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在社区家长培训中的实践研究

 

近十多年来,各地的社区都普遍开设了家长学校。绝大多数的家长学校是由社区聘请家长教育的专家以报告与讲座的形式向家长讲授正确的教子态度与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少授课现场出现台上讲者声情并茂,台下听着昏昏欲睡的尴尬场面。很多家长反映或者听的时候轰轰烈烈,实际运用的时候不知如何着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选择理论为主,欠缺操作性;方法上,缺少讲课者与听课者的互动;实际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一般化的内容难以切合每个家长的实际需要。为了提高家长学校的培训效果。我们在社区中开始了家长辅导的实验,尝试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家长开展培训。
一、亲子教育团体的特征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特征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小组辅导,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门分支科学。它有着独立的完整的理论和技术,并为世界上许多行业用来培训专业人才,治疗、发展同质群体的一种盛行的教育模式。江耀强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在团体情境中所进行的一个助人的过程,是一种助人的社会服务。J.H.Kirby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室一种有系统的辅导计划,强调辅导预防的一面,计划的内容以发展中的个体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题。简而言之,团体辅导室通过“团体方式”去辅导他人的一种辅导模式。
(二)家长团体的特征
1.专家和学习者是一种辅导关系---真诚、同感、尊重。在亲子团体中,教者称为导师。导师必须要以家长为主体,其角色是一个合作者又是程序执行的促进者,是团体动力催化着。
2.导师要创设一个安全、信任、凝聚、释放的团体情境,要接纳每一位家长、营造安全环境。
3.活动是开放的、成员是互动的。导师参与到整个完整的亲子教育活动之中,经历热身、互动、凝聚、解难、结束等几个发展阶段。
4.体现成人有效学习的特点。既要有由外到内的认知学习,又要特别体现以人为本的由内到外的体验学习-在团体中建立关系、自我探索、自我了解、采取行动等。
5.活动内容具有实用性。课程内容充实,以成长性的活动为主。主题必须选择符合父母的需要,能举实例,能解决教养问题,实例最好是现代的、身边的,有录像和采访更佳。
6.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可采用热身游戏、故事分享、教育方案设计与实施、讨论分享、问题解决等多种方式,促进参与者的互动。
二、亲子教育团体的类型
亲子教育的团体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治疗性团体;二是发展性团体。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父母成长工作坊
父母成长工作坊就是把社会中的现实生活的情境和事件,模拟为室内的小组活动,在团体活动中进行体验学习。常见的有“自尊感提升工作坊”、“父母情绪管理”等。
(二)亲子平行沟通小组
这种沟通小组可以简单定义为父母与孩子组成两种不同的小组,同步开展进行的两个小组的联合辅导活动,从而有机地达到一个共同的辅导目标。如:受虐的妇女及其子女、单亲及其子女等,对于这些辅导,采用平行小组方法更好。其优势在于亲、子都清楚了解他们前进的共同目标、步伐一致,效果更佳;亲子在辅导过程中进一步沟通,增进认识,避免以旧的眼光互相看待,建立新的关系,积极地面对亲子关系中的问题;亲子团体的共同活动,由于团体动力的效应,使每对亲子可以提高信心和勇气;亲子共同实践的过程就是提供一个共同体验学习的最佳过程;亲子之间角色互换后,能体会对方的感受。
(三)亲子共享体验活动
亲和子一道参与辅导活动,一同感受、体验、成长。如有共读读书会、参观博物馆、参观科技馆、参观文化艺术展等。
(四)亲子历奇训练营
历奇辅导综合户外拓展、历奇训练、体验学习、助人自助等多方面的的特征,从而提升自我概念和团队精神。
(五)亲子团康辅导训练营
以开展康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亲子教育团体。团体康乐活动的内容有唱歌、唱游、带动唱、游戏、土风舞等,讲这些内容进一步深化,运用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带领成员,就可以达到辅导层面的效果。
(六)亲子戏剧工作坊
在亲子辅导中,选用亲子日常之间的普遍事例,童话剧、课本剧、用心理辅导中“角色扮演”的技巧,协助团体中的亲子们按一定的游戏规则排演出来,并在演出过程中进行角色体验,从而改变认知,宣泄情感,学习新的行为,实现辅导的目标。
三、亲子教育团体的设计
(一)亲子教育团体的程序设计
依工作的发展顺序,亲子教育团体的具体设计工作可分为六大方面的内容:1.订立团体辅导的目标
组团之前,首先调查家长的需求是什么,即这个团体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团体辅导工作的第一要务,因为团体的目标是导师和家长成员努力的方向,也是评价的标准。订立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家长的需求;社会的形势、导师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可订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否则是纸上谈兵。订立的目标应文字化、具体化,并要分解到各个团体发展阶段中。
2.招募甄选成员
招募参加团体的家长成员,应当有一个或几个明确的标准要求。例如招募期望型和溺爱型的两类家长成员,就要在招募时进行测试,甄别分类进行团体。具体应考虑:性别、年龄、人格类型、受教育程度、社会背景、技术能力、参加辅导团体的经验。
3.组团的具体工作
首先是宣传、广告、动员等工作,动员目标家长参加;然后定地点、定时间进行首次见面谈话、测试、甄选、筛选;最后,把甄选的成员在某个时间地点,集体见面,介绍本次团体的目标、辅导的内容、方法、期望、签订自愿参加和共同遵守的协定,然后分组和导师见面。
4.设计辅导程序
