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校共育背景下心理家访工作机制探索

家校共育背景下心理家访工作机制探索

  

沈利红


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家庭环境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家访工作也被再次重视,心理家访则因其更具针对性,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面更专业而随之产生。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家访在目前的形势下存在较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家长和学生的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学生问题改善不明显。本文旨在探实践中破解这些困境,建立一套完善的“三阶七步”心理家访机制,破除家长和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建立较为温暖和谐的家校信任关系,为家庭和个体赋能规范工作流程,为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家校共育   心理家访   工作机制  

 

        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3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提出要“开展一次万师访万家活动”,对学生的开学心理动态进行全面摸排与评估,可以说家访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当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迫在眉睫。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方式有多种,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访谈、家访等都是促进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而家访则因其个性化、有针对性、有私密性等优点而被逐渐重视起来。我校于2022年开始探索心理高危学生的心理家访工作,希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家访工作流程,摸索出一条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心理家访工作路径,提升心理高危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改善心理高危学生的现状,全面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

 

一、心理家访工作遭遇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难以入户的访谈:家长和学生的偏见
        家访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教学常规工作,早在民国时期就有教师家访,但由于早期家访教师多以批评学生希望学生改正缺点,教育家长改变教育方式为目的,操作过于简单粗暴导致家长们对家访存在顾虑。这几年,随着全员家访的落地实施,家长们对家访工作的偏见也逐渐削减,但心理家访仍旧是一项比较新兴的教育举措,心理家访初期落地时也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部分家长在得知心理老师也要上门家访时则表现得有些介意,另部分家长则不愿意谈论跟孩子的心理有关的任何话题。同样的阻力也来自学生,在心理家访时,学生常常保持沉默,不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谈论自己的问题和内心需求,也有些学生在心理家访时关闭自己的房门不愿意跟老师见面。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家长对被“污名化”的担忧。由于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使得心理问题被等同为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病。家长们难以接受孩子罹患心理疾病这一现实,当他们被告知要接受心理家访时,内心的抗拒就更为强烈。部分家长也担忧心理家访后孩子的问题会被其他人知晓,招致周围异样的眼光。学生和家长对心理老师的不信任。普通的家访的发起人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较为熟悉,而心理教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角色,突然到访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不小的冲击,部分家长和孩子会认为心理老师是专门服务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学生的,对心理老师这一角色比较介意和抵触,这会直接导致心理老师上门与家长和孩子访谈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心理老师的专业特长难以发挥。

(二)难以见效的访谈:目标与路径的模糊
        心理家访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给教师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但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比较匮乏,学校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所以心理家访往往沦为学校对心理问题学生和家庭的慰问,与家长的沟通也变成了没有目标没有重心的拉家常,家长无法从家访中获得对孩子和家庭有帮助的教育建议,心理家访往往只变成了一场流于形式的打卡活动,并不能给家庭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三)难以改变的学生:家访与需求的错位
        心理家访工作的开展与普通的家访工作由于工作对象的不同因而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心理问题学生,上级部门也下发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而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生搬硬套上级部门的指示要求,不考虑家庭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匆忙行事,片面追求到访量,会导致心理家访流于形式,给家庭和学生带来更多的困惑,难以真正帮助到学生。

二、“三阶七步”的心理家访工作机制的构建:原则、内容
        要想让心理家访真正发挥作用,改善心理问题学生的现状,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流程规范完整的心理家访工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前期时间和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校情的“三阶七步”的心理家访工作机制。
(一)心理家访工作机制构建的原则
1.预防性原则
        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能够将严重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心理家访工作机制将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工作纳入其中,及早发现预警学生,在问题还未恶化之前采取行动进行干预,有助于将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将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难度降低到最低。在预防性视角下开展心理家访工作,有助于帮助家长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家校合作水平,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针对性原则
        学生心理问题家访工作机制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性包括家访对象针对性,干预方案针对性,实施路径针对性。通过心理问卷筛查、日常观察和一对一访谈等方式确定家访对象,根据学生和家庭实际情况进行需求调查、个性化家访方案、一对一访谈以及个性化干预方案制定。
3.统整性原则
        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周期比较长,与普通家访的重要区别在于心理家访比普通家访要复杂,更需要全程跟进,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学生需要反复多次家访,心理家访就成为了历时性较长的全程性工作,并不是阶段性的,在家访干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资源进行统整,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以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从而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

