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心理茶坊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当学生遭遇“心理”方面的问题……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他们遭遇着心理的困扰,或因为病耻感不愿开口求助,或因为不知如何求助等原因,选择了独自在痛苦中挣扎。这时候,教师需要适时的介入和恰当的处理。
        一、自我暴露,让学生勇于袒露自我
        晚自修前,我独自在办公室改作业。这时,来了两个我曾经教过的学生,男生小周和女生欣欣(据班主任反映,最近小周家里发生一些事情,但老师不知如何开口让他求助)。他们在我办公桌边,围着我聊天。他们高一时是同班同学,现在高三在不同的班级。不知怎么的,我们聊起了以前班级的一位同学。我随意地提到:以前你们班的兰兰,好像身体不太好,不知道怎么了?女生欣欣说:“她得了焦虑症。老师,你怎么看出来的?”我愣了下,说:“我就看到她出操总是找班主任请假呢,怎么会这样啊?”欣欣说:“都是因为高三压力大。”然后,我就问欣欣:“我记得高一时,你总是胃痛,有没有好好调理下,现在好点了吗?”(其实,我知道肠胃问题可能跟情绪有点关系)欣欣很坦然:“现在好了。其实,以前我也得过抑郁症。我一直在看心理医生。”我心里又一惊:“那日子肯定过得很不容易吧?”欣欣点点头。我注意到,在讲述她的经历的过程中,欣欣在我办公桌边来回走动。毕竟,分享这么私密的事情,还是有点担心别人的看法和眼光的。于是,为了减轻她的焦虑,我说:“其实,有时候,我也蛮焦虑的。”男生小周惊叫起来:“老师,你还焦虑?你看起来那么乐观呢。”我说:“焦虑总是有的啊,担心你们考试考不好啊,家里的孩子的事情啊,只是没有严重到焦虑症的程度,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些困扰的嘛。如果我觉得自己处理不了了,我也会向心理老师求助。”
        我继续说:“你们知道吗?以前,有一个同学,她得了抑郁症。其他同学听说她有抑郁症时,就很难理解,都说:她成绩好,家庭好,又有很好的朋友,她抑郁?我们什么都没有,简直没法活了。但是事实上她就是抑郁啊,她就是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啊。”这时候,欣欣在我的办公桌边站住了。看来,她的情绪没有刚才那么不安了。这种被理解,被接纳,让她感受到了安全的氛围。
         两天后,从班主任处得知,小周走进了学校心理咨询室。
        二、深入共情,让学生勇于接纳自我
        班级里有个男生小凯,不善言语,是个安静的孩子。课间,小凯与女生小易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了言语冲突。小凯突然拿起书桌上尖锐的刀片,直接要伤害小易。幸好同学及时制止。
        办公室里只剩下小凯一个人。小凯激动的情绪依然久久无法平静。原来,长期以来,由于小凯英语不好,各种大小测验,他总是拖班级平均分的后腿,这让他很自卑。而英语成绩特别突出的小易却总是嘲笑他,让他更加难过。由于性格内向,更多时候他选择了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一次,他的情绪突然大爆发,甚至如此失控要伤人,说明心理压力较大,情绪无法得到有效地疏导,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于是,我共情了他被小易欺压的愤怒,共情了他英语成绩落后的难过,共情了他长期以来的压抑。我的接纳与共情,让他情绪最终得以平复。最终,他放下了自己内心的戒备,也承认了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他反思了自己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主动提出要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三、经验判断,让学生及时接受咨询
        第一节英语课上,我发现学生冰冰情绪异常,眼睛红肿,有哭过的痕迹。课后我就上前询问,这一问,让冰冰崩溃大哭。原来第三节课要体检,其中有个抽血项目。而冰冰惧怕针头。一想到要抽血体检,她全身颤抖,一直哭泣,无法上课,其反应似乎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进一步询问和了解,我才得知,在平时的生活中,她害怕所有尖锐状的物体,比如:针尖,笔尖,鸟尖尖的嘴巴……一看到这样的东西,就会呼吸急促,满头大汗。即使是在电视上,图片上看到尖锐的物体都无法忍受,该恐惧已经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意识到,这个孩子可能存在特定物体的恐惧症。于是,我建议她联系心理老师,接受专业的咨询和治疗,从而克服恐惧。
        总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遭遇心理困扰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随意地给他们贴上“心理有问题”这样的标签。我们应共情他们,接纳他们,让他们放下心理的负担和所谓的“病耻感”,从而勇于向心理老师求助,收获心理的成长,跨越成长的危机。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