根据辅导目标,及在见面会与成员接触了解到的资料,承办机构聘请导师设计活动的程序,然后根据程序的内容,招募志愿者。设计辅导程序首要考虑的是活动是否有结构性。团体辅导活动有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之分。结构性活动就是围绕某一个目标而开展的系列化的、体现过程完整的活动。反之、目标不具体,知识一般的交谈聚会或座谈等较为随便一些的形式,称为非结构化的。结构性活动就要按照团体活动的发展几个阶段来就行活动设计,从:热身期-互动期-凝聚期-工作期-结束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程序的设计也会有相应的要求。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活动(见下表), 设计好辅导活动后,还要考虑活动的时间是否连续性。连续性的活动就是活动在一天或连续几天进行,比如,利用假期组织组织若干个家长学校的成员进行培训。
表: 设计辅导程序

阶段
活动(例)
活动设计的要求
热身期
1.我的期望
2.认识你的孩子
3.我对孩子的期望
4.开营礼
1.设计热身游戏,让成员互相认识,彼此建立辅导关系
2.澄清团体目标、建立团体规范
3.导师以身示范
互动期
1、亲子沟通
2、理解你的孩子
3、你爱孩子吗?
4、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
5、学会舒缓压力
1.设计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在活动中,使成员认识自我及他人,宣泄出焦虑、挣扎等情绪,把防卫行为转为建设性行为
2.导师同理接纳成员负向情绪,坦诚面对挑战
凝聚期
1.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
2.学会平衡生活
3.无条件的关爱与接纳
4.快乐让人幸福
1.设计一些活动,协助组员更认识自己、他人和团体,更以“真我“相待。
2.在活动中鼓励成员互相帮助,进行心理能量交换,生活经验互为自愿,获取更多知识
工作期
1.尊重和理解他人
2.培养孩子的认知兴趣
3.数手指
4.广告剧的设计
5.亲子剧场
1.设计一些达到目标的主题活动,批次鼓励成员互为资源互相帮助
2.设计一些认知发展的讲座咨询,鼓励成员解决问题
3.设计一些实践感悟的服务性活动,协助成员把领悟化为行动
结束期
1.闭营礼
2.惜别会
1.导师整合成员的经验和学习成果
2.讨论原来的现实生活,互相鼓励支持,增强适应能力
3.提醒小组内容保密
4.回馈和互相祝福
5.评价团体效果

四、团体活动实施过程、评估及效果
(一)团体活动实施过程
一是我们根据对社区家长学校的家长的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态度与技巧的认识,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教子工作坊。活动分8次在周末进行,每星期一次,每次1小时,共8小时。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分别是我的期望、我心中的孩子、我爱孩子吗?我对孩子的期望、分数奖励法、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多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建立和谐家庭、经验分享会。这8次活动分三个层面,即第一、二、三次为教子态度,第四、五、六、七为教子技巧,最后一次为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果,分享运用所学教子的技巧。
二是在团体活动中,我们采用了热身游戏、故事分享、教育方案设计与实施、讨论分享、问题解决等多种活动方式。在每次活动中,我们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并结合他们自身的例子组织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教子心得,在活动中领悟教育孩子的新观念,学习新的教子技巧,并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设计教育孩子的方案,分享自己在实施方案中的经验体会。鉴于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育的效果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验证,故此次活动结果采用定性方法进行评估,定性方法主要包括主持者的观察记录、团体成员的家庭作业和团体活动后进行的问卷调查。
三是从我们的观察记录来看,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他们大胆表露自己的教子观念与方法,并能主动提出自己教子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分享运用新的教子技巧后孩子行为发生的可喜变化。从家长设计的两个教育方案(分别是分数奖励日程表与家庭合约)与家庭作业来看,家长们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观念与技巧于教育孩子的实际中,家长们能与孩子共同制定“分数奖励日程表”,正确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位家长设计的“和谐家庭一品窝”也颇有新意:菜名是“笑口常开,乐也融融”,分量安排分别是半斤爱心、四两鼓励、二两关怀、一汤匙良好沟通,半茶匙支持,少许耐心;有些家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合约”,不仅对孩子提出了如早醒早起、按时完成作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听从父母合理的建议等要求,而且还包括了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如每天允许孩子看一小时电视、父母不能大声骂小孩、不能无理阻碍小孩做感兴趣的事等。从这些作业可以看出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技巧正在发生转变。
(二)对团体活动实施的评估
每次活动结束后,发给家长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了解家长对活动效果的评价。结果如下:
1.对参加每次活动后的感受。我们设计了20个形容词让家长作(1项或多项),其中正面词语10个如满意、开心、充实等,反面词语也是10个如失望、沉闷、不肯定等。综合前次的调查问卷,选中正面的词语有8个,分别是满意、有兴趣,开心、充实、积极、自豪、充满希望。选中反面词语有不肯定(4人次)。选中最多人数的词语(取前5位)是满意、有兴趣、开心、有信心、充实。
2.对活动内容的评价。对每次活动内容分无级进行评价(十分满意/满意/普通/不满意/十分不满意),结果满意率(含十分满意与满意)达89%以上。最喜欢的活动内容是“分数奖励法”与“多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满意率均为100%)。
