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课堂中的一个片段:
讲台上,“给你一根普通的绳子,你会用它打个结吗?”老师问。
下面的同学纷纷点头。
“那如果你双手分别捏住绳子的两端,不松开,你还能做到吗?”讲台上神情含笑的老师抛出来的问题似乎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一时间,学生们纷纷摆弄起手中的绳子,缠绕、旋转、甩动……十八般手段用尽,互相对视一眼,眼中看到对方同样挫败的神情,彼此认定了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台上的老师依旧是微笑的模样,不急不缓的问:“是无解的对吗?”同学们迟疑地点了点头。
“那么,现在,将你的双手在胸前交叉,再将绳子两端捏住,然后将交叉的双手打开……”
按照老师的话,同学们将双手交叉,重新打开时,一个绳结漂漂亮亮地打在了绳子中央。
“如果将绳子打结是你的人生目标,双手捏住不允许放开是既定的外界环境,那么,改变自己是你达成目标的唯一选择。”在全教室安静的目光中,讲台上老师坚定的话语显得格外有说服力,“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改变开始。”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主要方式,而体验式活动又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核心所在。
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皮亚杰把“活动教学法”视为教育的重要原则,反对把学生看做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提出只有具体参与各种活动,通过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
相较于过去以传授心理学知识、发展学生心理能力为核心的传统心理课堂,现今以体验式活动课为主体的心理课堂在内容上显得更为灵动,在结构上显得更为松散。体验式活动通过创设心理情境,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悟、受到启发,得到心灵的成长。并且,因为是团体活动,在成员互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朋辈辅导及影响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体验式活动具有主体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正是因为活动的重要性与操作的复杂性,笔者就体验式活动在高中心理课堂的开展提几点建议:
一、活动目的的针对性要强
场景一:形散神也散的活动课
这是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方面的一堂课。S老师让全班学生围成圈就坐,闭上眼睛,伴随着她的指导语进入冥想状态,想象自己很放松,然后画出自己的自画像,画好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自己做过的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整个班级没人愿意主动分享,而且当S老师指定某学生出来交流时,其他同学并不愿认真听讲。最后,这节课只能草草收尾。
开展体验式活动课,可以有一个开放的无结构的形式,但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因此对老师或活动主持人有着很高的要求。高中心理课堂短短40分钟时间,如何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状态,体悟到一些东西,这是相当困难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会造成一堂课主题不明确,很零散,不清楚到底想表达什么。所以,如果老师还没完全具备好“穿针引线”的本领,建议慎用。
二、活动的时间要控制好
场景二:心理课=活动课
这是价值拍卖活动的现场。主持人富有渲染力的话语、学生激烈的竞拍场面,把整场拍卖活动推向了高潮。但“叮铃铃”无情的铃声打断了活动,老师只能匆匆总结、下课。给人感觉整堂课就做了一个活动就结束了,为什么要开展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不知道!
在课堂中展开活动,目的是为了课堂主题服务的,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因此,活动不能喧宾夺主。活动应控制好时间,就像场景二中的拍卖活动,缺少了最重要的分享和提升环节,那么整堂课就黯然失色了。如果课堂中安排了一个主题活动,那么时间应在15分钟左右为宜。例如:“兴趣岛”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按兴趣选择好岛屿就座,然后组织每个岛的学生设计并画出岛屿的规划图。这个讨论、设计与绘画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绘画好之后,让每个岛屿派2名代表上台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如果课堂安排了几个小活动,那么每个活动时间应控制在5—8分钟。例如:“气质”一课中,在讲述到气质的四种类型时,可以安排一个小型的角色扮演游戏。设计同一场景,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不同表现,让四位同学表演一下,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又很有趣味性,耗时又短。
三、活动的数量应恰当
场景三: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心理课
“合作之旅”的课堂是最热闹丰富的,且看Y老师刚开展完分组跳跃比赛,又开始了每小组5人的夹气球行走比赛,接下来还有踩气球活动。各项活动轮番上场,让笔者不禁误以为走入了趣味体育活动的赛场。
一堂课设置几个活动为宜,这要根据不同的课堂要求来安排,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活动数量不是越多越好。数量多了,缺少一条主线的话,容易让人觉得混乱。就像场景三中的画面,活动一个接一个,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个活动开展完了,还没有好好总结、引领、提升,就又匆忙进入下一个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场面感觉很热闹,但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在选择活动时,应先考虑为什么选择这个活动,选择的目的是什么?活动与课堂主题相符吗?活动能让学生悟到什么?
四、活动规则要讲述清晰
场景四:活动规则介绍模糊
D老师给学生开展同舟共济的团体活动,他这样说到:“同学们,这儿有一张报纸,我们要让一组同学的脚都踩到这张报纸上,这样就算过关。”说完,就开展活动了。接下来,只听到大家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一定要双脚吗?”;“老师,手撑地,倒立行不行?”;“老师,脱了鞋子行吗?”;“过关之后呢,还需要做什么?”等等,影响了活动的进程。这就是由于规则没有介绍清楚带来的问题。
在活动之初,组织者要把活动的规则制定清楚,注意事项一一写明,有条件的话可以投影到屏幕上,一目了然。而且,在规则介绍的时候,用词必须准确明了,避免产生歧义。
五、活动场面的控制要有度
场景五:课堂驾驭能力不够
这是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异性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台上选手慷慨陈词,台下观众窃窃私语。有时听到有趣之处,哄堂大笑,像炸了锅一样,或者大声批判台上选手的某些言论。老师制止了几次,效果都不好。最终,台上选手说话的声音被台下观众的吵闹声淹没了。
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具备一定的驾驭能力。可以在事先和学生约法三章,讲清注意事项。或者在活动前,和学生共同约定一个手势或者动作,看到这个手势或动作,就要立刻安静下来。多练习几次,学生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体验式活动是心理课堂顺利开展的一个有效法宝,曾有学生在体验过“红绳打结”这个活动后这样感慨到:“在我所走过的有限长的生命中,有无限多的人告诉我:你需要改变。然而,改变从哪里开始,又如何进行?没有人能告诉我。第一次,我坐在这教室中,握着这根小小的绳子,有一个人告诉我:改变,从自己开始。并且,从现在,立即,开始,否则,绳子永远是那根没有绳结的绳子,你的人生永远是那个碌碌无为的人生。”有效的体验式活动对学生内心的触动是巨大的,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活动,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运用好它,而且能够把学习效果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