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刻苦、很强的自控力是一般知识传授学科对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内在要求,其强调的是通过心力的付出来加强对知识点的强记、理解和掌握。作为一门集知识讲授、行为训练、心理体验为一体的素质拓展课程,心理健康课与一般学科课程是有所差异的。它的衡量标准不在于对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多少和课业成绩的高低,而是让学生在自由、接纳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直接的心理体验,以实现新观念的内化和新行为模式的建立,进而达成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1】。
[1]石丽媛. 让“集市课堂”适度冷却——论心理课的管理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 (10), 21-22 |
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最鲜明的体现,除了贴近学生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最好方法就是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分享为纽带兼顾认知传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活泼。然而,自由的背后却隐藏着“危险”,那就是课堂纪律的混乱、课堂互动受影响、邻班课堂遭打扰以及课堂效果难保证【2】。
[2]唐明军. 基于少学时大课堂背景下的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6), 119-120 |
作为一名新教师,虽然在心理课堂上多次强调课堂秩序(如相互尊重,认真倾听;游戏时,不能起哄、跺脚、拍桌子,做出影响其它班级上课的行为等)。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互动或游戏环节,部分学生仍会由于未控制好情绪和行为表现,作出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
以“我是谁”这一课为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长春出版社,八年级上学期第七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笔者将这节课设计的主题活动为“我的个性秀”,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和他人的角度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最开始我是让学生写完“我的个性秀”之后,统一收上来,然后由教师念出来。先念学生名字、然后再念他写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心理课上的言论自由性、思维的发散性,有些同学稍微写些自己的优点,底下听的学生就会自动响起一阵“咦……”的唏嘘声。这一阵起哄的“咦……”的声音,是初中学生很正常的心理表现方式。因为初中生都很自我中心,都只愿别人夸自己,不愿夸别人。但这“咦……”的声音,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更主要的是破坏了心理课堂中最为关键的“互相接纳”的良好氛围。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也会挫伤学生们期望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需要对学生这种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加以制止。
如果教师对自己不满意的结果或行为一味给予单纯的斥责、嘲笑、否定或批评,而不去理解和接纳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或心理,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课堂积极性也会被打消,今后,学生再面对心理课堂的活动也会表现出逃避的态度,而且教育家安奈特有句著名的格言:“微笑,学生需要微笑的老师!”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亲和力,如果总对学生表现出训斥和生气的态度,学生在心理层面和老师的距离感就会增大,久而久之,即便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也不愿与心理教师进行沟通了;如果进行冷处理,有意地停止讲话,用目光注视说话的学生,面部表情稍显严肃。这样也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不恰当行为的继续发生;如果强行压制,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还未完全具备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那么能够让学生信服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还没有在学生之间树立威严的形象,强行的压制只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排斥心理。以上三种方法都是行为发生后去进行制止的方法,均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那么,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直接从源头避免产生不期望的行为呢?方法之一就是优化教学设计,用精彩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于是,我把“我的个性秀”改成“猜猜我是谁”。由教师先读内容,不读名字,让学生猜这是哪位同学。这样,被我念到纸条的这个学生会很紧张很兴奋,其它学生也会好奇这是谁。这时课堂氛围顿时安静,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听,费心猜测这是谁,就不会有 “咦……”这样起哄的声音出现了。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够全神贯注参与进来。在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再对学生提出坐姿端正,认真倾听,举手回答等要求,学生就会很好地加以遵从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的同学没被猜中,这时候教师还可以加以引导:“是同学对你了解不够,还是你对自己的认识不够?”等等。进一步实现活动的目的,保证达到良好课堂效果。
心理课堂上一些活动经过许多经验丰富的一线心理教师多次运用,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规范和模式。然而,如果不考虑学校和课堂环境等实际情况盲目照搬,也容易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情绪万花筒(《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长春出版社,八年级上学期第九课)”这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暖身活动为身体小游戏“雨过天晴”。 首先,我让心理科代表上讲台前念如下一段文字,学生根据课代表念到的文字做相应的动作。念到“起风”时学生做“擦掌”的动作;念到“小雨”时学生做“双手食指互相敲击” 的动作;念到“中雨”时学生做“拍大腿”的动作;念到“大雨”时学生做“鼓掌”的动作;念到“雷声”时学生做“跺脚”的动作;念到“天睛”时学生做“面带微笑大大地伸懒腰”的动作。文字内容如下:
“周末放假了,我们全家一起出外游玩,好惬意啊!突然,起风了,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过,雷声轰隆,又一阵狂风,又一阵雷声,小雨噼噼啪啪地下了起来,行人慌忙躲避;很快地,小雨变成了中雨……变成了大雨……又是一阵雷声,暴风雨来啦!又是一阵雷声,大雨倾盆,雨渐渐地小了,变成中雨,变成小雨……一阵又一阵雷声,大雨又降临了!但仅仅一会儿,雨过天晴啦!”
初中生对于这种简单同时略带趣味性的身体游戏很感兴趣,很愿意跟着指令做。不过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们动作幅度很大,所以动静也很大。特别是跺脚的动作,如果全班近六十个学生一起使劲跺脚,那么势必会对其他班级的课堂秩序产生影响。所以“跺脚”这个动作绝对不行,必须要换一个。另外,每个孩子做动作的多少不一样,于是整个游戏看起来就比较混乱,不整齐。再者,“双手食指互相敲击”这个动作声音很小,趣味性不够。鉴于以上三个原因,我就对这个游戏做了如下改进,并且规定每个指令统一做10下,除了最后一个伸懒腰的动作只做一下。 还是相同内容的一段文字,但课代表在念到“起风”时学生做“擦掌”的动作;念到“小雨”时学生做“右手擦自己左手的衣袖”的动作;念到“中雨”时学生做“双手拍脸”的动作;念到“大雨”时学生做“拍大腿”的动作;念到“雷声”时学生做“鼓掌”的动作;念到“天睛”时学生做“面带微笑大大地伸懒腰”的动作。 通过修改,游戏活动在进行过程中,既不会对其他班级的课堂秩序产生影响,又增加了整齐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活动,并乐在其中。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游戏运动,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们都能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最终产生积极的课堂效果。
总之,鉴于心理健康课不同于知识传授课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更加需要心理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每当新教师在教学上不是很成功,课堂纪律变得一团糟时,教师在教学反思环节,就更应该把注意力转向自身:我在教什么?我用的是什么方法?在我用这些方法教哪些内容时学生表现出烦躁不安?怎样改进教学设计既能满足教学目标,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心理课一般课时少,班级多。因此同样的内容上的次数会比较多。如果每次上完课后,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而修改教学设计,这样,慢慢地会发现维持课堂纪律变得越来越轻松,花在学生行为控制上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会越来越少了,课堂也变得秩序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