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心理茶坊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明朗的微笑 ——记我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长故事

 “缘起”

        “老师,我想跟你约个时间聊一聊可以吗?”

        正在整理资料的我抬头看到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女生,“当然可以了”,我跟她说明心理辅导的基本事项后给了她一张预约登记表。

       说她既熟悉是因为我认得她就是那位一直给人感觉冷淡、要似乎要与人保持较远距离的女生,在近千位学生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说陌生是因为我之前除了课堂上见过她之外,暂时并未跟她有更多的接触。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反而增多了几分好奇——究竟是什么让她过来找我了呢?

       第二天清早,我看到了这位女生写好的登记表,心中一紧,因为这位女生写到最突出的是家庭问题。那时虽已工作几个月,但对于处理家庭问题的个案心中是一点谱都没有。看文字我已觉得沉重,我可能做不了什么。但无论如何,先试一试。

经过

        夏日的晚霞红彤彤的,我在窗边看似欣赏美景,实则心里还在打鼓,担心自己处理不好她的问题。

        她准时过来了!邀请她坐下后,她若有所思、所有所言,却迟迟没说什么,似乎很难表达。

       “小茵,在你来之前,我看了你写的内容,感受到你遇到的困扰非常大,可能你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

小茵“嗯”了一声,“没关系,老师在这里陪你,或许老师也帮不了你什么,但我愿意听你慢慢说,我们一起试一试。”

        小茵听到我这么说,抬起头,眼中噙着泪水,开始抽泣,但很快又开始拼命克制。我感受到了小茵内心压抑了太久。我再靠近她一些,拍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在这里很安全、想哭就哭出来吧。她终于不再憋着,放声痛哭……十多分钟后,她逐渐收住了眼泪,慢慢诉说她的经历。

        原来,她因父母离异一直自责,认为是自己的出生才导致父母离婚,而后来与继母的相处也不如意,关系恶化到她想尽办法回避那个家,但辛酸委屈却无处诉说、无人理解。近期小茵常想起往事,有时还会冒出极端的念头,所以才寻求帮助,希望能走出阴影、开始新的生活。

       听小茵说完,我理解了她的想法,与她一起协商制定了辅导目标,包括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多角度看待发生的事情;尝试逐渐改善家庭人际关系;逐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第一次辅导则主要侧重于辅导关系的建立以及帮助小茵表达与宣泄积压多年的情绪情感。

        第一次辅导结束后小茵在反馈表中写道:“讲出多年的心事,感觉终于不再是独自承受,感觉有位懂得倾听并给予自己帮助的感觉是很好的,期待下一次辅导,希望最后自己得以变得更明朗。”看到她这么写,我也放下了心中的一些担心,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我也有了新的眉目——小茵这么多年的确过得很不容易,但同时她也一直很坚强,我在提供陪伴与支持之余,还可以好好挖掘她身上的资源、她经历的事情的价值并让她自己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促进她真正接纳自己及过去,开始更好的生活。

        在之后的辅导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其建立积极认知,从而让小茵学会更客观看待事实,真正开始接纳过去,同时也注重挖掘其自身资源,并且让小茵看到自己努力后的变化,鼓励其积极尝试与调整。第二次辅导结束后小茵在反馈表上写道:“再一次认识了自己!相对比自己之前的处理方式,在与老师谈话后收获了好多。之前零零散散地记忆点,经过这两次的辅导把很多串起来、联系起来了,明白了这其中的前因后果,也开始真的释然了!……人生路漫漫,很多事情需要就这么随风而去!接下来开始关注与投入到重要的学习中。”

        在离开之前,小茵对我说:“老师,我感觉自己心中的心结终于得到解开的那种感觉,心情也是许久以来难得拥有的舒畅感!”她露出明朗的微笑,跟我说再见!

“感触”

        透过小茵内心的不舍、痛苦、憋屈、反思、寻求改变、做出调整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我首次在辅导过程中清晰地看到了蕴藏在生命深处的坚强与积极力量!我毫不怀疑,这位曾经被诊断为轻度抑郁、基本不笑的女生以后的生活一定越来越明朗!

        在她笑的那一刻,我由衷感得替她感到开心,同时我也突然意识到,不仅仅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的困扰也得到的清晰的指引——原本对自己处理家庭问题的个案最没信心的我,却从这个个案身上获得了莫大的信心。无论学生遇到怎么样的难题,那都是有价值的,我都需尝试实现——助人自助,即便是家庭问题涉及跟家长的沟通,但都一样需要引导学生从无助走向自助,这就是心理辅导的真谛!

“共同成长”

        回想起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希望当心理老师的初衷就是希望能陪伴孩子们成长、渡过他们感觉“难捱”的时候。工作的这几年中,最容易感到无奈无助的是心理辅导工作,最容易收获感悟和成就感的也是心理辅导工作!虽有人说心理辅导室是学校里最沉默的器官,但它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我也依旧喜欢在心理辅导室陪伴失落难过、孤单寂寞或踌躇满志或其他有需要的孩子们。

        虽然这个学生已经毕业了,但每当我遇到棘手的个案问题时,我还会想起小茵那一次明朗的微笑,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在集聚力量在成长,他们成长,我亦成长!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