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有效设问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开放性的课堂,以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为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成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上有别于一般学科。其问题的导向不要求统一答案,不纠缠正确与错误,反而注重的是学生真实的情感、实际的需求、发自内心的话语,有效的提问更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手段之一。
而笔者根据平时的观课、参加各种教学研究的活动中发现,心理课堂教学上,关于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有效改进。
一、心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误区实例
1、过于简单,问题封闭
   “你觉得这样做对吗?”“这样处理好不好?”“是不是”……类似这样封闭式的提问,表面上会得到同学们积极整齐的回应,看似热烈,但根本没有任何思考的价值。更有的老师一节课十几个“是不是”,其实根本不需要学生的回答,只是老师的口头禅罢了,未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有些上课老师习惯第一句话就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如一节题为《当幸福来敲门》的课,一开始老师就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幸福吗?”没有任何的导入,没有任何的课前热身,学生回答幸福也不是,回答不幸福也不是,结果学生哑口无言,只有寥寥几人回应,师生皆处于尴尬局面。
2、重复罗嗦,问题繁琐
一个情境在同一环节,提问的绝对数量多,不但会给学生造成思维负荷过重,还会影响学生对问题核心的把握和感知。
有《我宽容 我快乐》一课,老师首先展示了情境“善待他人”,然后向学生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果你是小刚,为什么听了小丽的话你觉得不快乐?小丽自己快乐吗?如果你是小刚,为什么听了小圆的话你觉得快乐呢?小圆自己快乐吗?”不要说是学生,即便是听课的老师也会感觉眼花缭乱,质问该问题的核心在哪?况且这样细碎的问题,学生以一般的经验和知识便能解决,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成分,自然思维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和提升。
3、价值模糊,问题歧义
心理活动课堂虽然不是专业心理知识的讲授,但也离不开心理知识的融合和渗透,授课老师必须有过硬的心理学基础,在处理一些问题的价值判断上要科学,不能让学生产生误解或者负面影响。
如《情绪红绿灯》一课,其中“心理透视”环节,老师设定了以下四个情境:1你被人冤枉时;2与人吵架时;3上台演讲时;4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画出情绪脸谱。然后抛出问题“你认为那些情绪反应是合适的?那些情绪反应是不合适的?为合适的情绪反应开绿灯,不合适的情绪反应开红灯。”由于问题本身的歧义,学生为了配合老师,纷纷把 “愤怒、气恼、愤愤不平、慌乱、痛心”等情绪反应认为是不合适的,而 “开心、兴奋、激动”等情绪反应才是合适的。老师此时也并没有其他引导,默认了学生的发言。其实,这一问题的设计是有问题的。情绪本来就没有合适不合适之分,也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情绪的管理上需要适度的控制。由于授课老师的理念性错误,导致课后有学生提出疑惑,“难道被人冤枉时感觉气愤不正常吗?难道与人吵架感觉愤懑不可以吗?”所以,授课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科学,价值取向要正确。
4、脱离实际,问题偏难
一般情况下,心理课堂的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而且必要时有一定的深度。但有时候问题过难,或者过于让学生自我暴露,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或产生抑制心理,心理课堂上的“阻抗”现象就出现了,这也是很多老师的困惑,为什么学生不愿意说?
笔者曾听过《学会放弃》一课,老师列举了四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其中一个是“父母离异,选择跟爸爸经济无忧,但妈妈更懂得关心你。”其余三个问题均有同学发言,唯独这一问题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回答,问题在哪?来源于问题设计的偏颇。像这种情况大多数同学不会存在,脱离了学生实际。有真实情况的学生也绝对不愿意回答此类问题,害怕再次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对问题要有预见性,可能对学生造成心理冲突的问题,要慎重处理。
二、心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误区分析
1、教师问题设计的依据把握不足。
    有一项调查发现,很多老师都会在课前进行问题设计,但设计问题的依据却各有不同。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比例最高,占85.7%,远远超过了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也超过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无可厚非,一节课要成功,问题设计上要结合本课目标,对重难点进行突破。但过度的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就相当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情分析。因此,在一些课上,我们看到,有些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师对问题本身的预期,老师又不善运用现场知识的生成,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课上得很被动,自然谈不上目标达成。因此,教师要善于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让问题问得有效,答得生动。
2、教师问题设计的能力不足。
   有的课学生有话可讲,课堂气氛热烈;有的课学生沉默是金,课堂气氛压抑。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设计的契合程度和提出问题的时机。如果问题脱离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漫无边际;如果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问题提得并不契合时机;如果问题并不能帮助知识的展开……我想这节课在怎么设计也是徒劳。所以,授课老师务必加强问题设计的能力,认真思考学生对课堂的期待是什么?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提?用什么样的方式问比较妥当?提出问题的意图能帮助达成教学目标吗?从而避免盲目性,使课堂有深度,有启发。
3、教师问题设计的专业理念模糊。
有些老师可能对某些新兴的心理学知识不够扎实,教育理念缺乏更新,导致问题设计理念上有偏差。就拿刚刚进行完的以“积极心理学之积极情绪”为主题的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来说,几乎绝大多数教师都运用了情绪ABC理论来建立“积极情绪”,因此所有的课听起来大同小异,问题设计都围绕如何转换想法“B”。这样的课这样的问题设计,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领会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缺乏合理的选题和设计,千篇一律,乏陈无味。
三、心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计策略
1、问题设计内容准,学生有话可说
“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水平和认知特点来设计,问题太多、思考时间太长、偏难、深涩等,都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倦、懈怠等心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均有所差异,因此设计问题时,要体现年龄特点性。
(1)小学课堂,宜动不宜静。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心强、容易被新事物吸引,问题设计时教师适合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直观的手段,辅以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活动为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与积极性。
有一节小学心理课《聆听你我他》,为了践行“积极倾听和热情有礼”,教师让学生带着“怎样做到热情有礼和积极倾听?”的问题,邀请在座的听课老师一同加入到自己小组的话题讨论中。学生们纷纷热情、主动地到听课席邀请老师,并且饶有兴致地聆听老师提出的建议。讨论一结束,同学们就积极地举手分享自己是如何做到热情有礼和认真聆听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问题设计不宜“思考”太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去实验,效果会超出预期。
(2)初中课堂,宜动静结合。
初中生较之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他们善于思辩,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思维特点与小学五、六年级更有类似之处,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切忌机械、封闭,应该形象、生动、逐步推进、层层深入,激起学生回答的欲望和无限的兴趣,而问题设计的递进性就好比如“跳一跳,摘桃子”,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使问题圆满解决。
有《当怒火来到时》一课,教师首先展示了一段关于“愤怒”的视频,根据视频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然后把问题分配到不同的团体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
问题一:故事主要表现了哪种情绪,从谁开始,经过了哪些人,最后又到了谁那里?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二:价值澄清——一个人有愤怒情绪正常吗?当愤怒来临时,是压抑好,还是及时处理好呢?
