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区域采风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高中生心理社团自主发展模式研究

 高中生心理社团自主发展模式研究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中学   李汉桥  318000

(手机:13093867725  邮箱:75783198@qq.com

  要:学生心理社团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心理社团有别于一般的学生社团,心理社团带有其专业性,往往离不开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这也从造成了心理社团对指导老师有着严重的依赖性以及社团自身的自我领导和决策意识的匮乏。心理社团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缺乏独立开展活动能力。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影响范围狭窄。如何能够突破这“瓶颈”呢?本文从三个方面尝试解决心理社团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其一,完善心理社团管理制度,促进社团自主发展;其二,拓展心理社团发展途径,搭建有效的实践平台;其三,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同伴辅导”优势,让心理社团更贴心、更高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高中心理社团自主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社团  自主发展模式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身心发生着重大变化,面临着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如何创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心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学生心理社团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

台州市实验中学心理协会,创建于200511月,其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心灵成长”。心理协会设立宣传编辑部、拓展训练部、朋辈互助部等三个部门,并配置心理协会活动室。台州市实验中学心理协会先后被市教育局、共青团市委评为“台州市十佳中学生社团”、“台州市优秀大中学生社团”等称号。

心协(台州市实验中学心理协会简称,下同)自从成立以来,通过心理活动周、校园心理剧汇报表演、自我成长团体辅导、心理墙报、心理小报、心理图书角、心理测验等形式,积极开展各类心理活动,宣传心理知识,同时培养一大批学生心理骨干,强化他们“心理宣传员、疏导员、预警员”的作用。心协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积极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发挥同伴辅导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自主发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社团,自主确定社团的发展目标,自主制定社团的发展方案,自主实施社团发展规划并组织社团活动,进而开展自主评价的社团发展过程。心理社团有别于一般的学生社团,心理社团带有其专业性,往往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指导,这也从造成了心理社团对指导老师有着严重的依赖性以及社团自身的自我领导和决策意识的匮乏。心理社团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缺乏独立开展活动能力。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影响范围狭窄。如何能够突破这“瓶颈”呢?

一、完善心理社团管理制度,促进社团自主发展

管理即培养。好的管理制度才能为社团自主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也是可以最大程度激活社团的活力,激发成员的潜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规范培训制度,学习心理助人的能力,让心协“能做”。加强成员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掌握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了解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对策;学习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训练成员的咨询技巧;掌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通过讲座、观看专业心理视频材料,学习心理咨询基本知识,掌握助人技巧。更多的时候是采取自我成长团体辅导的形式,让成员尽早的融入心理协会这一新的集体,熟悉团体活动的技巧。岗前培训既可以提升成员的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为助人及开展活动掌握的基本的技能。每个学期新成员岗前培训不少于5课时。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来看,自我成长团体辅导对于新成员而言印象最深,获益最多。团体辅导结束后,新成员收获最多是温暖、新鲜、快乐、成长。这种体验式培训活动让他们认识了心协,也爱上心协,更愿意为心协的发展添砖加瓦。

2、制定工作手册,进行精细化管理,让心协“会做”。精细化管理是心理社团自主发展的前提。新学期伊始,心协就要制定一学期的工作计划及行事历,画出清晰的“路线图”。社团常规活动,如心理培训、心理墙报、心理档案录入等,都会有相应的工作手册来指导活动的进行。工作手册详细说明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成员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保证高质、高效地完成相应的任务。在举办对外的大型活动前,先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以及相关的安全预案,并报送学校德育处审批,同时还要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思想,明确职责,保证活动万无一失地成功实施。

3、出台考核细则,激发成员积极自主开展工作,让心协“愿做”。明确社团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制定规范化、细致化的奖惩条例是心理社团由松散学生社团过渡到严谨的学生组织社团的必备条件。构建从上到下的层次分明的管理结构,从社长到各部门管理者,依次分级,组建合理的管理层,各管理者明确本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所在。为了激励成员更加自主开展各项活动,20144月出台了《台州市实验中学心理协会优秀工作者评选办法》,考核细则以正面激励为主,加分的项目共有十项。考核对象分五个部门:主席团、秘书处、宣传编辑部、拓展互助部、朋辈互助部。考核由各部门的主要干部负责,然后汇总交到秘书处,秘书处每月评出光荣之星,张贴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学期的优秀工作者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评选。