3.对活动方式的评价。家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依次是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讨论分享。问题解答、故事分享、热身游戏等。
4.对活动过程的评价。78%的家长认为在活动中家长能积极参与、气氛良好;94%的家长认为导师能有效引导活动进行,配合默契。
5.对活动效果的评价。94%的家长认为活动令他们增加了管教孩子的知识;83%的家长认为活动令他们改变了管教孩子的技巧,尤其是运用“分数奖励法”,有78%的家长认为使用这种方法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明显的效果。还有位家长将所学的“分数奖励法”教给他的朋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也是有效果的。78%的家长认为活动令他们改变了管教孩子的态度,具体来说主要有:要用鼓励的方法,不要无缘无故地对孩子发脾气;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要有爱心,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要根据孩子的天分,启发孩子多元化的潜能;家长应是一个引路人而不是一个仲裁者;给孩子多些空间,让他自己去承受一些行为后果(包括开心鱼碰钉子),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等等。
6.其他评价。有72%烦人家长表示愿意参加下次家长培训活动,其余表示视乎情况再决定。有一半的家长认为8%的培训时间合适,另有30%的家长认为还应增加培训次数。
(三)团体活动实施的效果分析
综合以上6方面的评价,可以看出家长们对这次家长工作坊的培训是相当满意的。这样的家长工作坊的培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经过这次的培训,家长们教育孩子的观念(民主的观念、合理期望的观念等)得到了较大的转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教育技巧(奖励的方法、合理期望的观念等),并能运用所学的观念和技巧于教子技巧中。虽然实施了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也产生的明显的教育效果。这说明团体辅导是社区家长学校的一个良好的方式,对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是极其有效的。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运用了团体辅导的方式,这种方式对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困惑有着独特的作用。第一、团体辅导强调主持人要以真诚、同感的心态,通过创设宽松、劫难、无批评的心理环境,让团体成员在活动中开放自己,大胆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达到自我领悟、共同提高的教育效果。第二,家长参加工作坊后会发现其他家长也会有相同的困扰,他的孩子的问题并不独特,这对于提高教育孩子的信心有帮助。第三,在工作坊中,家长们会得到多方面的帮助与感情支持,同时也会去帮助与支持别人,这种互相帮助、互相启发的气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子工作坊的内容也较切合家长的实际,既有教育孩子观念的研讨,又有教子技巧的学习。这些教育观念与技巧对于既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同时又不太懂得怎么教好孩子的家长来说,正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再次,在培训方法上我们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既有热身游戏、讨论分享、故事分享、问题解答,还有教育方案设计与实施。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较好地调动了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并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运用结合在一起,因此提高了培训效果。
五、后续思考
一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团体动力的营造非常的重要。首要就是活动环境上应设置一个安全良好的利于沟通的活动环境,小组人数不超过15人,亲子组不能超过8对,座位安排最好是圆形。其次导师最好聘请社会上有一定声望的专家,小组导师可以选择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参加。大部分活动都要是互动开放的,在组内是非竞争性的,大部分也是可参与性。最后要做好第一次的聚会,好的成功是开始的一半,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非常的重要。
二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感到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首先,如何将团体辅导的方式推广运用到社区其他培训模式上。社区受教育者人数较多,且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家庭气氛等情况差别很大,这种教子工作坊的组织及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其次,能否设计亲子活动工作坊,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既加强了亲子沟通,又融洽了亲子关系,从而家庭的和谐,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江耀强编著.学生辅导的理论与技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2]沈潘艳.表达性团体辅导对震后儿童心理康复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
[3]郭清龙 吴明霞 张筱筱.8周团体辅导对儿童建立性别平等概念的效果.2014年
[4]裴丽华.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