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心理茶坊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真的自己

 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真的自己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陈丽丽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态。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

 

谁动了我的睡眠

比起用一根线去传递自己的心,我更喜欢面对面的感知。但热线接听显然有助于一大批人,因此我欣然做起了8890心理健康热线志愿者。

小元是我接听的一名高二年级学生。

“老师,睡不着该怎么办啊?”

“睡不着?能具体讲讲吗?”

“最近几天都没怎么睡好,要到12点左右才能睡着,早上五点多就醒了。白天觉得人挺疲劳的,有些课没兴趣就很想睡觉。”

“这种状况大概有多久了?”

“我身体还好,以前在家里睡眠质量还不错;考进**高中后,一般都要等学校熄灯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能睡着。这几天严重点,可能是因为快要考试了吧。我每天一躺到床上就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睡好,可是越想越睡不着,什么数山羊之类的,我都有试过,没有效果,有时越数越清醒。再加上我们寝室有个人是会打呼噜的,所以心里就会很烦,我很担心,睡不好肯定影响学习。”

“躺在床上想睡又睡不着的确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再加上同学打呼噜,加重了你的烦躁情绪,更加睡不着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阿,就是这样。有时都想去撞墙……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啊?”

“其实,在目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问题。你不用太紧张,关键在于如何调节。你从小就睡眠质量不好,这可能与你的体质、生活习惯等有关,不是马上就可以彻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努力改善,尝试一些促进睡眠的方法。首先你要顺其自然,不要因为睡不着就觉得什么都完了,其实你一直睡眠不是很好,学习也进行得很正常啊,不要过度强调睡不着,给予过多关注;其次,转移注意力是促进睡眠的好方法,不要集中于思考‘我怎么睡不着呢,这样不行啊’,如果半个小时内睡不着,可以看会书、听点音乐或下床走一走等;此外,入睡前做一个放松训练,喝牛奶……”热线容易让人进入问诊的状态,小元言语里传递的焦急与期待,让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向他传授一些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事实上……

“呵呵,老师,我睡前从来不喝东西的。”

“哦?”

“其实……老师,有些话不好意思讲啊。”

“我知道你是相信我们才会打来,失眠的原因很多,你尽量说得详细些也许我们能更快地找到症结。”

“我小的时候会经常尿床,到小学还会,所以我睡前都不敢喝东西,躺在床上总想‘我有没有上过厕所?’越想就越想上厕所,因此,往往一个晚上要起来好几次,感觉整宿没睡,几乎每天都这样……”

 “如果尿床了,会怎么样?”

“妈妈会很生气啊,她经常骂我的,说我怎么和低能儿一样,有时还打我……”小元说着有点激动。

“所以你很怕再次尿床,又挨妈妈骂?”

“很怕,我妈现在提起来都觉得自己有点过分,其实小孩子尿床是因为发育尚不健全,是每个人都会的,只是程度差别而已。当时总觉得是自己犯了很大的错。”

“那如果你现在尿床了,你还会觉得是很严重的错吗,觉得自己真的是低能儿吗?”

“但是我这挥之不去的担心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学习,考不好就无能啊。”

……

 

过去的我,现在的我

原来“无能”才是小元的关键词:小时尿床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妈妈对他的责备让他觉得尿床是不可容忍的错误,形成“尿床——妈妈责备——我是低能的——担心尿床——尿床”的恶性循环。虽然现在不尿床了,害怕低能不被爱的焦虑体验一直在:虽然学习成绩很不错,但总有着别人眼里杞人忧天般的担忧,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是害怕来自妈妈的否定,如果“我不好,妈妈就可能不爱我”。因此,这么多年,小元一直在证明自己是妈妈眼里的优秀!

小元的问题回归到最本真的自我概念,他的内心住着一个价值条件化的我。

心理学家把额头抹了红点点的婴儿放在镜子前,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表现。如果婴儿会摸自己那抹了胭脂的额头,说明婴儿能够认出镜中的人是自己,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随着自我的形成,婴儿产生了关怀的需要,关怀就是指受到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的赞扬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在获得关怀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体验到:只有个体的行为令“重要的人”满意时才会被关怀,而不能够令“重要的人”满意时将得不到关怀。这被称为关怀获得的“价值条件”(conditions of worth),个体始终努力按照价值标准去发展出一个深受欢迎的自我!外加认知能力限制,儿童期以前的自我多半是父母、老师、叔叔阿姨眼里的我!

小时候的小元眼睛看着前方,方向盘却在身后。妈妈牌标准是小元的行为准则,慢慢地,小元成了妈妈眼里应该成为的那个孩子。

到了高中,随着生理的成熟、思维的发展及社会化,有着强烈“成人感”的小元把自身作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按照自己已接受了的社会化标准,审视自己的个性特点、道德品行和情绪状态。过去的小元能自主掌控生活,认真学便能考好,父母、老师对其夸奖有加;现在的小元身边高手如云、高考在即、父母眼里流露的是对其学业成绩的焦虑,这让他再次体验到了熟悉的危机感——失去认同。然而现在的小元已经不再是妈妈说往前走就不倒退的小孩,他有了抗争的力量,有了自我的思考。他清楚学业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却又无法从中抽身;既不能全身心地去做那个价值化的我,又无法调适现在的我,身处激烈的自我纠缠中。埃里克森称之为“同一性危机”:青少年主体我和客体我,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间的矛盾带来的自我概念的混乱和不稳定。

小元要做的事情是在儿童时代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之间寻找连接点,并将关于自己的各种看法融合到统一的自我概念当中去,从而明确他是谁以及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达成自我认同。

我就是我

我们一辈子要扮演学生、朋友、子女、父母、员工......有时为了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我们需要隐藏真实自我,适时戴上一些面具,久而久之,我们的真我便“不见”了。而事实上,它从未随时间而改变,你若认同自己是一只公鸡,吃饭穿衣无法改变你的本真!与其成为别人嘴里的那个人,不如努力去发现自我,接受自我,进而完善自我。

古希腊的庙宇上醒目地刻着“认识自我”,自我认识是人一生的命题。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所见:

1.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的出生便是生命的奇迹,你的掌心里藏着你的无限可能,用心感受你身上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细胞。你不一定是双眼皮,跟不上流行的发型,一袋苹果都没有......你一样能感受到自己鲜活的存在,你是天,你是地,你是唯一的神话!

2.一花一世界,你创造自己的世界!我们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比特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的两千比特。所以,你的世界是你选择性看到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的当下所见构成客观事实,你对过去的解读触碰着未来,你主观建构着自己的世界。从小习得的观念、标准、思维模式等影响着你的视角,你的主观解读带出社会的互动,进一步修正你的世界,自我便在这个循环里得以发展和整合:现在的我是由童年的我发展而来的,将来的我还会发展,但是我还是我——确定的本真。

3.同住地球村,世界因你而美丽!你所创造的世界是和谐世界的一部分,你热爱生活,憧憬未来:能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形态,从而奉献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有意义于社会的同时也感受自己生活的意义。

青少年的自我存在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时甚至无法明确最好的自我存在与否;我们能把握的是专注当下,遇见未来!也许只有经过一些挫折,才会明白自己心中最想要的是什么,才懂得在成长的路上怎样不迷失自我。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