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一察三变:中职心理课“阻抗”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是,心理辅导课更侧重于了解、发现、领悟学习的过程而非纯粹的知识讲授,因此心理老师在授课时大都致力于情境创设以引导学生体验冲突、激发思考、主动分享。安全、开放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打开心扉、畅所欲言,真诚的情感反馈能使发言者不用担心收到批评或嘲笑,不会感到紧张和退缩,这是每一位心理老师追求的理想课堂。
但是,在心理健康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遭遇“教学无助感”困局:要么学生过度活跃,课堂“反水不收”;要么学生消极反应,课堂“静若止水”;要么学生被动参与,起立发言时“离题万里”;还有学生回避问题,拒绝“自我暴露”;更有甚者在他人分享时起哄、嘲笑、贬损。上述课堂中学生的各种负面表现,可以称之为心理辅导课中的阻抗现象。基于课堂观察,笔者对本学年六节心理公开课进行课例研究,通过分析阻抗成因,探索应对策略,逐渐形成“一察三变”心理辅导课教学流程来破除课堂中的阻抗现象(图1)。

 一、准确识变:识别阻抗产生及变化的原因
“阻抗”一词来自于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对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情绪体验的恐惧和抵触,从而出现干扰咨询进程的现象。阻抗也是心理辅导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师生交流的真实性,极大地影响了心理课堂的有效性。同时,阻抗的出现又意味着这就是学生当前面临的敏感问题,教师若能积极面对、灵活处理,将有助于课堂主题的升华、学生体验的加深和师生双方的成长。因此,敏锐地识别出课堂中的阻抗现象,更成熟地去处理,是每位心理老师需要持续精进的必修课。总的来说,课堂中阻抗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课程的特殊性
因心理辅导课注重分享内在体验的特点,教师常常会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交流与分享,这就要求学生在安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保持适当的“自我暴露”。这种情感表达上的“高要求”常常令学生有意无意地产生阻抗,严重时会影响整节课的进度和效果。此外,大多数心理老师喜欢使用心理游戏、情景剧表演、素拓活动、镜头阅读等新奇性、活动性的教学方式。这让学生感到既新鲜又陌生,极易出现两极性,要么迟疑不决、亦步亦趋,要么兴奋过度、场面失控,阻抗由此而生。
(二)学生的差异性
职业学校的班级,因为专业不同,性别比例差异显著,纯男生班或纯女生班早已是司空见惯了。纯男生班会显得会更有攻击性,过分关注他人的问题,过度争论来转移他人对自己问题的注意力,表现出赘言式阻抗;而纯女生班常会呈现淡漠封闭的课堂氛围,回避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究,当课堂中涉及敏感问题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沉默式阻抗。
例如《在痛苦中成长》一课中,教师先后在两个班级试课,让学生说说“曾经遭受的痛苦”,纯男生的汽修班“争先恐后”地发言,完全不顾活动规则和时间限制,讨论“激烈”、群情“激愤”。其中有位男生在发言时,回忆起初中某位老师不公平的对待,明显出现了移情,把原先的情绪转移到了心理教师身上,用大段的赘诉代替对问题的深入探究。与之相反的是,纯女生的护理班则显得“冷清”得多,大多数女生担心揭开内心伤疤后没准会遭到嘲讽,因此选择沉默以对,或敷衍回复、流于形式。以女生为主的班级,在心理课上一旦触及心灵深处的想法、情感或动机,就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阻抗,陷入自我表达的困境。
相较于普高班级的同质性,中职班级由于性别差异显著,更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把握学情,预判学生阻抗的产生和变化,心理辅导课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教师的不成熟
在心理辅导课上,师生、生生间讨论的主题大多数为学生当前正出现或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你有容貌焦虑吗?你认为自己受人欢迎吗?……在谈论这些话题时,信其师则亲其道,只有学生愿意亲近、相信老师,才愿意与其分享自己真实的想法,此时的他们是真诚开放的。反之亦然,学生也会因为下述原因对教师产生阻抗。
首先,教师缺乏弹性预设,无法接纳学生超出预设的课堂回答。当学生表达的真实想法与课堂预设相左时,教师不仅没有给予恰当的评价,反而表露出不满、指责的情绪。此时,对于发言者而言,被否定的负面情绪会瞬间“上头”并“传染”,导致其他学生也会担心被否定、被批判而怯于袒露心声,便索性以集体沉默来应对教师提问。
其次,教师缺乏及时反馈,不能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给出正确的指导和积极的回应。
例如在《我的性格色彩》一课中,教师让学生们画生命彩虹,然后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有一位男生用了大量黑色来涂鸦作品,并表示最喜欢黑色,同桌嬉笑道:“这么喜欢黑色,你这是黑化了吧!”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
如果此时,教师没有任何反馈,直接跳到下个教学环节,不仅错过了引导学生悦纳自我的好机会,分享者也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受伤。心理课是生成性、随机性极强的课堂,因此这种情况在课中屡见不鲜,教师若能成熟处理,学生获得良好的反馈,学生在课堂中的阻抗就会逐步减少。
