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OH卡牌在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上的应用探索

 OH卡牌(The OH Cards)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潜意识直觉卡,是一种心理投射测试及心理咨询工具。它由一位在加拿大攻读人本心理学硕士的德国人Moritz Egetmeyer和一位墨西哥裔的艺术家 Ely Raman 共同研发。自1982年初次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21种语言。2006年,OH卡牌被正式翻译成中文,并逐渐从台湾、香港传播到中国大陆。卡牌由88张图卡和88张字卡组成。图卡为水彩图案,内容主题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情景;另一组文字卡可以作为图卡的背景,当选择将任意一张图卡置于任意一张字卡中(如图1),则会有7744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图1

  一.OH卡牌的心理学原理及主要用途

OH卡的图卡体现内在心理主题,图画能够刺激人的右脑,引发我们的直觉与情感,从而使内在情绪与心中渴望被激发出来。字卡主题跟人性阴影面的能量有关,借此刺激左脑,引发我们的理性与分析。OH卡牌利用了心理投射原理,主要融合了精神分析里的自由联想,荣格的意象原型和集体潜意识,类似于沙盘治疗,心理剧治疗,及房树人等专业心理技术,而在使用上也更具趣味性,同时具备携带简便的重要优势。

OH卡牌的心理学用途较为广泛,并且可以用在许多不同层面,例如,从个体辅导到团体辅导,从轻松的说故事到深度的自我探索。心境的投射,可以如镜子一般,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多角度的了解自己;说故事和故事接龙,可以激发创造力,开启直觉力,增进我们的想象力。个体咨询中,OH卡牌可以辅助来访者找到内在的困扰,深入了解,澄清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其寻求、探索解决困扰的方法;而在团体辅导中,OH卡技术又得以与团体动力学原理相结合,来帮助我们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沟通模式,增强自我觉知,锻炼我们的倾听与反应能力,同时可以在保护他人隐私的情况下让人们交换感情、想法和直觉,在沟通互动中获得支持、感悟与心灵成长。

  二.OH卡牌用于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适切性分析

正是由于OH卡牌在使用上的诸多优势,才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界、医疗界,甚至企业人员培训等诸多领域。而从整体上来说,OH卡牌的应用对象多以个体和小团体为主,至今未见到将其应用于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案例或相关研究资料。

本学年,本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将OH卡牌的使用融入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之中收效甚佳,具备良好的适切性。以下,对其适切性进行简要分析。

1.主题内容的适切性: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题及内容选择应当符合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对于OH卡牌,特别是88张图卡,涉及到的内容可以联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学习心理、挫折、环境适应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主题都能够从卡牌中找到对应图卡,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及课程主题有针对性的选择所需。而由于每个人的内心状态及困扰的不同,投射在相同图卡上所反映出的问题和结果也不尽相同,这不仅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为主题内容的深入探讨提供多种的思路和角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形式及理念的适切性:心理辅导活动课遵循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依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强调在活动中的师生、生生间互动。而OH卡牌在团体中的应用同样依此团体动力学原理,注重在交流中了解自己与他人间的沟通模式,培养倾听、反应能力以及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自我,在与同伴的互动和反馈中得到成长。因此,从形式上来说,OH卡牌使用的方式与技巧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要求是相契合,相一致的。

3.教学方法的适切性:首先,为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心理辅导活动课在设计过程中,力求通过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热情。而OH卡牌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体现在:(1)图画和色彩本身对大脑的刺激;(2)OH卡牌在使用中能够变换出多种“玩法”,例如轮流编故事、编心理剧、补充图画内容、总结归纳感悟等等。其次,心理辅导活动课期待能够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省、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而OH卡牌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当面对不同对象,明确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对于初中群体,可侧重对学生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而对于高中学生,则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OH卡牌加深对问题的探索,深入思考,学会理性分析。

  三.OH卡牌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各阶段的应用方法探索

  OH卡牌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应用的良好适切性是课程效果的重要保证。本学年,本人尝试在课前预测及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不同阶段(即热身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使用OH卡牌,现对其应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汇总。

    1.课前辅助测试功能:作为一种投射测验,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设计活动主题,并辅助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此种方式发现潜在问题个体。具体方法:为每名同学随机抽取三套图卡、字卡(内容有意涉及亲子关系、学习生活、自我认知、挫折等方面),由学生以“我”为开头,为三套图卡、字卡编写完整故事。

    2.热身阶段应用方法:抽取7张字卡及一张图卡,由学生进行观察连线,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文字卡。将选择相同文字卡的成员组成一组,人员“先到先得”,每组人数额满为止。(即认为“最合适”组额满,则选择“第二合适”的对应图卡组)组成小组后,每个人轮流分享选择此种配图的原因。该活动可用于课堂分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和自己分到同组的是想法相似、志同道合的人,并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小团体的凝聚力。

