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理手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多元应用与实践探索

                                                    心理手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多元应用与实践探索
                                                    陈燕霞 温馨(厦门市马銮湾实验学校,厦门361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日益重要,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手帐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具,在教学管理、动态监测、班级管理、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与未来展望,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视角和实操建议。


关键词:心理手帐 教学管理 动态监测 班级管理 家校合作
 

        “手帐”起源于日本,在日文中记作“手帳”(てちょう),是指一种用于记录个人日常事务、规划安排、情感抒发、创意发挥的笔记本。它超越了普通记事本的功能,融合了日程管理、日记撰写、财务管理、目标设定、灵感收集等多种用途。在学科教育中,“手帐”目前已经被应用于语文、数学、美术、历史、劳动等学科的教学上,实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心理手帐则是这一概念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它强调利用手帐记录的形式来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是结合了日志、笔记与创意表达的个人成长记录册。
         “手帐”的核心在于其高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定制页面布局,借助彩色笔、贴纸、胶带等各种文具装饰,使记录变得既实用又富有美感。其艺术性、趣味性、直观性和包容性能大大减少学生的阻抗,也特别契合心理教育的理念,具有浓厚的表达性艺术韵味,运用艺术媒介来促进个体的情感表达、心理治愈与个人成长。心理手帐不仅可以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疗愈的工具,适合所有希望通过书写和创意表达来促进心理健康的个体,也适用于追求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一、利用心理手帐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助力教学管理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导向,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深刻变革和升级。这一理念主张将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以及评价机制有机地融为一体,不再将它们视为孤立的环节,而是看作教育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设计合理的心理手帐可以巧妙的串联起教学评的各个环节,成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设计心理手帐时,可综合考虑以下方面:
(一)灵活架构:标准化指引下的个性化绽放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心理团体辅导课尚无统一的教材和相应的学生学习手册,学生自行准备的笔记在大小、形态方面各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障碍,在保管上也经常出现丢失、忘带的现象。笔者建议心理手帐可以在规范的框架下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采用活页的方式,设置目录页,积分页,并将课堂公约放置于首页,每一次课增添一页,手帐本由心理教师统一保管,放置于心理教室。每一页心理手帐的设计可以遵循一定的结构框架,例如,设置以下栏目:课前评估、课堂活动任务指南、课后延伸活动及评估、学生的状态监测等。具体的内容则需要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各国家和省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指导文件的要求,结合教材和每一模块的活动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设计。心理手帐的个性化部分则可以体现在学生对手帐本封面封底的设计、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对每一主题手帐进行个性化创作,以及自我评估等方面。
(二)积分驱动:赋能学生与优化课堂管理
        在心理手帐中设置积分表,引入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后延伸任务,精心制作心理手帐。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手帐活动的热情,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参与氛围,在实现活动目标的同时也能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首先,教师可以制定一套公正、合理且具有吸引力的积分规则。例如,学生每次按时提交心理手帐、内容充实、真实反映心理状态和自我反思的,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在手帐中展示出良好的情绪管理技巧、积极心态转变或有效问题解决策略的,可以额外加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各种奖励,如心理书籍、小礼品、心理设备体验券等,也可以用于换取参加特色心理活动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制作心理手帐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教师也可以尝试采用小组积分制调动团体动力,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和互助,形成温馨的合作氛围,共同提升心理素质。例如,小组成员的心理手帐总积分可以累积,达到一定分数后整个小组都能获得奖励。通过积分制,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心理手帐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投入,从而有助于降低课堂分心现象,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小组积分管理课堂秩序,灵活调整课堂教学节奏,组织相关的心理活动或讨论,营造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二、利用心理手帐充实心理档案,协助动态检测与危机干预
        心理手帐不仅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微缩景观,更是充实心理档案、实施动态监测与危机干预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心理手帐的监测功能,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情绪觉察和管理的能力,还能帮助心理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情绪动态,及时进行分类干预。
(一)心迹墨印:丰富学生心理档案
        作为心理教师的教学载体,心理手帐通常富含学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和沟通模式、学习和创新意识、情绪和情感管理、生涯规划与择业、生活和社会适应情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多维度信息。这些丰富的资料能为心理教师提供更全面、立体的学生心理画像,提供深入理解学生心理世界的窗口,作为学生心理档案的补充材料。因此,心理手帐应尽可能涵盖学生当前心理发展阶段的所有议题。例如,初一的心理手帐课设计以下模块和主题的内容:生活和社会适应模块,可包括校园环境、人际、学习适应、初中生活展望等主题;青春期性教育模块,可包括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我保护等主题;学会学习模块,可包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强化内在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主题;人际交往模块,可包括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正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合作能力等主题;情绪和情感管理模块,可包括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掌握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抑制冲动行为;提高情感觉察和表达能力,激发责任感,提升理智感等主题;尊重和珍爱生命模块,可包括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等主题。
(一)情绪导航:心理手帐中的情绪记录模板设计 
        心理课通常每周一节或两周一节,心理教师难以仅凭观察识别学生的情绪变化,因此,可以在心理手帐中设计一个情绪记录模板作为每节课的课后常规作业,让学生记录近一两周的心情变化、重要事件的感受以及对自身情绪变化的觉察和思考。这种持续性的情绪追踪可以协助学生觉察和识别自己近期的情绪状态,也为教师提供了实时了解学生情绪动态的平台,便于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宜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在设计情绪记录模板时,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融入自己比较擅长的心理咨询理论或技术。例如,针对高中生的情绪记录模板可以参考认知行为疗法(CBT)常用的五栏表,设置日期,并设计情境、自动思维及相信程度、情绪及强度、合理信念及相信程度、情绪和行为变化等栏目。这种结构化的记录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表述和反思自己的情绪。初中生和小学生可以采用图形化情绪表达,鼓励学生用表情符号、情绪颜色或情绪温度计等方式来可视化地表达当周的情绪状态,并让学生详细记录引起情绪变化的具体情境,以及自己对情境的解读和应对策略。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有助于教师快速捕捉学生的情绪波动,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绪反应模式,判断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逃避行为等心理问题。
(三)筑牢防线:从日常反馈到危机干预
       心理教师应定期批阅学生的心理手帐,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积分奖励,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困惑,并在学生的心理手帐上进行批注和反馈。这样的互动形式让教师有机会给出针对性建议和鼓励,帮助学生应对困难,也更容易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彼此信任。与此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情绪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性和突发性事件对其情绪影响的程度,通过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可以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规律,提前预见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根据学生在心理手帐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其心理韧性与适应能力。对于在心理手帐中流露出频繁或强烈情绪波动的学生,应适时进行个别访谈,了解深层次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学会健康的情绪管理方式。对于心理手帐中涉及关于自杀、自伤、欺凌或其他严重心理危机的信息,心理教师需要立即启动紧急响应机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干预,防止悲剧发生。


