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校园心理剧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青少年希望特质的生成逻辑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阐述

杨婷,1997年9月,女,四川简阳,汉,硕士研究生在读,心理健康教育
收件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三岔镇蓝凑带观澜苑,18282570047,收件人:杨婷
青少年希望特质的生成逻辑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阐述
杨婷1,成云2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西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在现如今高度“内卷化”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焦虑、抑郁概率不断上升。如何缓解青少年消极情绪使青少年保持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希望成为当代热议话题。希望特质对于缓解抑郁与焦虑,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从希望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培养青少年希望特质的现实意义,表明了青少年希望特质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培养青少年希望特质的方法,旨在为提升青少年希望水平提供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希望;积极心理品质;生成逻辑

从积极心理学兴起以来,希望逐渐成为热议的积极心理品质之一。希望在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扮演尤其重要的角色。在当今高度“内卷化”的社会下,各个社会群体竞争日益激烈,青少年也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深陷压力、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中[1]。改变青少年消极情绪状态成为当务之急。Snyder指出高希望者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以建设性的方式完成任务目标,在遇到阻碍和困难时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且会设定不同路径来达成目标,思维灵活,将困难当挑战,对未来充满信心,低希望水平的人则相反[2]。因此,对青少年来说,希望特质的习得将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并对提高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缓解抑郁和焦虑、促进学业成就都具有积极影响[3]。
希望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些学者认为希望是一种情绪体验,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就是希望[4]。另一些学者认为,希望是认知过程,而非情绪体验,这种认知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找到达成目标的路径,还可以坚定个体追求目标的信念[5]。自Snyder希望理论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都具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力,是当下最具代表的希望理论[6]。Snyder认为希望是是一种认知过程,情绪起着反馈作用并不是希望的基本组成部分 [7]。
在现有的研究中对希望特质的研究较多,但针对青少年希望特质的研究相对较少,无法为青少年希望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应用指导。因此,本研究从Snyder希望理论出发探讨如何提高青少年希望水平,以期为青少年希望特质的建立和提升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

一、培养青少年希望特质的现实意义
希望是逆境中的一缕阳光。古人曾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此阶段是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特殊阶段”,对于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来说,自我意识的不完善以及青少年自我矛盾的出现,使得青少年相比于儿童面临更多挫折和困难。然而,当面对挫折和挑战时,有的学生能够乐观、积极的应对挫折,将失败当作前进的垫脚石,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拥有高希望特质,当遇到压力和挫折时,他们的元认知系统及时调整路线,动力思维及时调整心态,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应对挫折、处理问题。因此,培养青少年希望对提高青少年应对挫折的信心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大部分学生进入校园学习都是随波逐流,缺乏学习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更谈不上学习的激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被推着走”,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重复背诵课文,一两次考试成绩滞后就全盘否定自己,追求学习结果而不看重学习过程。从希望理论的角度看,学生之所以产生消极的学习状态主要是因为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的动力,即没有学习的希望。目标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支点,也是Snyder希望理论的支点。当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希望时,会产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会朝着这个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充满激情的,非常充实愉快的。因此,培养青少年希望,对学生学业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成长的第二个关键期,青少年身心不断发展,身体表现成人特征,但心理还具有不成熟性。此时的青少年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常常独自思考问题。拒绝听取父母建议,但又想要父母的关怀。情绪时而温和时而狂躁,表现得非常的矛盾、极端。而且,当代的青少年还面临严重的学业负担和社会压力。导致近年来青少年发生抑郁、焦虑的概率显著提升。已有研究表明,希望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8]。因此,希望特质的培养对减少青少年抑郁、焦虑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二、青少年希望特质培养存在的困境
(一)希望教育的主体缺失
在对学生进行希望教育的过程中,主体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希望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的希望教育存在主体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学校重应试教育而轻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已发展了近三十年,但在我国几千年学而优则士的功利主义教育目的的影响下,学校的教育重心仍倾向于应试教育。从人才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取决社会的需求,而学校的运行机制取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在当下,社会对中学的“无声”的要求往往是学生能否上名校。因此,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学校通常偏重于应试,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尤其是中西部和农村地区[9]。因此,对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有失偏颇,更谈不上重视学生希望教育。
二是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希望特质的意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业务水平的考核标准往往取决于学生的成绩,为了取得教学成绩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目的都于如何提升学生成绩,从而达到评优评奖的目的,导致很多教育行为都具有很强的功利性。部分教师甚至对一些成绩不佳的学生的表现出歧视、贬低、打压等行为,对学生的希望水平不予重视,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迫在眉睫。
三是家长缺乏希望教育能力。在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当下青少年的家长大多数都是七零后和八零后,这一阶段的父母大多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愿意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家长也较少。导致父母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更缺乏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的能力。
(二)希望教育方法处于探索阶段,不够完善
希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因此对学生进行希望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对希望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希望教育方法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探索了一些希望教育的方法比如团体心理辅导,虽然团体心理辅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希望水平,但此方法仅供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指导,不能给其他科任老师参考,并且团体心理辅导对参与辅导同学的同质性要求较高,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化特征。因此,要不断探索其他科任老师的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希望教育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培养青少年希望特质的策略
Snyder指出希望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即可以通过培养来获得和提高青少年希望,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发挥教育影响作用,从希望理论的视角出发,考虑青少年年龄阶段特点,并且构建适合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培养青少年希望特质。
(一)从希望理论的视角培养青少年希望特质
1、建立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目标
根据Snyder的希望理论,希望的达成依赖于目标的选择,完不成目标就容易导致希望破灭。目标太大、不切实际,个体现有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就会造成“虚假综合征”。因此如何为青少年选择恰当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者在引导学生进行目标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目标要适合学生实际,青少年应根据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目标,根据学生需求选择的目标会激发奋斗的动力。如果选择与学生兴趣爱好相悖的目标,学生学习起来非常费力,且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这种目标学生不易完成,也完成的不好,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第二,目标应具体化,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中,极易受外界事物影响,抵制不住诱惑,因此目标的设置应具体化,从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的设立都要清晰。第三,选择有价值的目标,有价值的目标才具有追求的意义。价值感也能反作用于个体,强化个体形成追求目标的动力。并且有价值的目标选择最好是能结合青少年实际生活,对青少年影响最深的人或事相结合来建立目标,所形成的激励效果才是最好的。

