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理活动课中“分享”的技巧

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决定一节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心理学名词辞典里将分享视为利社会行为的一种型式。分享可以是一种知识经验的传递,更可以是一种心灵情感的交流。通过有组织的分享活动可以拉近学生彼此间有形与无形的距离,让朋辈成为彼此支持与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分享在心理活动课中具有催化的功能,能让活动达到更深一层的目的。

心理活动课 “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解决问题,获得心理的成长。”那么,在心理活动课中完成一个活动后,如何进行分享,才能使学生获得心理的成长呢?

一、选取活动

心理活动课上的活动应该是为了学生有所感悟而设计的。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生活周围的事往往十分关心,我们在选取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选取、设计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活动。但很多心理活动课却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或是简单地堆砌活动。选取的活动不对,就会造成学生热热闹闹、嘻嘻哈哈看完视频、玩完“游戏”后在分享环节无话可说,或是说出本来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例如有老师在给职业中学高一的学生上合作的主题时用《三个和尚》、《三只蚂蚁》的小故事来说明合作的重要性,让大家一起玩 “人体拷贝”的游戏来说明团结的必要性,这些故事、活动对高一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了,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导致学生在分享环节说来说去就是“合作是很重要的”,再无其他感想。其实我们可以设计学生在班级、宿舍里一些常见的情境,让他们表演小品或是故事接龙,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在学习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到了分享环节就一定不会言之无物了。

在选取活动时应注意有针对性。有些老师不是根据主题设计活动,而是看中某个容易操作又能让课堂气氛活跃的活动,就非它莫属,这样就会出现学生所分享的结论不是老师最初设计的“结论”的情况。例如有个老师讲“沟通”,采用解手链的活动,学生在分享时就会更多侧重于合作方面。于是老师就很辛苦地把学生往“沟通”上引,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不得不违心地说“感受”,这些感受让人感觉并非发自内心,明显言之无物。

在选活动的时候还应注意活动的可行性。如果一项活动本身是要在野外进行的,把它搬到室内就应该有较大的改动,使之适合于在室内进行,不能完全照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的游戏小学生也做,初中生也做,高中生也做,甚至有人上了大学,还在做。这些不针对学生心理特点设计的活动,也会让学生在分享环节没有真情实感,而只顾着说空话套话。

二、设计问题

心理活动课设计得好,学生就能深切体悟到主题的意义,从而获得成长。在分享环节提问的问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答案过于明显,因为这样的问题是没有讨论的价值的,仅仅是为了问而问,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主题的意义。问题的设计应有两难性,能引起思维的碰撞,通过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有所思考,让学生回味无穷。

心理活动课注重学生经验与感受的分享,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所以教师给学生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开放式的,而不是封闭式的。例如在做完“感受坚持中带给我们的生命体验”活动后,教师提问“放下手后,大家脸上都展露着开心的笑容,代表了自己的收获,你们收获到什么呢?”又如学生在 “心有灵犀”活动后,教师的问题是“刚才游戏进行时,你有怎样的感觉?游戏中,你们是怎么沟通的?”假如教师只简单地、封闭地问“同学们感受到坚持的重要性没有?”“沟通是不是很重要啊?”那么学生就只能简洁单一地结束回答。

教师的提问应该有针对性,并给学生充分讨论、思考的机会。有些老师生活学生回答不到点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问,不能等待学生的回答,这样会导致学生纵使脑海中有许多想法,也不知该回答哪个问题,从何说起,于是出现教师的不断启发或自问自答。

三、人人参与

分享不但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社群感,创造每一个人都“同在一起的”感觉,藉此分享与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感受,发展口说语言的机会。因此,我们应注意在分享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感悟,共同成长。

