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思维方式 将问题转化为需要学习的技能
经常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各种不听话,同样的错误反复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讲了很多遍,却怎么也不管用。许多学校老师也遇到过同样的困惑,对于一些学生的问题,多次批评教育也只是短期有效,让老师感觉到无奈和挫败。其实,大多数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停留在问题本身,纠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多久了?是谁造成的这个问题?试图去寻找问题的原因,但很多时候,即便知道造成问题的原因,也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创始人史蒂夫 ‧ 德 ‧ 沙泽尔说过这样一句话:谈论问题就会创造更多问题,谈论解决就会创造解决方案。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关注孩子的问题转向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代表着他还没有学会某些技能,只要他学会某些方面的技能,孩子就能克服相关的问题。
第一步,首先要把问题行为改述为积极的行为。我来举一个例子,比如,家长说“我的孩子说谎”。这样的陈述不够具体,更加具体的描述可以是这样: “当我发现孩子做了错事并为此询问他时,孩子会跟我说谎。”这样来陈述可以表明,孩子并不是总说谎,而是只有在做了错事被发现的时候,他才会说谎。接下来,可以改为:孩子需要学会诚实,当他做错了事,我询问他的时候,孩子会告诉我实情。
第二步,把问题“转换”成有待学习的技能,也就是说,不把这些事情当成问题,而只是有待学习的技能。例如你的孩子有“经常打人”的问题,班主任老师跟你说:你的孩子又打了班上的同学。当你指出孩子的问题,批评他打人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有抵触的情绪,这并不利于解决他的问题。对于孩子,他们对学习技能的说法会更加感兴趣,更加有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把孩子的问题转换成需要学习的技能?标准是:孩子要学会什么技能才能使问题消失。在这里就可以把“打人”的问题转换为“孩子需要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这个技能 ,当他学会了和同学友好相处,打人的行为就自然会消失。
把孩子的问题转换成需要学习的技能时,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立刻让孩子停止错误的行为,而是要让他学会做正确的事。比如说:孩子早上起床时总是要花很长时间穿衣服,家长不是要求孩子停止拖拖拉拉,而是让孩子学会迅速穿上衣服; 孩子在写作业时边写边玩,家长不是指出孩子边写边玩的行为,要求孩子停止玩耍,而是引导孩子学会专心写作业。
第三步,开动脑筋,寻找各种学习新技能的办法。家长要尽可能多地想出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新技能的做法,帮助孩子学会新的技能。比如,孩子在“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的问题上,你可以学习其他父母在遇到同类问题时的有效经验;可以通过查询网络书籍上的相关内容;你还可以请教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家长把学到的每一个方法都列出来,如:家长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家庭电子产品使用约定;在使用时间到了的时候,家长温和坚定地提出让孩子停止使用的要求;每一次当孩子按照约定时间做到的时候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进行正向强化…… 家长要把每个方法尝试使用一周,如果有效果,就继续尝试,没有效果,可以再选择其他的方法。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觉得孩子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请尝试先转换一下思维方式,把问题行为改述为积极的行为,然后从易到难列一个问题清单,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转换成需要学习的技能清单。一定要从最简单的技能开始学起,当你看到孩子学会了一个一个新技能的时候,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得到解决了。
作者姓名:卞巧云
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单位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大街3段4号 102600
手机:18600073615
邮箱:dysuixin12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