二、拓展心理社团发展途径,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

如果社团的工作仅限于内部活动,那将失去其真正的活力。因此,学生心理社团的自主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拓展有效的途径,结合学校现有资源,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

1、开展以心理为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学以致用。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可以发挥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自我反思,促进学生自主成长。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显著,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克服不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及如何发展等问题都很模糊甚至迷茫。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独特问题出发,将外在的知识和活动与主体的探索结合起来,走进学生内在的心灵世界,让学生主动地汲取相关知识、探究问题,获得内心的感受和领悟。

2、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新型的学校德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贴近学生, 感动学生,最终引领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德育最大的困难在于长期的“ 大一统” 的模式,让学生望而生畏,难以走近学生群体。心理社团恰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由于它的保密性原则,可以让学生放下顾虑,自主地表达他们真实的感受和有效的建议。如每学期社团自主设计问卷调查,搜集学生中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感受和建议,并及时汇总整理成调查报告供校方参考。

3、加强专业指导,打造品牌特色活动。成功学生心理社团的活动要求能够从参加者的心理需要出发,达到既能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又能制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已达到其活动效应。所以,打造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对心理社团至关重要。每年元旦期间举办“迎新年,写心语,赠礼品”的大型公益活动,其让同学们学会感恩,点燃希望,传递快乐。该活动参与的人数众多,影响广泛,成本低,效果非常好。5月份举办以“525为主题的心理活动周。心理活动周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有宣传类的活动,比如心理漫画、心理海报、心理手抄报征集与评比;有表演类的活动,比如校园心理剧表演;有摄影类的活动,比如“寻找最美的笑容”摄影比赛;有拓展训练类的活动,比如生存大挑战、“郁闷墙”等。

4、加强心理社团与其他社团的联系,鼓励“走出去”。心理社团可以与其他社团实现资源共享和工作合作,以开放的态度去积极吸取营养,加速自身成长。开拓心理教育的新领地,实现共赢。例如与学校“墨坊”书画社合作举行心理漫画、海报比赛,与“流火”文学社合作举行校园心理剧征文比赛等。同时,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拓宽社团社交范围。学习外校心理社团的优秀做法,结合社会实践,拓宽学生活动空间,深化社团活动。通过“走出去”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等。

三、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同伴辅导”优势,让心理社团更贴心、更高效。

心理社团应以培育心育骨干和同伴辅导者为目标。同伴辅导是学校鉴于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从在校生中挑选部分学生,吸纳成为心协骨干,对其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督导,以促进其他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自我潜能发掘的辅导模式。在实践中强化心协成员责任意识,培养同伴辅导的能力,积极地向同学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让心理社团更贴心、更高效。

1、增强成员使命感,当好心理宣传员。每个心协成员都是“一盏灯”,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温暖和光明。他们阳光的心态在学生群体中起到很好示范作用。心协成员都可以当好心理宣传员,介绍心理知识,传递心协资讯,动员带动周围的人参加心协的活动中来。

2、强化责任意识,当好心理预警员。目前,学校的心理咨询普遍存在滞后性,即只有在问题出现了才去补救,有时发现或补救不及时可能会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尽管学校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但还是有一些学生意识不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或不愿向心理辅导教师求助。同伴辅导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心协成员生活在学生之中,对周围同学的异常了解得更为及时,甚至可以在心理问题出现之前的征兆中发现问题并给予心理辅导或转介给心理辅导教师,为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帮助。

3、树立服务意识,当好心理咨询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心理依恋对象由成人转向同学和朋友,所以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需要帮助时,往往乐于向同龄人倾诉,又由于学生之间的相似的背景、经历、价值观等,因此沟通起来会更有亲密感。心协成员并不像专业咨询老师那样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他们在与同学不经意的聊天和问候中,把健康的心理营养传播给周围的同伴。

总之,通过完善心理社团管理制度,拓展心理社团发展途径,发挥“同伴辅导”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高中心理社团自主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战媛媛,张家铭. 学生心理社团的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

[2]   . 高中学生心理社团自主发展模式研究[J].思想 理论 教育20032

[3] 吴华燕. 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338

[4]葛文辉. 同伴心理辅导实务.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