我们通常会通过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我个人认为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的分享人数最好不要超过八人,因为在活动中的分享主要是希望每一位分组成员都有讲话的机会,而且彼此可以互相反应回馈,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一旦人数过多,就可能沦为某人自己的心得分享,成员之间的交流就会有限,这样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有的老师没有把握住学生在小组中分享的时机进行引导,没有适时查看小组内分享的情况,导致有些小组分享不充分或走题。当老师请某些小组的成员进行全班分享时,发现这些同学无话可说或言之无物,于是只好就频频提问个别较活泼的同学来救场。在我区的一节比赛课中,甚至有老师在一节课对同一个学生提问了四次,就因为该生活泼且“言之有序”。也有老师喜欢在某个组织得较好的小组蹲点,与学生互动很多,相谈甚欢,却冷落了大多数同学。

四、接纳学生

教师要认识到分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解决问题,获得心理的成长,而不是为了迎合自己的需要。在分享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不一定符合教师的预期。当学生有出人意料的回答时,教师应充分尊重、接纳学生的意见。有些老师为了使课堂看起来热闹,彰显自己的教学有效,只愿意听符合自己期待的答案,于是有些公开课变成了“表演课”。这完全背离了分享的初衷,非但不能让学生得到成长,还会削减学生答问的信心。

教师接纳学生不同的见解,也应接纳学生的沉默。例如在《塑造阳光心态》一课中,教师给学生播放了自出生就没有双手、没有双腿的力克.胡哲事迹的视频,看完后同学们都被感动了,大家都沉默着,眼里闪着泪光。这老师突然让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很感动”,老师却还是不折不挠地要求学生说说“怎样感动”。我感觉那一刻不仅是学生,连我们听课的老师心头那种看完视频后的感动都全部被扫去了。实际上,在这样的时刻,教师应懂得适当留白,应接纳学生的沉默。教师可以“谢谢你的分享,请坐”来回应学生,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课好看而非要学生说点什么。

五、教师参与

分享不仅是学生的事,教师也要动起来。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引导者,做活动是学生在做,分享应该是学生在分享,感觉自己就没啥事儿了。也有的老师在多个小组之间徘徊,不断地要求学生打开心扉,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内心,却发现应声者寥。也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不断地大声问“有没有人来分享一下”,没有注意到边上早有学生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手。其实,教师应该在分享过程中投入进去,而不是置身事外。老师应在小组分享的时候观察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分享中。如果学生在全班分享的时候总是反复阐述某一观点而无法展开时,教师要考虑的不是学生不聪明,不配合,而应该想到学生之所以没有迁移,可能是之前活动的铺垫不够,或是小组的分享不够充分。教师急躁,给小组分享的时间过短,仅短短一两分钟后,就让学生在全班分享,这样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其实,分享要有深度,就要充分让学生在小组分享。教师要明白,分享不是让学生说出教师想听的话,而是要他们讲出自己内心的感触。

在学生分享过程中一时无话可说时,为了避免尴尬,也为了让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适当做自我开放,教师自我开放是指心理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当时的具体事件或问题,公开暴露自己的某些人生经历、经验或感受,包括自己曾经有过的负面体验或经历,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适当的自我开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学生的共情。同时,它还可以缓和学生的防御性态度,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得到积极的启示,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

六、提升意义

心理活动课的最终目标是成长,因此活动后的收尾非常重要。教师要在学生分享后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有一个老师在《树立自信心,增强行动力》一课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有一个女生说到“我是金子,我会发光”,一个成绩不太好的男生接着呼应“我是沙子,也会发光”,随即又有个学生接着说“ 不会发光,也会发热”。面对这样的妙语,教师没有抓住时机,只是示意说完的学生坐下,再请下一位,直到下课铃响才草草下课。他没有告诉学生“自信就是欣赏最好的自己,哪怕自己不是最完美的”。错失了升华的好机会,我校陈美君老师在比赛课《学会合作》分享后,简单提炼要点,然后设计了一个“经验迁移”环节,要求学生思考班级因某几个同学而扣分的情况应如何处理。这个设计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在生活中真正运用合作的技巧,同时也领会到团结在班级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回应了本课的主题。

总之,要上好一节心理活动课,必须选对活动,选对了活动,更要善于分享。只要能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摸清学生的心理需要,充分尊重理解学生,一定能在心理活动课中让学生充分分享,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