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2014年金秋时节,笔者有幸参加浙江省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大赛的赛课,执教五年级心理活动课《善待你我 远离欺凌》。团体工作阶段有这样一个案例研讨片段:
【案例1】《善待你我 远离欺凌》活动片断
学生观看录像(一位男生给班里一位名叫陈一诸的女生起了个“胖猪”的绰号,双方因此而争吵了起来。)
讨论:假如你就是录像中的那位男生,别人也给你起了个绰号“胖猪”,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抛出问题之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示意我叫他们回答。那我选谁呢?首选的当然是最为积极举手的那些孩子。
生1:如果别人叫我胖猪,我肯定会很生气。因为我不喜欢他们这么叫我啊。
师:是啊,我也有同感。
生2:凭什么叫我胖猪,我不允许。
师: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生3:我听了一定会很难过。因为这是个绰号,是侮辱我的。
师:谢谢你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三名学生如愿地被我提问了,也及时得到了我的回应,很满足地坐了下去。一次小小的提问,让他们得到了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分享自己感受的机会,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成就感。正如有位名人所言:存在即价值。他们向大家证明了课堂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有价值。
与此同时,我也听到了“哎呀”这样的声音,似乎是在埋怨我没有叫他们回答问题,感觉很失望。虽然听到了这声音,我却放弃了再请他们回答问题的想法,毕竟我是在赛课,按照预设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每个孩子、让每一个举手的学生都来回答。于是我只对这些学生表示下课的时候可以再和我交流,之后就进入到下一环节。
在后来的评课中,评委在肯定我课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有:当一个问题被几个学生回答后,对于那些举着手却一直没机会回答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关注?
此次赛课,满载而归。收获的不仅仅是赛课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历时两月备赛历程给我的磨炼,尤其是赛课之后专家的建议让我醍醐灌顶,真正认识到上课尤其是上心理辅导活动课更需要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
正 文
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为一门“活动课程”,“活动”和“体验”是该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衡量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否达成目标,主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在敞开心扉专心活动、用心体验,这取决于辅导过程中老师的态度及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双边互动是否和谐。活动课中的师生双边互动从表面看似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实际上在一问一答中参与回答的、没有回答的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会发生变化。要实现活动目标,做到活动过程衔接有序、张弛有度,作为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做到“察言观色入‘生’心,巧妙应对促发展”。
一、欠关注学生的分类
参加完省赛课之后回到学校,专家当时的建议让我关注这个问题。那么在师生互动中还有哪些学生没有真正进入老师的视线,没有得到老师真正的关注呢?为什么他们没有得到老师真正的关注呢?久而久之,又会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仔细回忆以往上过和听过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后发现,如果我们将课堂定格在师生互动的某一个片断,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众生相基本如此:积极举手的、文静举手的、面无表情的……。答完之后又是一幅众生相:积极举手得到交流机会并得到老师和同学肯定的学生可能会兴高采烈;积极举手但没有得到交流机会的学生可能会失落;虽然没有举手回答,但听了同学回答之后有些同学可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一问一答中,其实每位同学的表情及其他肢体语言发生了变化。所谓“手随心动、言由心生”,肢体语言的变化其实说明学生内心世界在起变化:失落的神态背后可能是埋怨老师没有给她机会,麻木的神情可能是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逃避的眼神可能是害怕老师的提问,伤感的神情可能是案例引起了她的共鸣……。所以我们老师应该通过察言观色及时发现活动中那些欠关注的学生,深入剖析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采取相应的辅导策略。笔者通过思考和实践对那些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老师欠关注的学生进行了以下分类:
欠关注学生类型 |
学生欠关注之后的内心世界 |
影响 |
|
积极举手,却未有机会回答者 |
挫败感、失落感、厌恨等 |
活动内驱力减弱 活动兴趣降低 缺乏自信…… |
|
一直未举手,也未有机会回答者 |
逃避、不自信、麻木等 |
||
特殊 学生 |
给出“特殊”答案者 |
阻抗、不信任感等 |
|
“口是心非”者 |
得意洋洋、功利等 |
可能有老师认为,如果在课堂上关注了这些学生,势必会造成时间不够,致使本堂课的目标无法完成。其实一堂课,尤其是心理辅导活动课辅导的对象必须是全体学生,如果老师怕无法完成预设的任务而忽视这些学生,说轻点是老师在课堂上给这些学生的“心灵鸡汤”不够,活动课目标未达成;说严重点是由此对这些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身,与心理辅导活动课“发展与预防”的功能背道而驰,成为“千古罪人”。
