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课整合的尝试与结论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性的课程[1]。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对于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努力钻研的态度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也能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不说,综合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无论对学生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还是非智力因素如合作精神、探究意识、自我教育等方面的培养,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心理健康课是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活动的参与,体验、感悟、分享,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课程。而实际教学中,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还是脱离不了学科教学的影响,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因此,教师设置的课题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需要,讲授的也大多数是间接经验,学生没有亲身的体验,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参与程度不够,导致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效率低下。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一些一线教师尝试两者的整合,如李俊清提出的“‘自我’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叶丽娟和高松青提出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3][4],并有学者从理论上探讨两者整合的模式,如郑国祥、田小琴提出“‘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活动——走向综合实践’”的模式[5]……结合理论和实际教学,笔者在实践中也尝试将两者在一定范围内整合。
二、尝试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课整合(以下简称整合课)要求同学们自行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确定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题目,题目的确定一定是与学生心理问题有关,可以自选,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题目内选择,教师最后把关,然后针对此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最后的成果在课堂展示。
整合课可概括为“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同时“围绕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在此尝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比较成功的案例,如《网络:爱你没商量——**中学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研究》、《**中学女生青春期知识调查》、《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最佳的学习方法》、《记忆探秘》等等。
三、尝试后的结论
    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没能系统的进行,间断的进行了六个学期,发现整合课具有相当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存在自身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整合课可以很好的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自我”内容不足和心理健康课实践不足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探索前两者的居多,而关于学生与自我的内容较少。通过和心理健康课的整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自我内心世界、从学生与自我关系的角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文献查阅、自我观察、调查问卷、心理测验和心理实验等方法,了解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变化规律,体验心理自我完善的乐趣,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同时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体验、合作),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分享意识、学习主动性都得到了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个性中的优点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一些个性上的不足教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具体教育。同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自己获得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生体会更深,记忆更牢。
2、两类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但不可以互相替代。
整合课触及到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线索主要是关注自我部分,基本不涉及关注自然部分,很小部分会涉及关注社会方面,而这两部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点开展的部分,所以,整合课不可以完全代替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同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课的内容都可以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另外,在实践中发现,有的班级会出现集中研究部分内容的现象,使得这个班级的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很狭窄,教师需要额外的补充内容,故整合课也不能完全代替心理健康课。
3、课程的整合对教师、学生、学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整合课程要求教师不但具备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心理欲求,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最近发展区”,这对指导整合课的教师来说是一项很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整合课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给与及时的反馈和必要的引导,这是教师需要面对的另外一项课题。
对学生而言,学生必须熟悉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流程;同时对认识和探究自我和他人,提升自我素质有一定的欲求,这样才可能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程中来。在实践中,笔者比较建议在学生完成一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课程之后再安排整合课程,学生的学习会相对轻松一些,学习的兴趣也会高一些。
对学校而言,要有关心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完善、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理念,同时具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行动,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参与的兴趣会更高。
4、具有校本特色的整合课程是一条可行之路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一门课程,在实践中没有专门的教材和研究范围,所以,课程内容和活动都相当广泛;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学校也不尽相同;同时,两类课程的开展都必须结合学生的内外环境。整合课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同时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周边环境,探索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可行而有意义的做法。
总体而言,整合课的尝试和开发空间很大,无论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同时,由于笔者尝试的时间短、领域小、系统性还不够,势必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李 娟,刘志军,巢 昕,王 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教师角色转变的心理适应.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211
2]李俊清.浅谈“自我”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福建教育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专刊:114-115
3]叶丽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南方论刊,2008.(1):103-104,102
4]高松青.给孩子以防心灵放飞的天地.广东教育, 2004.(1):44-46

[5]郑国祥,田小琴.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实施.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9)下:47-48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