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情绪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情绪管理就是一个人在情绪方面的管理能力,相对的也对人的一生造成深远的影响。近年心理学的调查发现,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智商,而85%取决于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有下面的四句箴言为证。

智商高,情商高的人,春风得意。

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贵人相助。

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

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情绪管理并非是要消灭情绪,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为之后的信念与行为。

要管理自己的情绪,首先要体察自己的情绪。发生一件事情之后,问问自己我的情绪是什么,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后果则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功能。学会接纳情绪,并与情绪和平共处。其次,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越压抑越厉害,如果我们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情绪,情绪就会像浮在水面的气球,就算从这边压下去了,也会在另外一边浮起来。我们要选择合理的方式来纾解受困的情绪。如通过深呼吸、肌肉松弛法、冥想、哭、倾诉、运动、购物、听音乐、暂时离开等方式宣泄情绪,本着既不损害自己,也不损害他人的原则。最后,积极调解自己的情绪,下面介绍两种积极调解情绪的方法。

1、改变行为来改变情绪

个体在产生某种情绪体验的时候,一般会伴随着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外显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外显的行为来改变情绪。

大家想过没有,你是因为快乐才微笑,还是因为微笑才快乐。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和行为是互相影响的,他们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人进行微笑的动作,也能感觉到快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规律:装着有某种心情,模仿着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我们真的获得这种心情。

所以如果想获得某种情绪,就改变一下你的行为吧,装着自己真的有那种情绪,这种情绪真的十有八九果真会到来。

2、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

首先看看情绪体验是如何产生的,一般我们认为是情绪由一个事件引起的,比如我上面讲的例子,我小姑子数学考试考了24分,这就是一个事件,但是引起的我公公婆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却是截然不同的。公公认为考了这么少,肯定是不好好学习,而带来的行为可能就是打骂一通,婆婆则认为平时考试很好,这次考这么少,肯定是有原因的,引起的行为是耐心询问原因。所以情绪并非是由事件引起的,而是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或者信念所引起的。由于所持的信念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反应。所以要想改变情绪,那就要改变我们对待事件的看法。

自然界有潮涨潮落,我们的情绪也会像潮汐一样,有高有底,希望我们能够体察自己的情绪,接纳不同的情绪,并积极调解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