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猛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办公室主任 727400
关键词:学生视角 学生心理需求
摘 要:学校想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首先学校要发挥以身示范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
所谓学生时代主要是指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年龄大致在8岁至23岁,现在又多了幼儿园教育经历,受教育的起始年龄更小。七十年代出生的我没有经历幼儿园教育阶段,直接从小学开始,那个时代,人在物质上很穷,学生也没有那么多想法,父母省吃俭用能让自己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对学校教育哪还敢挑剔!学生在老师严管严教的教鞭下一步步成长为20多岁的成年人。
现在的社会变了,变得非常“富有”,富的个性极度张扬,人心不古,心中没有了评判是非的标准。谁之过?该怎样矫正?除了用强硬的法制改变眼下缺乏诚信的生存现状,更大程度要依赖于教育。
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希望学校尽量远离闹市,但不要离城市过远过偏,最好是离城市不远的郊区,到城里购物也算得上方便。学校里环境要幽美,绿树成荫,面积不一定要多大,多空旷,但必须有格局,有气质,有文化氛围。少一些喧闹,多一些安静;少一些严格的刚性制度约束,多一些充满温情的人性化管理,因为既然我是一个学生,身心正在成长中,我不希望学校把我当成牲口大声吆喝,也不希望把我当作成年人来看待。过于刚性的制度约束,虽然使“我”成了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好学生”,可已经失去了“独我”,不是“我”自己了,或者说“我”已经被格式化了。学生虽然面目迥异,但行为已经被训练成一个集体化的人了,自身个性受到了压抑,创新思维受到了约束。
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希望校长不是一个行政官员,因为长期的行政经历,可能会导致校长形成了难以改变的行政思维——只看“奏章”,不接“地气”。希望校长是一个一直从事教育的老教育者,这样他就会体谅学生所犯的错误,而不是动不动拿开除吓唬学生,就会多给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继续享受教育,直至身心逐渐成熟,成为一个能够完全管控自己言行的成年人。希望校长不要老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来人汇报工作,而是经常到教师办公室里去转转,看看老师们在上课之余坐在电脑前或者手捧手机正在干些什么活儿。校长要多管管这些老师,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对学生来说这已经是天大的事了,因为电脑和手机的缘故,老师很少主动到教室里来,学生有问题到教师办公室去问,老师正看的玩的不亦乐乎,不知道该问不该问,时间是否适当,学生心里羡慕极了,也矛盾极了,久而久之,师生几近成了陌生人了。
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希望班主任是一个性格开朗,充满爱心,具有一定幽默感的人。不要老是板着面孔走进教室,多如牛毛的作业已经使学生的身心几近崩溃,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阳光”,而不是“阴云”,老师灿烂的笑是驱走学生心里阴云的最好良药,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从而使精神振奋起来,快乐起来。希望班主任能够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好还是不好,都要公平对待,不要总是以冷冰冰的分数论英雄。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学习不好、有点调皮捣蛋的学生脸皮都厚,其实他们的心理最脆弱,只不过是借用夸张的言行作掩饰罢了,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关爱,可是眼下好多热衷于追逐班级成绩的班主任偏偏忘记了这一层面。
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希望教我的老师不仅学识渊博,更要教会“我”怎样为人处事。纯粹的知识学过之后,可能很快就会忘掉,甚至将来在社会上也不一定就能真正派上用场,但做人的真谛可能会让学生终生收益。如果非让“我”从两者之间选择一个,“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当然二者能够兼备,那就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希望男教师穿的衣服不需要名贵,只需要整洁就行,经常换穿名贵的衣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更不要把身上的烟酒味带进教室。女教师不要穿硬底高跟鞋,走路的声音会影响学生的正常思考,也不要涂抹过浓的脂粉,那味儿实在让学生难以忍受。
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希望……大家可能认为“我”的要求太苛刻了,太过完美主义了,可是也请大家细想一下,这并不是某一个学生的需要,而正是目前整个社会需要的教育。学校不是要培养人才吗?学校本身不完美,就很难要求学生完美。
教师需要祝福,需要被歌颂,但更需要反思,但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够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话极有道理。
作者简介:贾猛,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职称,省骨干教师、省作协会员、省中小学历史教学研究会会员,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高考优秀教师、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工作者。学校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了多项省级课题研究。多次在市内外中学作专题辅导报告。在《文教资料》《高考》《历史学习》《陕西教育》《教书育人》《中小学校长》等杂志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延安周刊·高考特刊》“名师谈高考”栏目对其作了专题报道。曾任年级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和党办副主任,现任学校办公室主任。
出版长篇小说《爱到深处不后悔》和教育专著《教师成功密码——让每个教师都优秀起来》、《历史从来不寂寞——“有料”让课堂更“有味”》各一部,发表散文4篇、诗歌3首,所写4幅格言被《中华名人格言》收录。填写《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歌》(菊花台版)受到学生热捧,并被多家刊物转载。
2016年6月受北京博达名师讲堂栏目组邀请,录制《教师专业成长的十大有效途径》节目。
联系方式:13772254698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洛川县) 72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