三、利用心理手帐协助班级管理,促进家校合作 
(一)携手共建:透过班级画像实现精准管理
        心理教师与班主任紧密合作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心理手帐本不仅能为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提供学生的心理画像,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班级整体的心理画像,成为了解班级学生整体心理状态、促进班级和谐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媒介。
        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可以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通过定期举行心理教师与班主任的联席会议,依据学生的心理手帐本提供的线索,讨论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行为变化及学习表现,确保双方信息同步,及时发现并共同应对潜在问题。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可合作策划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日常活动中。通过心理手帐本,心理教师也可以帮助班主任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感受和面临的挑战,识别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为师生的深度沟通提供素材,增强师生信任与理解,也便于据此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二)高效联盟:深化家校沟通实现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与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心理手帐可以成为连接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重要桥梁。组织共同家访与家长会时,心理教师或班主任可以利用心理手帐增强家校沟通的深度,根据心理手帐本中的信息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认知状况、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增进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敏感度,促进双方基于共同关注点的深度对话,共同支持孩子的成长,增强家校合作的实效性。当发现手帐本反映出学生面临的成长问题时,教师和家长可以基于这些信息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形成一致的教育策略。例如,针对亲子关系问题,家校可以合作制定家庭公约,共同监督执行,并通过定期的家校沟通,讨论手帐本中反映的问题改善情况和学生的进步程度。心理手帐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可以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共享,有助于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家校合作共育的教育生态。


