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活动是心理课堂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体验,得到心灵的成长。正是因为活动的重要性与操作的复杂性,笔者就体验式活动在高中心理课堂的开展提几点建议:
一、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要强,要为主题服务
场景一:形散神也散的活动课
这是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方面的一堂课。S老师让全班学生围成圈就坐,闭上眼睛,伴随着她的指导语进入冥想状态,想象自己很放松,然后画出自己的自画像,画好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自己做过的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整个班级没人愿意主动分享,而且当S老师指定某学生出来交流时,其他同学并不愿认真听讲。最后,这节课只能草草收尾。
开展活动课,可以有一个开放的无结构的形式,但对老师或活动主持人有着很高的要求。高中心理课堂短短40分钟时间,如何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状态,体悟到一些东西,这是相当困难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会造成一堂课主题不明确,很零散,不清楚到底想表达什么。所以,如果老师还没完全具备好“穿针引线”的本领,建议慎用。
二、活动应控制好时间
场景二:心理课=活动课
这是价值拍卖活动的现场。主持人富有渲染力的话语、学生激烈的竞拍场面,把整场拍卖活动推向了高潮。但“叮铃铃”无情的铃声打断了活动,老师只能匆匆总结、下课。给人感觉整堂课就做了一个活动就结束了,为什么要开展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不知道!
在课堂中展开活动,目的是为了课堂主题服务的,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因此,活动不能喧宾夺主。活动应控制好时间,就像场景二中的拍卖活动,缺少了最重要的分享和提升环节,那么整堂课就黯然失色了。如果课堂中安排了一个主题活动,那么时间应在15分钟左右为宜。例如:“兴趣岛”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按兴趣选择好岛屿就座,然后组织每个岛的学生设计并画出岛屿的规划图。这个讨论、设计与绘画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绘画好之后,让每个岛屿派2名代表上台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如果课堂安排了几个小活动,那么每个活动时间应控制在5—8分钟。例如:“气质”一课中,在讲述到气质的四种类型时,可以安排一个小型的角色扮演游戏。设计同一场景,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不同表现,让四位同学表演一下,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又很有趣味性,耗时又短。
三、活动应有恰当的数量
场景三: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心理课
“合作之旅”的课堂是最热闹丰富的,且看Y老师刚开展完分组跳跃比赛,又开始了每小组5人的夹气球行走比赛,接下来还有踩气球活动。各项活动轮番上场,让笔者不禁误以为走入了趣味体育活动的赛场。
一堂课设置几个活动为宜,这要根据不同的课堂要求来安排,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活动数量不是越多越好。数量多了,缺少一条主线的话,容易让人觉得混乱。就像场景三中的画面,活动一个接一个,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个活动开展完了,还没有好好总结、引领、提升,就又匆忙进入下一个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场面感觉很热闹,但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在选择活动时,应先考虑为什么选择这个活动,选择的目的是什么?活动与课堂主题相符吗?活动能让学生悟到什么?
四、活动规则要讲述清晰
场景四:活动规则介绍模糊
D老师给学生开展同舟共济的团体活动,他这样说到:“同学们,这儿有一张报纸,我们要让我们一组同学的脚都踩到这张报纸上,这样就算过关。”说完,就开展活动了。接下来,只听到大家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一定要双脚吗?”;“老师,手撑地,倒立行不行?”;“老师,脱了鞋子行吗?”;“过关之后呢,还需要做什么?”等等,影响了活动的进程。这就是由于规则没有介绍清楚带来的问题。
在活动之初,组织者要把活动的规则制定清楚,注意事项一一写明,有条件的话可以投影到屏幕上,一目了然。而且,在规则介绍的时候,用词必须准确明了,避免产生歧义。
五、活动场面的控制要有度
场景五:课堂驾驭能力不够
这是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异性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台上选手慷慨陈词,台下观众窃窃私语。有时听到有趣之处,哄堂大笑,像炸了锅一样,或者大声批判台上选手的某些言论。老师制止了几次,效果都不好。最终,台上选手说话的声音被台下观众的吵闹声淹没了。
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具备一定的驾驭能力。可以在事先和学生约法三章,讲清注意事项。或者在活动前,和学生共同约定一个手势或者动作,看到这个手势或动作,就要立刻安静下来。多练习几次,学生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体验式活动是心理课堂顺利开展的一个有效法宝,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活动,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运用好它,而且能够把学习效果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