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自习放学,一进家门,儿子就嚷嚷,“不想上学了,我想上蓝翔技校!”
“哦!是吗?”
我有点惊讶,脑子迅速飞转,这是唱的哪出?
一定是功课紧、压力大,儿子这是在发牢骚,我得配合一下。
于是我话锋一转:“那太好了!你要去蓝翔,肯定是那里的大学霸。”
我偷偷瞥了一眼儿子,接着说:“去蓝翔还可以直接学技术,学个电焊或挖掘机什么的,学成后技术移民到澳大利亚去。”
我看了看儿子,儿子没吭声。然后继续说:“儿子,你是学电焊,还是学挖掘机?”不等儿子回答,我说:“咱还是学挖掘机,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山东济南找蓝翔嘛。挖掘机专业应该是蓝翔技校的王牌专业。”
“行,那就挖掘机。”儿子应和到。
“嗯,学成后,去哪里工作呢?活可能不好找,估计也挣不到多少钱,不行让你爸给你多买几台挖掘机,咱规模经营。那就需要和很多建筑工程公司联系……”说着说着,发现儿子没反应,扭头看,那小子开始研究起物理题了。
这是儿子上高中后遇到的一次上学危机。
上高中后,孩子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在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孩子也有疲惫的时候;尤其是努力过后,依然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孩子也会产生撂挑子不干的瞬间想法。当孩子说出不干或要逃离的时候,也就是情绪大爆发的时候。
情绪爆发的时候,也就是情绪释放的时候。
这个时候,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当孩子情绪释放的接收站,先接收,再疏解。
但很多时候,家长们太天真,容易把孩子的牢骚话当真;家长也太心急,立即苦口婆心相劝。这个时候劝导孩子,无异是在孩子情绪出口上填堵,孩子会越听越烦,效果一定适得其反。更加可怕的结果是孩子不再冲着家长发牢骚,把一切情绪都憋在心里,那样不是更糟糕吗?
在孩子心烦气躁的时候,就由着他和他一块发发牢骚!顺着他,让他把烦躁的情绪释放释放。
当然,等孩子的情绪释放的差不多了,也要瞅准时机认真分析孩子的牢骚话,比如:孩子要上蓝翔技校,那就和他认真探讨一下: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未来如何筹划、发展……哇,什么事就怕认真、一旦认真探讨,孩子发现去蓝翔技校学习也没那么简单,还不如回到现在的轨道来得容易。
就这样,在和儿子一块发牢骚的过程中,一次上学危机就这样巧妙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