四、心理手帐使用原则
        在推广和指导学生使用心理手帐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这一工具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和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一)保密原则
        确保学生知道他们的记录只属于他们自己,除非学生主动分享,否则家长、教师和其他同学不得无故查看。教师应鼓励学生诚实地记录个人感受,同时保证这些记录的保密性。心理手帐在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中的应用也需要在与学生充分沟通的前提上,以增进学生福祉、服务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学生同意的范围内使用。
(二)自愿原则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创作手帐,并适时给予鼓励和奖励。由于每个人表达和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同,学生在心理手帐上的表达方式可基于学生的自愿选择,不做强制要求。可以为学生提供书写、涂鸦、拼贴、音乐、雕塑等多种表达方式,让学生能通过适合自己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应注意课堂秩序和教学重点的把控,避免学生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表达媒介上。
(三)非指导性原则
       在引导学生使用心理手帐时,应尊重并鼓励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尊重多样性,意识到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成长背景和表达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想法进行预设的评价或限制。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强调心理手帐的价值在于创作的过程本身,即通过这一过程促进自我认识、情绪释放和心理成长,而非仅仅看重最终的产品或成果。
(四)正向激励原则
        鼓励学生记录积极的经历和成就,同时也为负面情绪提供一个安全的出口。强调手帐本是自我成长和学习的工具,而非仅仅用于记录问题。
(五)定期反馈原则
        为愿意分享的学生提供反馈机会,可以是正面的鼓励、情感共鸣或是解决问题的建议,但应避免评判性评价,保持支持和理解的态度。
(六)适应性调整原则
        注意观察学生对手帐本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效果,避免过多的任务造成学生对完成手帐的阻抗,必要时进行个性化调整或提供其他心理支持方式,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从中获益。


五、结论
        综上所述,心理手帐作为一种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具,其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优化教育管理、深化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多元应用,彰显了其在现代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独特价值与实践潜力。同时,持续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聚焦于心理手帐使用的长期效应、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教育环境学生群体的适应性分析,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到现有教育体系中,将是未来值得深入挖掘的方向。心理手帐也有望在更广泛的教育场景中得到应用,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激发个人潜能、实现全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黄泳闻.“教学评一体化”在心理健康课上的应用初探[J].散文选刊(中旬刊),2020(11):154-154.
[2]吴锦珊.手帐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2(11):45-45.
[3]陈舒音.笔记本在初中心理课堂过程性评价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4):22-24.
[4]任佩娟.巧用心理笔记本,提高小学心育课堂实效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3):55-58,62.
[5]邓珏.手帐文化与生活[J].艺术科技,2016,29(2):120-120.
[6]苏慧.手帐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1.
[7]韩金袁.手帐纸具提升中学历史学习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华东纸业,2022,52(8):48-51.
[8]施永辉.数学手帐:学生数学实践的智慧表达[J].数学教学通讯,2022(10):53-54.
[9]黄晓夏.探寻“心理笔记本”在心理课堂应用的新途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9):20-22.
[10]王科威.玩转班级手帐,让班级管理“嗨”起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6):68-70.
[11]周西翔,张佩媛.小小笔记本 发挥大作用——心理课活动笔记的应用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0):19-21.
[12]杨敏佳.小学新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中劳动手帐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3(5):22-25.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景东里501号(马銮湾1号小区1号楼)2302室
邮编:361000
联系人电话:陈燕霞15860566518
邮箱:617092413@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