二、主动求变:追求低/无阻抗的高效课堂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主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即如果给来访者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他们就会最大限度地去突破阻抗、调整自我,并最终实现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可从正面解读、充分备课、氛围营造三个方面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预防、减轻阻抗对课堂的负面影响,为学生提供绝佳的心理环境。
(一)立足积极视角解读阻抗,争取转危为机
阻抗是心理辅导课的伴生现象,如何精准解读、成熟处理课堂中的阻抗心理,是切实提高育人实效的关键。
1.阻抗使学生暴露出成长痛点,反映出有价值的信息。因为某些阻抗背后常常隐藏着学生的心理创伤、个性特点、防御方式等。心理老师如果能洞悉“是危也是机”,以共情和鼓励来替代指责,顺势而为,阻抗就有了积极的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化心理辅导的线索。
2.阻抗向教师提供了审视自我的机会,提升了教学觉察。阻抗的出现意味着教师要转变教学态度,比如审视自己是否存在对学生的性别、成绩等刻板印象?是否价值中立?是否不顾学生感受而强加观点?是否有过分迁就行为?等等。这些问题有助于心理老师运用教学机智,预防自身不恰当的反应,及时觉察问题并作出适当处理,从而转“危”为“机”。
(二)多角度、多方式去备课,做到多备无患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大多数教师首先会设计好教学框架,因此心理辅导课的基本环节一般都不会出错。但作为一名成熟的心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备教学框架外,还会从学情分析、预设生成、环境创设等不同角度和视角进行结构化准备。
例如在《化作一道微光,安抚他人受伤》一课中,任课教师别出心裁,从课前“一句话的伤”的匿名征集,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使用心情温度计去记录“当他/她听到这句话时”的情绪温度,再过渡到以不记名的方式来写下“如果你是心灵导师你的留言会是?”,接着老师收集留言进行投屏交流、研读,从动态生成的留言中提炼出积极赋义、共情倾听、修通不合理认知、鼓励技术、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等多种心理咨询技术,最后提炼升华:人人都可以是同伴心理咨询师,化作一道微光,让“一句话的伤”变成“一句话的光”。
公开课中“一句话的伤”大多来自家庭、同伴,“恨不得没有生你”、“你有什么好难过的”、“你这么胖,你不配”……这些话令人心疼,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内心创伤!备课时,该教师显然考虑到青春期自尊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受其影响学生很有可能不愿在敏感问题上做过多的“自我暴露”,或在交流分享时有意无意地产生阻抗。于是,教师便以匿名征集来替代现场提问,以留言对话来疗愈他人,以不记名分享来提炼智慧,整节课氛围安全有序、分享开放真诚、节奏行云流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本节课采取的同质性分组也是亮点,教师在课前按照“四季的性格特点”分成四个讨论组,形成初步团队共识,而后通过暖身游戏、合作探究、团队展示等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强团体动力,激发人人参与、真实表达和情感交融,这样的分组方式新颖、高效且能避免阻抗的产生。反之,在另一节课上,由于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分组对课堂的影响,想当然地采取了随机分组。当上课铃响后,教室里仍充斥着抱怨:“老师,我不想坐这组”、“别拆开我们,8个人为什么不行?”等等。学生对随机分组不满,教师不断强调课堂纪律,逆反情绪逐渐升级。如果教师能对教学中可能产生的走向进行尽可能多的预测性思考,多角度、多方式去备课,课堂中将会减少不必要阻抗的出现。
(三)努力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促成情感交流
更多时候心理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着“导演”角色,即心理课堂的引导者。一个成熟的课堂“导演”是能在短短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角光环”,让他们自然进入、主动参与、全情演绎、传达心声、生成智慧、成就彼此。其中,良好的现场氛围是课堂教学能够精彩绽放的重要保障。
1.渐至佳境:有效把握课堂语言
课堂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和态势语。其中,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简洁易懂,最忌拖泥带水。几乎每节心理辅导课中都会有心灵探索任务,完成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语的恰当表述。特别是操作步骤比较多的活动更要做到简洁,教师只需予以适当提示,避免重复强调,这样才能迅速地向学生明确课堂任务,同时也留下闯隙,便于学生思考。
在《探索心能量》一课中,教师运用了艺术表达疗法投射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内在能量状态,当时是这样讲述的:首先,将左手放在卡纸上勾勒出自己的手掌,并画出指甲盖。然后,在指甲盖旁写上一件当前最令自己难过的事(引导:十指连心,如果指甲被夹到会变紫,非常痛,所以指甲可以代表受挫事件)。接着,用三分钟的时间在手指旁边写上应对挫折的方法(强调:手指非常灵活,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它去抓、握、拿、捏,所以手指可以代表灵活的应对方法)。最后,再用三分钟时间在掌心中涂鸦出“红细胞”,搜索并标注支持或帮助我们的人(强调:如父母、好友等)、自身的心理品质(强调:如乐观、积极等)。