由此可见,心理辅导老师必须本着“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忘”的态度,通过察言观色发现了那些欠关注的学生之后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来让他们重回我们的视野。
二、对欠关注学生的辅导策略
追根溯源,上述问题的存在有课设计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老师的态度问题,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其实心理辅导活动课解决的不是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否,而是通过我们教师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引导每位学生关注自己内心世界,唤醒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如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针对各种类型的欠关注学生运用相应的心理咨询技术巧妙应对,帮助他们关注自身,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身体说话
师生互动过程中,除了各种原因未举手的同学之外,总是有一些学生在积极举手,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很难给每个积极举手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我的机会。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关注这些学生呢?笔者认为,课堂上对这些欠关注学生的关注,首先要善用身体语言。
梅拉式公式告诉我们,人际交流的总效果=7%言语+38%声调+55%身体语言。其中55%的沟通效果是来自身体语言,身体语言的灵活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良好辅导关系建立的关键所在。老师应该善用身体语言同他们对话,传达对他们的关怀、鼓励、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存在与价值。
【案例2】《善待你我 远离欺凌》再教片断一
针对案例1中问题,回来之后笔者结合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重新上了一遍:针对踊跃举手的场面,请了3名学生回答之后,我身体微微向前倾(表示我在注意着每一位学生),扫视全班学生后并向他们微微点头(表示我意会他们的意思了),然后说:时间关系,只能叫三位同学交流了,你们同意这三名同学的观点吗?请你们举手示意。
课堂上有大部分学生举手了,对此,我向他们微微点头并说:原来还有这么多同学是这样的感受,非常感谢你们的参与。
然后我又走到没有举手的一位同学面前,身体前倾,正视对方采用具体化、追问等技术与他交流:那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你能具体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经过重新修改之后再上的这堂课效果明显增加,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了、自信心更足了。实践证明,对那些积极举手但没有机会回答的同学,我们同样能够对他们进行关注,这就是:让身体说话,让举手投足变成辅导策略。
(二)“主动出击”与“对症下药”
当然,课堂上也存在一些一直不举手、也没有机会回答的学生。这一类型的学生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心里有感受,就是懒得回答。二是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不敢回答。对这些同学,我们除了用肢体语言进行关注外还应该具体对待。
1.主动出击
在课堂中,“心里有感受,懒得说出来”的这批学生不在少数。他们的表现欲望不是很强烈,性格比较沉稳,喜欢停留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中,老师的引导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抛砖引玉,他们内心有感受就自我满足了。
关注他们的第一步就是要怎样去发现这样的学生。通过察言观色,我们会发现这批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面带微笑,低头沉思,或者是旁观其他同学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做出反应,抑或点头赞同,抑或摇头否定,抑或略带嘲讽。
第二步就是发现了以后,就要及时给予关注,方式可以是主动出击:
(1)我看到你点头微笑,你是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吗?
(2)看来你不太同意他的想法是吗?能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
(3)你刚才一直很认真倾听着,能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吗?
2.对症下药
在课堂上,“想回答却不敢回答的学生”往往是被其他科目的老师冠以后进生头衔的学生,对他们更需要关注。他们眼中缺乏自信,就连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都觉得会说错,会被别人嘲笑。
对于这类学生的辅导必须对症下药,选择一些封闭式问题来让他们回答,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最大的关注。因为封闭式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起来异常简单,既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又不会有错对之分,很好地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求,极大程度的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
【案例3】《善待你我 远离欺凌》再教片断二
在课的团体工作阶段,让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如果你就是案例中那位给陈一诸起绰号的男生,听到别人叫你“胖猪”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我就针对这部分学生,改变提问的方式,改为封闭式提问:(1)如果你是那位男生,听到别人叫你胖猪,你会觉得难受吗?
