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
广州市第五中学 卢佳适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近年来普遍受到社会各界及学校的重视。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核心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否有效开展,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规范化进程。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有效的具体目标、有效的课堂资源、有效的活动方式和有效的反馈方式讨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 有效教学
【正文】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问题在社会矛盾中显得日益突出,心理健康辅导在学校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三级预防机制,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可分为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补救介入。其中,初级预防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合理应对在个人发展阶段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危机。初级预防可以说是一种广泛性的干预,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80—90%的没有明显学业及行为障碍的学生。初级预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其开展的主要途径便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有效”的开展,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发挥潜能,促进人格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可以从是否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来检验:有效的具体目标、有效的课堂资源、有效的活动方式和有效的反馈方式。本文试图从这四个方面来谈谈高中心理健康课的“有效教学”。
一 有效的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首先必须具备有效的具体目标,这既是学生活动的要求,又是课程的规定。作为活动,目标是第一构成要素。作为课程,必须规定一定学段学生最终达到的预期水准。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总目标的指导下,心理健康课的具体目标是指每个单元、每一节课使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
1、目标的有效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成功至关重要。目标不能脱离实际,高高在上,一定要贴近学生,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他们在每一阶段都有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高中阶段,学生存在人际交往困惑、情感困惑、家庭冲突,开始出现职业抱负等问题。因此在确立心理健康辅导课的目标时,必须考虑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
2、同时,每一堂课都必须制订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力争实现每一个堂课解决一个问题。如针对高中生情绪困扰的课程设计,可按其情绪的不同性质,将主题细化为《情绪灭火器—当愤怒来临时》、《走出忧郁的低谷》、《让你更幽默》,也可按缓解不良情绪的不同途径将主题分为认知调节、运动调节、食物调节等。根据主题的不同确立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再如运用心理辅导活动课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发展性、预防性辅导,要达成的目标会有很多,至少可以将目标分为四个梯度来展开:了解人际冲突成因、了解人际冲突反应、学会化解人际冲突、学会防范人际冲突。
3、再者,目标必须明确和清晰,在目标表述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使用晦涩、深奥、含混不清的语言,例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价值即学习是为了什么,协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学习,即学习学什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进而将自己的强势学习风格应用到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上。
(2)不使用模棱两可的、容易产生歧义或者争议的表述,例如“避免出现早恋”现象,这“早恋”二字就容易出现争议。
(3)不使用太长、太复杂的句式,例如下面这句“让学生客观、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探索自我的重要意义,而且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途径探索自我,使学生明确深刻而全面地探索自我成为可能。”
(4)不使用大而空的、标语口号式的语句,例如:“呼吁以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好的、和谐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 有效的课堂资源
(1)适当的时候安排相应的主题。
在高一新生入学的前一个月内,可设计“适应高中新生活”的主题内容,包括高中与初中学习方法的转变、认识新朋友、高中生活规划等。
在期中、期末考试,尤其是高考及考前模拟这样的大考前,安排帮助学生树立适当目标、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缓解考试焦虑等课程。在考试之后,可以设计考试后的心理调节、让学生学会对考试结果进行合理归因的课程。
高一第二学期最后一堂课,针对学生选择文理科的需要,安排《我选择我承担》一课,老师搜集各个方面的资料,以中性的态度呈现给学生,以举例的方式介绍“利弊表格”。最后强调无论做怎样的选择,每条路都会时而顺风顺雨,时而风雨交加,关键是要勇敢去承担,理智分析,积极应对。
(2)课堂资源要能够被学生接纳,为学生所感兴趣。本人曾在高一年级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开放式提问如“你最喜欢上什么主题的心理课?”等来调查学生感兴趣的心理健康课主题,结果如下:
人际关系类 |
学校人际交往(同学、老师) |
1、面对校园暴力、同学不和的处理 2、对于不同类型的、自己不喜欢的人该如何面对 3、同学间相处、人际沟通问题。 4、与老师的相处 |
异性交往 |
1、如何与异性交往 2、如何了解异性的想法 3、男女生“恋爱”关系的处理 4、婚前性行为 5、关于爱情 6、关于性取向 |
|
与父母关系 |
1、如何应对父母过分的管束。 2、对于父母过高的期望,如何处理。 |
|
学习类 |
关于学习 |
1、正确对待学习,摆正学习态度,处理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2、学习时间安排,时间管理 3、提高学习效率:升上高中,功课多,做功课时间越来越长,睡眠少。 4、学习方法探究:学习为何越来越差,如何提高成绩 5、考前心理调适、考试中及考试后焦虑 6、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
情绪类 |
调节控制情绪 |
1、不良情绪(如郁闷)的化解 2、控制自己的愤怒 3、学会表达自己的愤怒 4、缓解压力 |
专业心理知识类 |
心理学知识 |
1、弗洛伊德及其他心理学派学说 2、心理学的起源、发展 3、心理疾病知识(如异性恐惧症、忧郁症等) 4、解决心理疾病方法 5、催眠课 6、现场心理问题解答 7、如何看待自杀 8、论心理扭曲及阴暗面 |
自我完善类 人际关系类 |
自我认识及发展 |
1、怎样让自己更自信 2、解读心理,更多了解自己 3、如何树立好心态 4、提高自制力(抵抗外界诱惑) 5、关于塑造性格 |
掌握他人心理 |
1、从言语估测他人心理 2、从眼神看出他人想法 3、从喜好看出他人性格 4、如何判断别人是否在说谎 |
|
表达自己的需要 |
1、如何拒绝别人的要求 2、如何与朋友划定一定的界限。如考试前不一起出去玩 |
|
其他 |
填报志愿 |
1、填报志愿,或文或理 |
人生博弈论 |
1、面对一些事情,该选择执着还是放弃? |
数据显示,高一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心理健康课主题是人际交往类,其次是学习辅导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普遍感兴趣或容易造成困扰的方面进行辅导,才真正做到心理健康辅导的“以学生为本”。
三 有效的活动方式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方式是其目的实现的手段,也是其内容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内容的组织方式;二是活动课的辅导方法。心理健康课内容的组织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活动主题按着时间序列进行设计;其二,是指每一节课活动内容的组织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辅导方法主要包括:(1)认知法,如阅读和听故事、多媒体辅导、艺术欣赏、学生自陈、联想活动、认知改变;(2)操作法,如测验、演讲、唱歌、游戏、手工和绘画等;(3)讨论和辩论法,如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等;(4)角色扮演(表演)等。