2、路径的选择要发挥元认知的调控作用
路径作为希望理论的构成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必要手段。选择一条看似合理的路径有利于个体自信的激发,从而提升青少年希望水平。因此,青少年选择一条好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认知过程中的监督、调控。青少年在设置路径时要充分发挥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作用。
发挥元认知的监控作用,从而保证选择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首先,思维灵活,采用发散性思维及时调整路线。目标只有一个,但路径却可有多条,我们除了选择主要路径外,还应发挥替代路径的作用。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根据目标,利用已有资源选择适合的路径,不把思维局限于一个点,而采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青少年认知发展不成熟,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选择目标达成的路径往往比较单一化、模式化,不能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师应多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元认知,选择适合自身的任务解决方法。
3、通过自我效能感来提升动力思维
在希望理论中,动力思维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有完成目标的能力,与意志力类似。动力思维对在目标的追求过程中的发挥着燃料的作用。因此,动力思维作为希望特质的构成成分具有非常重要的驱动作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预先判断。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个体追求目标的信心。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希望呈正相关,即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个体希望水平越高。个体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将有更强的心理动力。相反,如果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低,在目标的完成过程中,将会对目标的认知不清晰,缺乏实现目标的动力,导致较低的希望水平。 
因此,提高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学生心理动力的有效方式。一方面,为学生希望特质的获得寻找原型——榜样。教师应注意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并且为学生寻找贴合学生成长的榜样人物,提供积极、正面的榜样,让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实现希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班杜拉指出个体所处环境也会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且容易引起焦虑的环境中,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水平。因此,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尤为重要。最后,个体在已完成的任务过程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尤其是克服了障碍取得成功的经验会给个体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也能增强其动力思维。因此,在学生完成的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与鼓励、正面评价,少采用消极评价。

(二)重视家庭教育作用,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构建,往往一个孩子心理是否健全取决于家庭。并且在父母对孩子希望的影响过程中,教养方式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通过建立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提升孩子的希望水平。因此,不断完善、建立有利于孩子希望水平提升的教养方式是提高青少年希望特质的有效途径。首先,父母要发挥榜样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希望特质的获得存在代际传递效应,即父母的希望与孩子的希望呈正相关[10]。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时刻保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教育效果,使孩子受到父母的感染,对未来充满希望。其次,应改变传统的亲子关系,采用“朋友式”教育。与孩子平等对话,分担他们的痛苦,分享他们的快乐,从而让他们拥有希望和前进的动力。因此,父母应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多抽时间来关心、陪伴孩子,从而让他们拥有希望。
(三)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提高青少年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通过社会联系来缓解心理压力和提高心理健康的一种社会系统,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人、朋友、同学等,从性质上分为主观社会支持、感知客观社会支持。已有研究表明,来自亲人、朋友的支持对希望品质的获得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依恋理论同样指出,希望品质的获得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安全的依恋能够调动个体内部监管系统和执行系统,进而提高希望水平。并且,安全的依恋会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社会互动模式,对待外部事物都保持积极的认知倾向。当个体领悟亲人或同伴支持时,会促进关系的发展,使得个体在面对压力时能更可能激发内在潜能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从而提高青少年希望水平。因此,要努力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充满爱和希望的社会环境,让青少年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同学的爱、信任、支持,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希望水平。

(四)提高希望教育意识,推动希望教育实践。
对青少年进行希望教育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学校教育是学生希望特质获得的重要途径。在Snyder希望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学校希望教育意识,推动学校希望教育实践。首先,将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一方面,采用希望测量量表评估学生希望水平,为学生设置希望档案,定期对青少年希望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另一方面,加强人文关怀,与学生建立信任与平等的关系,了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从而对症下药,帮助青少年建立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加成功感,从而提高青少年希望水平。其次,发挥积极教育的作用,让希望教育走进课堂。已有研究表明,定期为学生开展希望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希望水平,降低考试焦虑。因此,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加入希望内容,并且开发希望教育课堂以及希望教育方法和手段,深入青少年希望教学方法研究。从而让希望教育融入课堂。再者,培养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提高教师希望水平。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言行及心理健康状况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教师要不断提高积极心理品质,为学生树立希望榜样。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希望教育渠道。在信息时代,网络四通八达,可利用的教学途径多样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实现希望教育资源共享,从而丰富学生希望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鹏虎. 大学生“内卷化”现象探析[J] .高校后勤研究, 2022(77-80+84).
[2] Snyder C R . Hope 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J].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2, 13(4):249-275.
[3] 刘孟超, 黄希庭. 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003):548-560.
[4] Snyder C R ,  Lopez S J ,  Shorey H S , et al. Hope theory, measurements, and applications to school psychology.[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3, 18(2):122-139.
[5] Averill J . Rules of hope[J]. recent research in psychology, 1990.
[6] 刘孟超, 黄希庭. 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003):548-560.
[7] 任俊. 儿童希望的培养——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4(5):5.
[8]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50-358
[9] Berendes D ,  Keefe F J ,  Somers T J , et al. Hope in the Context of Lung Cancer: Relationships of Hope to Symptom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 Journal of Pain & Symptom Management, 2010, 40(2):174-182.
[10]徐美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05(A06):6.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