这个问题一问,学生就能轻易回答,有这样的感受,或者是没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他回答有,就可进行进一步的追问,运用具体化的技术: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吗?这样循循善诱,让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已经受到老师的关注了,也参与了。如果他回答没有,也可继续用面质等技术来让他澄清自己的感受,让他们都有参与感和价值存在感。
(三)对待“特殊”学生不能掉以轻心
这里所说的“特殊”学生指的是“给出‘特殊’答案者和‘口是心非’者”两种。上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老师应该都有体验,在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中,可能有些学生的答案出乎意料之外;可能有些学生的答案符合老师预设的要求,但明显感觉到他的回答不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些学生我们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1.对给出“特殊”答案者更需用心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往往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和老师交流时要么给出的答案出乎意料之外,要么交流的时候肢体语言异于常人——流泪的、渴望得到老师帮助的眼神、握紧拳头的、咬牙切齿的……这说明老师预设的活动触动了他的心灵最深处,这些学生此时已完全打开了心扉,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如果此时老师能及时应变加与辅导,那是沁人心脾的;反之,如果老师没有及时捕捉到学生的特殊神情和言语或明明知道但对此漫不经心、甚至漠不关心的话,那无疑会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心门紧闭,心理问题更严重。对此,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处理呢?
笔者曾在2012年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快乐天添》,当我在一堂课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问题的时候,一位姓方的小女孩竟然三次回答同样的答案,让我一时摸不着头脑。
【案例4】《快乐天添》一课中与小方的互动
第二板块“分享快乐”:
师:同学们,你有过开心的事吗?请你闭上眼,打开记忆之门,找寻自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课件播放音乐)
小方:我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师: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把父母的健康最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第三板块“再识快乐”:
我的引导语是:是啊,每个人眼中的快乐都是不一样的,请大家来看看他们的快乐是怎么样的?请看录像:保洁工人,邮递员,家长,小区保安,福利院工作人员,孤儿等说说自己眼中的快乐。
看完后,我抛出问题:现在你对快乐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针对录像中的某一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方又举手发言了,这次她又说了同样的答案:我觉得快乐就是父母身体健康。
当时我听了她的回答,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孩子怎么回事,是没有听清我的要求吗?我现在问的是她看了录像后对快乐有什么新的认识,怎么又是跟之前同样的回答?我给出的回应是:再次证明你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可是你好像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哦?请你坐下去。
第四板块“快乐心声”:
我的引导语: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原来快乐秘笈就在我们心中。同学们,此时你心中又有什么想法呢?请在“快乐寄语'卡上记录下你自己的心情。
当时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写的寄语贴到黑板上了。小方再一次在卡片上留言:父母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
当时看到这三次相同答案之后,我脑海中蹦出了一个问题:她为什么总是说这句话,写这句话?这个孩子平时的表现可是很棒的,不会总用一句话来回答不同的问题。她为什么几次三番说到这句话?她想告诉我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得到我夸她是孝顺的孩子吗?难道她的父母有什么问题吗?我再仔细观察这名学生,发现她眉头紧锁、神情低落。于是,我特意选了她这张与大家交流。
师:能分享一下你记录的内容吗?
小方:我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觉得快乐就是父母都身体健康。
师:是啊,我也有这样的心愿,你能具体说说这个心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小方:是从上个星期开始的。
师:你为什么会从上个星期觉得父母身体健康是最快乐的?
小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因为上星期爸爸去医院打点滴了,妈妈出了车祸做了手术。
师(拥抱她):你很坚强!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下课后我能再找你聊聊吗?
小方(点头):嗯。
在这堂课上,看似笔者一直关注着小方,也给了她多次交流的机会,但事实证明笔者在前面还是不够用心的。当然,庆幸的是笔者在课堂的第四环节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在第四环节交流完之后,我发现此时的小方紧锁的眉头已经打开,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期待。课后,我再次和她谈心交流,并抽空看望了她的母亲。随着她母亲的康复,小方的脸上又充满了快乐。
通过此课让笔者深知,课堂中给出“特殊”答案者必有他的原因。学生在交流中反复强调的,必定是她最需要的。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用心倾听,用心观察,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学生,并能及时地调整活动环节,根据需要采取自我开放、同理、具体化、保护等辅导技术,趁热打铁对这些人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事半功倍。
2.对“口是心非”者要别出心裁
在师生互动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很“出色”,他们积极回答问题,他们EQ极高,很会察言观色,特别是在老师的公开课上,他们积极“配合”,答出自以为符合老师要求的答案。其实他们所说的并不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应。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而没有办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笔者把这些在活动中言不由衷的学生统称为“口是心非”者。当活动中出现这些现象的时候,老师应该别出心裁,分别对待。
在笔者曾经执教的《青春路上 你我同行》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就碰到了这样的学生。
【案例5】《青春路上 你我同行》活动片断
活动中,笔者出示案例:“有一个外国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天放学回家后对他的妈妈说,他要娶班上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为妻。你猜***妈是怎么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