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接触到生涯这个词汇时,我头脑中想到的是进化这个词。而作为一名心理老师,转向深入生涯教育领域,也正是因为我相信每一种进化背后尤其生存的意义。存在即合理。
纵观人类进化历史,直立行走是猿进化为人的标志,灵活的行走方式使人的足迹遍布高山、平原、湿地等不同的地貌。抬头挺胸的姿势让人的视野不再只局限在脚下的土地,而是看向了更宽更高的地方。当人解放了双手之后,人们开始尝试制造工具,并且从事采摘、狩猎、耕种等多种劳作方式。这些变化伴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大脑前部分的额叶显著凸出。额叶是人具有前瞻性和规划性的“指挥官”,是帮助人做选择的关键部位。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选择也在日益增多。人类居住空间扩建与改善,交通方式快速又便捷,“地球村”的概念让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其他地方,知晓各地资讯。在这样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吃饭为例,我们不再只局限于温饱,开始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你可以吃法餐、中餐、西餐或日式料理,世界各地的水果任你挑选,关键是我喜欢吃什么?我适合吃什么?最终选择吃什么?你的生活中充满了选择。Life is C between B and D。人生就是在诞生至死亡之间的选择,一个个选择构建了我们的生涯。很多的不确定性让生活充满了未知与趣味,同时也增加了责任——我们有选择的自由,也需要为选择负责。
不关注现实的实践者不是好理想家。每个人从小都有梦想,并且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当成长过程中,这个梦想或被认同肯定,或被修改调整,或被抛弃鄙视。这是你开始在成熟与现实之中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也是生活经验与实践让你更深入了解社会的过程。了解的过程伴随着你不断选择和探索,你越来越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你想要什么,环境允许你做什么,你可以怎样过更“得劲”的生活。当然这个摸索的过程有点像在森林里行走,你可能会迷路彷徨,会磕磕绊绊,会纠结选择,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心中的“指南针”,然后在行走中不断校对调整、不断承担负责。
那么你心中的“指南针”是什么?面对一些人生中重大的事件是否需要慎重思索、谨慎决策?你是否可以善用选择的权利,选一条适合自我发展、追寻人生幸福之路?比如如何选择一个专业让自己感觉乐在其中,怎样确定一份职业使自己愿意投注热情,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觉得充满意义、价值?
在探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将经历四个阶段。
1.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懵懂的你对于未来十分迷茫,混沌未开的状态,你的想法丰富又多彩,感觉自己无所不能、无所畏惧,你想向世界《呐喊》。
2.你知道你不知道。你开始有想法、有目标,想尝试去做,却又怀疑自己,苛责于自己的不完美。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感觉到焦虑与《彷徨》,也不断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3.你不知道自己知道,你有一种觉醒修炼的状态,惋惜很多时光已经《伤逝》,回不来了,于是你变得沉静务实,认认真真做事,充实的度过每一天,并逐渐感受到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4.你知道自己知道。当你《朝花夕拾》,你为那些丰盈或虚度的曾经而会心一笑,你知道自己此刻所做为了什么,也知道自己未来将去何方,在充满了目标感与意义感的生活中,你心有所向、运筹帷幄。
人生的路上并不是走得快懂得多就好,而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不论处于哪个阶段,现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你。去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去了解你的环境资源、职业资讯、生活态度,去认真的进行生涯愿景、生涯规划、生涯决策,选择让自己有幸福感的生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