还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主题及课程目标设计有效的活动方式。例如,在《人际交往的竞争与合作》一课中,采用学生分组的方式,在具体情境的设置下体验不同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一分一秒,运筹帷幄》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设计中,课前请学生排练心理剧“学校的一天”,课中让学生欣赏身边同学的节目,这样把生活情节搬到课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如在《花开应有时》谈中学生异性交往一课中,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即支持“恋爱有益”及“此时拍拖弊处多”的不同观点。让两组进行辩论,在辩论中使学生的思想进行剧烈的撞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适当的恋爱价值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宽松、民主、和谐、温馨的活动气氛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起点。所以,课前导入的活动方式对于心理健康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主要就课前导入为例谈几种方法:
1、音乐导入法
学生都喜欢听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导入环节播放与主题有关的相关歌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课程预设的氛围中。如谈异性交往的课程中可以在课前播放《栀子花开》,让学生在富有青春、浪漫气息的音乐声中进入到主题当中,有利于打破学生的心理防御,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
2、热身活动法
热身活动是创设课堂学习情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体现主题教育的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经验,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从而能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和探究,为主题活动作良好的铺垫。如在《合理归因,做生活的强者》一课中可以安排“妙手系结”的热身活动:
(1) 发放系好若干结的包装绳,说明活动内容和要求
活动1:
师:在1分钟内,请大家在绳子上系结,
要求:大家必须严格听从指挥,活动时间开始后方可系结,时间一到,立即停止活动。
活动2:
师:再用1分钟,看谁能够把绳上所有的结解开。看谁解开的结最多,谁就为胜利者。
(2) 请挑战胜利者和失败者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析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师:① 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能在这次活动中胜出?主要是哪些原因?
② 请你分析一下自己挑战失败的原因?
(3) 教师将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分类,简单小结,引出主题——归因。归因:就是寻找原因,即对学习、工作成败的原因作出判断。
这样的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让主题“归因”的含义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住。
3、妙用故事法
追求新奇、喜欢听故事是中学生的天性。为此,教师在活动开始或活动中,可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让学生阅读或倾听故事。
如在《一分一秒,运筹帷幄》一课中,教师先讲故事: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1998年,南美的一个黑客通过互联网侵入到瑞士的户籍网络,想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注册为瑞士人。在填写户籍卡的财产这一栏时,他随便敲了一个数——3.6万瑞士法郎。这个黑客本以为自己从此就有个瑞士儿子了,谁知不到三天,瑞士当局就发现了这位假居民。 值得一提的是,查出这位假居民的并非是瑞士的户籍管理人员,而是一位家庭主妇。她在给女儿注册户口时,对前一位在财产栏中填3.6万法郎的人产生了怀疑。教师可在此时抛出一个问题:大家能猜到这位家庭妇女凭什么怀疑这是位假居民呢?(所有的瑞士人在为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二字)
此时新奇的故事和有意思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会引发他们的纷纷议论。
最后,教师可以将主题点明:时间是人生最初的财富,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除此之外,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情感感染法、激情演讲法等。不论使用哪一种方式,都要因教学内容而定,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四 有效的反馈方式
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和互动,随着教学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并在这一活动中满足学生合理的发展需求。而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广大中小学生已习惯了教师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一成不变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心理健康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点在于课堂目标不是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有效的反馈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及积极的课堂参与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心理健康课对话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平等的对话关系,理解并接受学生的观点、感受,并对学生做出移情式反应,把这种对学生内心世界关注的感受传递给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共情技巧、积极倾听技巧、澄清技巧、支持技巧等辅导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表达有一个积极的反馈,这对于维护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学生的鼓励技巧,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言语告诉学生,你在关注、肯定时,比单纯的“你真行、你真棒”等语言更加有效。
同时,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如活动开始、精彩呈现、活动低潮等需要激励的时候,通过掌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有效课堂教学的境界应该是使课堂成为师生思想碰撞的场所,成为智慧提升的舞台,成为灵性迸发的空间,成为实现生活价值的理想之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有效教学”,有效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同时需要关注有效资源和有效方式的结合,并采取有效反馈方式。当然,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有效管理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氛围等,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钟志农. 中学生心理活动课操作实务. 宁波出版社
[2]崔允郭. 有效教学与理念. 人民教育, 2001(6)
[3]肖贻然, 姚利民.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概览. 现代教育研究, 2003(11)
[4]王曦. 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9)
[5]曹梅静,王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6]文喆. 课堂教育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 人民教育, 2003(5)
作者:卢佳适
单位:广州市第五中学
联系地址:广州市第五中学
邮编:510220
联系电话:1802238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