问题三:管理有术——小欣可以怎么想,让自己没那么气愤呢?
问题四:管理有术——(角色扮演)你对小欣表达愤怒的方式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怎样的表达会更好?
问题五:管理有术——(制作“情绪魔方”)你对小涛以踹桌子、踢凳子的方式来宣泄愤怒情绪有什么看法?像小涛这些火气特别大,特别容易激动的同学,当怒火来临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把怒气消解掉呢?
以上五个问题贯穿于整节课,问题情境的挖掘利用做到了最大化。问题的设计严密周全,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从不同的角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有思辨的过程,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主动探索;也有形象思维的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经验,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高中课堂,以思辩为主。
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逻辑抽象思维更具优势,处在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的急剧转化的时期。其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命题能力和推理能力走向成熟,是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因此,问题设计应更倾向于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提问为主。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探究性提问,让学生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产生独到的见解,提出新颖的想法。
有《“秘密”引发友谊危机》一课,教师出示了情境“静静和朗朗是一对好朋友,她们每天都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吃饭,形影不离,大家都称她俩是姐妹花。但是,最近静静和朗朗闹矛盾了,因为朗朗把静静的秘密泄漏了。”接着让学生探讨两个问题 “1、静静要和朗朗绝交,是谁的错?错在哪里?2、所有的秘密都不能泄漏或分享吗?为什么?”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却包含了要学生判断、分析、探究的过程。学生需要探究秘密的级别(轻度、重度、特殊秘密),判断哪些可以分享,哪些需要保密;还要了解分享秘密的对象;最后还要学会正确分析情况,为自己的秘密负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问题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调动了学生的质辩思维,从而明确是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设计启发巧,学生主动去说
正如前面所提到,有些老师喜欢直截了当,单刀直入,这种开门见山式的直接提问,实在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不妨采用启发性提问。如《当幸福来敲门》一课,直接提问学生“什么是幸福”,不如把问题稍作变换,“知足常乐是一种幸福;每天品尝到妈妈为自己准备的可口饭菜是一种幸福……对于你来说,你的幸福都在哪里呢?”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启发,写下最真实的幸福体验。
3、问题设计变化妙,学生愿意去说
相信不少一线心理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话题比较敏感,涉及到学生的一些隐私或者需要学生做适当的自我暴露的时候,学生往往不敢或者不愿意说。当然,这可能会跟课堂的安全性和开放性氛围的营造有关。此时,我们不直接提问,可以采用迂回战术,尝试着变一个角度提问,打破僵局,让学生愿意表达。如《当花季来到时》一课,老师首先通过图片呈现了一些性意识觉醒的表现,如做性梦、幻想、看与性有关的杂志……然后提问“除了这些,你认为性意识的觉醒还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性意识活动的?”问题一出,大部分同学都羞于启齿,或不好意思,或怕被同学笑话,课堂似乎处于胶着状态。老师与其鼓励学生说:“没关系,大胆地说。”还不如一开始就变化问题的设计。其实,老师可以编一个情境,我们暂且把情境的主角称为“小明”,问题就变成了“小明表现出哪些性意识觉醒的行为?你觉得可能还会有哪些?你如何看待小明的性意识觉醒?”问题从暴露自己迂回变成了讨论别人,学生的心理防线自然会放下,况且通过他人同样能反思自己,教学效果一样达成。
4、问题设计追问到位,学生乐于去说
课堂上免不了老师的追问和对回答的评价。评价更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层面。老师追问合理,评价到位,可以很好给予学生激励、期待和安抚,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当学生回答得比较完美的时候,老师不妨说:“你回答得很到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想到得吗?”;当学生的回答有所欠缺时,可以引导:“这个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点不错的建议,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完善吗?”当学生的回答完全偏离的时候,老师可以这样引导“看得出你经过了一番思考,可是能不能结合问题本身再从另外一角度继续考量呢?”当学生不愿意回答的时候,老师可以鼓励说:“我们在一起交流和分享,交换一种想法,我们就有两种想法,这本身就是一件乐事,不是吗?”积极的评价,合理的追问,学生定会乐于与老师一起享受课堂,深入课堂。
科学设计课堂问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掘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重要方法。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从目标、方法、过程、内容等方面设计有效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课堂问题,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充分发挥课堂问题的有效价值,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造高效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