    3.转换阶段应用方法:心理辅导活动课转换阶段是一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活动设计的重点是: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提出某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出团体成员中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认识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和冲突,催化团体动力。OH卡牌在此阶段的使用方法可以采用结合课程主题及牌组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编写小故事或编排一段心理剧等做法,引发对问题的探讨。

  4.工作阶段应用方法:工作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工作阶段,教师可以从何运用团体讨论、创意思考、联想活动、辩论活动、机智问答、角色扮演、身体活动、回馈活动、比拟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本阶段OH卡牌的使用方法也较为灵活多样。以下,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钟志农所著《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中所涉及到的工作阶段的课程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1).联想活动:教师根据课程主题,选择适宜的图卡或字卡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成员每人随机抽取一张图卡(或字卡),结合自己的卡牌内容,按照次序每人用一句话进行叙述,小组共同编一个完整故事,并向全班进行展示。此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小组内的交流互动,并展示在描述同一话题时不同小组各自的思路和独特创意,有助于深入探讨活动主题。

(2).角色扮演: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工作阶段使用“心理剧”的方法,即利用图卡或图字搭配卡编排心理短剧,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起到辅导效果。

(3).纸笔练习:将图卡内容印在白纸中间,结合课程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在图片空白处进行补充作画,形成一幅完整画面,并结合课程主题内容编故事,向大家说明图画所蕴含的道理。集体作画的环节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级所设置的目标侧重应有差别:例如,对于初一学生可侧重创造力培养、表达能力训练;而对于高中年级,则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培养其自省力及理性分析能力。例如,图2为高一年级学生的小组作品《面对死路》(彩色部分为原图卡)。学生叙述:“两个人同时走进死胡同,一个止步退缩,另一个人坚持向前。结果坚持前行的人走到跟前发现铁丝网下有洞,墙上还有梯子可以通往外界。”该小组完成的困境图片,旨在告诉大家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坚持不退缩,就会看到希望。

 

图2  学生作品《面对死路》

(4).身体活动:小组成员站成一列,教师随机选取四张图卡或字卡,并从中挑选一张呈现给小组最后一名同学,组员利用表情和动作在小组内传递卡牌内容,类似于团体辅导活动中的“驿站传书”、“人体拷贝”。该游戏能使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无声的沟通过程,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初中及高中年级学生均可操作,可用在“沟通”、“合作”等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

(5).比拟活动:心理教师根据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主题选择适宜的图卡,要求每名学生结合图卡内容及内心想法,以诸如“父母的责备像……”“同学之间就像……”等形式造句,让学生通过比拟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感受。

(6).回馈活动:每个小组随机分配一张图卡,并按组员数分发相应数量的字卡,字卡在图卡外围绕成一圈,如图3所示。每名组员依次将此图卡放在认为最合适的字卡上,过程中无语言交流,其他成员进行体验。一轮之后,组员轮流分享体验。本活动更加适合于高中年级学生,可应用于“人际交往”类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在人际互动中的理解共情能力及换位思考能力;其次,还可以围绕心理辅导课所设定的相应主题,指导学生深入交流和探讨。

 

图3

  5.结束阶段应用方法:心理辅导活动课结束阶段的目的在于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引导、激励学生将课堂上的活动体验与课后的生活实践更好的衔接起来。在此阶段,OH卡牌同样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开展活动,并起到积极良好的效果。

    (1).完善结局法:结合课程所感悟到的内容,为相关主题的图卡故事编写一个积极的结尾,或补充上一些图画,使它看起来更加积极美好。本活动的设计运用到叙事治疗、绘画治疗、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理念,在为课程主题内容的探讨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掌握本堂课对学生认知及情绪转化的收效,可以作为团体辅导后的课堂反馈。

(2).分享感悟法:每名同学利用抽到的字卡词语,结合该课程中感悟到的内容,总结一句积极的话语或建议,小组间进行分享。活动设计理念与OH卡牌类别中的“涟漪卡”“彩虹卡”相似,即归纳“正能量”的话语,并在组内及组间传递“正能量”。

在大家趋势若无地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配备沙盘等造价高昂的设备的同时,我们发现OH卡牌这一心理辅导工具相比之下具有价格便宜、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等重要优势,而操作的原理及起到的作用均与沙盘治疗相类似。并且,OH卡牌对心理咨询师专业水平及咨询技术的要求较沙盘治疗也更低一些。也就是说,对于很多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来讲,OH卡牌更容易上手。

然而,当下OH卡牌对于大多数的教育界心理工作者来说仍属于新鲜事物。且国内对此治疗技术的研究文献、参考资料甚少。以上所述的OH卡牌在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上的应用方法均为本人在实践探索中归纳得来。因此,十分期待本文能够为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及心理学爱好者提供新的思路,也希望日后能够有更多的同仁在实践中创新思路,总结经验,助力于丰富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OH卡中文使用说明书.

[2]www.oh-cards.com OH Publishing.

[3]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