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社会、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不断升温。在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设逐渐趋于普及化。由于课程活动性,互动性,生成性的特点,心理辅导活动课从传统课堂转向一种新的课堂。在课堂里,学生们打开心扉,畅所欲言,深入互动。在课堂外,学术界和基础教育界激烈讨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施规范和评价标准。在这些讨论中,共情和团体动力被反复提到[1][2],但是如何运用共情和团体动力来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相对缺乏。
一、团体动力与共情
教师共情能有效促进团体动力的发展。共情(empathy)最早由罗杰斯提出。教师共情是指教师的共情是指教师能真诚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能对学生的感受与想法进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会与思考,从而调节自己的教学以适切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业与情感各方面的成长[3]。有研究认为,共情既是动机成分,受到个体偏好的影响;也有能力的成分,受到培训的影响。一节优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需要教师保持共情,从而推动团体动力发展,最终将活动推向既定的目标[6]。教师共情能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7],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8]。
团体动力( group dynamics),是由勒温提出的,是指在任何时间内,发生在团体内的驱动力量,包括显性因素(如团体成员的沟通模式,团体规范),隐性因素(如团体凝聚力,团体文化等)[2]。积极向上的团体动力会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质量[4]。团体成员围绕活动展开的自由沟通方式能营造开放的沟通环境,推动团体动力向积极的方向发展[9]。
综上所述,教师共情能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效果。具体机制是:教师共情通过改善班级沟通方式引导团体动力向积极方向发展,进而影响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既然教师共情是影响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重要因素,那么心理教师应如何运用共情,教学该如何评价,这两个问题就成为实施与评价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关键。
二、教师共情推动团体动力发展
共情既具有能力成分,还具有动机成分。心理教师不仅要注意平时的修炼,提高理解学生内心的基本技能,更要提高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性。心理教师应密切关注课堂师生沟通方式,推动团体动力向积极方向发展。
1. 理解学生意图,及时表达共情
共情的基础是倾听。教学过程中,心理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想法与感受。把对学生当下的所思所想用适切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团体动力,提升辅导效果。在一节“与父母说成绩”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公开课上,A学生在表演情景剧中说道“我不要学习!”招来旁观学生的“轰”笑声。正当听课教师为现场着急的时候,只见心理教师不慌不忙转向发出笑声的同学,轻声问道“你们的笑声代表什么?”有学生说:“觉得有意思。”教师紧跟一句“因为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境,所以你们觉得有意思,以笑声表示支持与赞同。是吗?”随后,表演者认真再演情境,观看的同学开始认真反思情景剧的意义。显然,“不要学习”这句话被学生理解为“与学校要求相冲突”。当教师将这些感想合理表达后,学生们的沟通方式得以明显改善,团体动力向积极方面发展,这让情景剧的效果得到了升华。
2.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创设安全、平等的沟通方式
良好的师生沟通关系是共情有效进行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学科教学思维,放低姿态,客观对待,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善加引导,从而调动团体动力。在“校园暴力”主题海峡两岸同课异构研讨会上,
3. 淡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关注成员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淡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安全、平等的沟通环境中更关注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注重引导团体生成目标。一位教师认为在“寻找不同的‘我’”个性辅导活动课的效果不理想。在教学反思中他提到:“学生虽然对主题很感兴趣,但是在互赠评语环节的参与度不高,收获普遍不多”。由于学生认为个性涉及一些隐私,同学之间的关系会影响相互间的自我暴露。经过研讨,小组规范、组长职责、相互坦诚等被视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程度被降低。最后,学生小组讨论,围绕“自我评价和朋友评语之间的差异”谈活动收获。有学生谈到“我们觉得有些词语既可以是褒义词,也可以是贬义词,比如‘壮’字”,“朋友的评语带有主观色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我’,两者间的差距还可以接受”,“我们会调整自己今后的目标”。一句句精辟的感悟博得了其他同学的掌声。积极学生关系能促进团体生成向上的驱动力,深化辅导效果。
三、以系统评课思维评价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效果受到教师共情的影响。因此,课程的评价应该围绕教师共情和团体动力展开。根据
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
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熟悉学生的学习规律,还要帮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后建立其与旧知识的联系。所以教师需要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运用共情技术,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洞悉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与父母说成绩”的课中,教师及时使用眼神关注、语言支持,给发出笑声的学生予以支持;使用提问技术,情感反应技术梳理学生的感受,支持他们所使用元认知策略(即在不懂“不要学习是否与学校要求相冲突”的地方分配更多的学习实践);并进行宽容的等待和倾听,给学生消化新知识创造空间。因此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2. 教师要关注自身的“教”
“教”既包括教师对过程的监控:比如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对教学氛围的营造,还包括教师对结果的管理:比如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教学评价的实施。在
教师共情是影响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共情通过改善班级沟通方式引导团体动力向积极方向发展,积极的团体动力影响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对两者关系的梳理,能够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依据,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宣文.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58-64
2、钟志农. 论团体、团体动力与心理辅导活动课[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 4: 8-10
3、孙炳海,於丽娜,黄小忠,冯小佳. 教师的共情偏好: 自我判断与学生判断的一致性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8,11: 81-89
4、周杨经. 心理活动课应彻底从学科教学思维范转向心理辅导思维范式[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9: 26-27
5、家晓余,曹玮,李伟健. 微观学与教理论引领下的系统性评课思维[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2: 4-6
6、William Ickes, Paul R. Gesn & Tiffany Graham (2000). Gender differences in empathic accuracy: Differential ability or differential motivati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95 – 109.
7、Peart , N . A . , Campbell , F. A. (1999). At -risk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Journal for a Just and Caring Education, 5(3): 269 – 284.
8、Myrick , R. D. (2003). Developmenta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A practical approach ( 4th Ed . ).
9、Middleman (1981). THE USE OF PROGRAM.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3(3): 5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