教师分条讲述,在代表外部支持系统、问题解决能力这两个步骤上给予重点强调,语言精确、简练、流畅。此外,该教师特别注意语速适中以保证学生跟上教学节奏,预防其产生受挫心理;语调上根据指导语的具体内容灵活调整,大多以温和平静的语调为主,必要时有抑扬顿挫,降低学生长时间学习产生的抵触心理;教师还通过温柔的目光追随、真诚的微笑、表示肯定的点头、充满鼓励的掌声等肢体语言传递了一种温柔的力量,带动了师生互信、互动的课堂氛围。
2.贯穿始终:及时给予肯定回应
心理咨询中最关键是咨询师的价值中立,心理辅导课可以算是心理咨询的延伸,是一种面对多人的特殊心理咨询。作为心理老师同样也要保持价值中立,以抱持性态度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从中发现积极元素给予学生肯定的回应,促进其心理成长。
还是在《我的性格色彩》一课中,当学生被评价“黑化”引起哄堂大笑后,教师马上将手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一个禁语的动作,然后询问了喜欢黑色的原因,当学生回答:“黑色常作为底色,没有它就衬托不了别的颜色。”教师点头赞叹:“你最爱黑色是因为它是一种打底色,你想做一个像黑色那样静静衬托他人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奉献精神吗?同学们,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随即教室里掌声雷动。而后,教师竖起大拇指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喜欢,能主动分享就勇气可嘉了!另外,当我做完禁语手势后,同学们能马上静下来认真聆听,谢谢你们的配合,是不是该给所有人热烈的掌声。”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具体的回应,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种充满积极性情感支持的抱持性环境中,促进了更多学生积极地表达自我,同时适当留白,还给学生关于“分寸感”的思考空间,始终相信学生有重新构建自我观念的能力。
三、积极应变:应用辅导技术深化课堂生成
心理辅导课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只有心理教师足够了解并娴熟应用辅导技术,才能系统地发挥班级团体动力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生、发展。常用的辅导技术主要分为两类(表1),心理教师要将这些技术灵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努力实现课堂的“畅通无阻”,让学生的心“活”起来,让课堂“深”下去。

                                                                               表1 常用的心理辅导技术

技术类别具体内容主要作用
参与性技术倾听、开放式提问、引导、具体化、释义、参与性概述等澄清问题
影响性技术面质、指导、情感(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等实施干预

浮于表面、不深不透是许多心理公开课的通病,师生双方都“受制”于听课老师无形中施加的压力。为了课堂的可控性,教师下意识采取保守的教学行为,反而导致阻抗的出现。
如在《撕思人生》一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手撕思人生”的活动,体验结束后,教师提问:“看着手中剩下的纸条,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说:“时间太少了。”老师又问:“就这样吗?”学生回答:“嗯!”教师继续追问:“留下的时间太少是不是意味着让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呢?”学生答道:“是的。”
在上面的课例中,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够开放的姿态,连续采用了多个封闭式提问,学生的表达显然有些含糊、不走心,出现了寡语式阻抗。此时,心理老师可通过开放式提问、情感表达等辅导技术,将课堂教学的对话引向深处,比如:
“时间太少了你觉得很可惜,所以接下来你会怎样做呢?”(开放式提问)
“哦,你想在太少的时间里多陪陪重要的人(释义),能具体说说哪些是你的重要他人吗?(具体化)那你会如何陪伴呢?”(引导)
“听完你的讲述,也让我想到我的外婆……”(自我开放)
“我跟你有同样的感受……(情感表达),我想我还可以给你一点建议……(指导)”
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触动内心、打开心门,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将情感和认知的感悟升华到理智和行为的层面。
心理辅导课着重师生间、生生间在心灵层面的无障碍对话,教师只有对课堂上的阻抗现象进行不断地识变、求变、应变,才能变出一片“心”天地。随着课堂中阻抗现象的减少、消除,学生的安全感逐渐增强,师生课堂卷入度也越高。一方面学生在全情投入、深入探究中获得了心智成长,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育人价值,收获了专业成长。另外,因为心理辅导课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如果阻抗只是个别现象,并没有影响到整体氛围。那么,教师就要以更宽容、平和的抱持态度去接纳,以课后个别辅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去化解。
参考文献
[1]黄信德.打破阻抗,让心理课活起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1):26-28.
[2]杨海娟.教师在心理课堂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教师,2016(20):70-72.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