(二)心理家访工作机制内容
        本工作机制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步骤展开。根据心理家访的工作特点,分为准备阶段、工作阶段和巩固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内任务是确定家访团队,组建家访团队,为登门家访扫清障碍,为后期与家长沟通奠定良好基础。工作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心理问题学生家庭面临的困境,给予支持。上门访谈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家访的结束,一次家访无法完全改变学生的问题,家访后期对学生的干预和康复指导以及制定下一阶段家访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便是巩固阶段的主要任务。

                                                                      图1:心理家访工作机制示意图         

 

  三、“三阶七步”的心理家访工作实施
(一)准备阶段:消除登门障碍
        心理家访要让家长和孩子不仅打开家门还能打开心门。为了让心理家访进行得更顺利,前期准备工作是重要一环。
1.理念渗透
 (1)建立关系,清除隔阂。心理老师虽然在学生心理问题方面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跟学生家长关系陌生,专业能力将无用武之地,心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站的阵地作用,拉近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
在学生工作方面充分利用心理团体辅导课走进学生,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心理课成为孩子们喜欢、期盼的课,让心理课堂成为安全、自由的课堂,在全体学生面前逐步建立心理老师的“知心姐姐”形象,让学生消除对心理老师的畏惧和陌生感。在心理问题学生层面,当发现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后,心理老师第一时间单独约见学生,利用心理谈话、心理沙盘、心理游戏等方式,缓解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消除隔阂。
在家长工作方面,心理老师在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后,联系学生班主任共同约见家长,充分运用倾听、共情等心理咨询技术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充分听取家长的想法,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换取家长信任,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心理老师既亲切可信又专业的形象。
(2)加强科普,降低偏见。心理问题的污名化导致家长和孩子对心理问题有较大偏见,这样的偏见使得他们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家访等干预措施敬而远之。
心理知识的宣传有助于消除偏见,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利用学校每周一次的全校心理广播,校园心理健康活动月,学校心理健康主题公众号推送以及各年级家长心理专家讲座等方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知识的专题宣讲,提升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学生和家长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从而建立心理问题和身体问题一样正常,产生心理问题并不可耻的观念,减少个别学生和家长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病耻感,刻意隐藏问题,拒绝接受正规而措施干预良机的现象。每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月,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比如亲子沟通、生命教育、学习心理等学生日常最关心的话题,制作科普宣传资料,邀请学生参与主题心理漫画创作,帮助学生更正确地看待心理问题。
 

2.确定对象
(1)心理筛查
        每年的心理筛查是发现心理问题学生的重要契机,学校利用问卷筛查结合心理老师一对一访谈的方式,排查出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将这些学生纳入该年度心理家访的行列。
(2)日常观察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日常观察也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线索,班主任通过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任课老师通过课堂观察甄别心理问题学生,将情况上报至学校心理辅导室,心理老师根据班主任的反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研判,最终确定是否将学生纳入心理家访名单。
                                                                      案例一:习作中的求助信号
        小清是五年级的女生,她心思细腻,文采出众,是语文老师非常喜欢的学生,一次习作中,语文老师发现小清在习作中透露了自己的厌世情绪,便迅速将这一情况向学校心理辅导站进行汇报,心理老师找到小清,进行详细询问后发现小清存在自杀自伤的意念,并已经有了自残的行为,遂立即启动心理问题学生干预机制,对该生进行心理干预与心理家访工作。任课老师的日常观察也已成为我校甄别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团队组建
(1)人员分工
        心理家访因其专业性强,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处理,目前我校心理家访的人员配置基本上有以下几种组合:1.精神疾病类及具有自伤自残行为问题学生:学校分管领导、正副班主任、心理老师;2.其他心理问题学生:正副班主任、心理老师。学校分管领导主要对家长进行政策类的宣教工作,包括学生的休学、请假流程以及学生生命安全保障工作;班主任主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和对学生的关怀工作,心理老师则主要负责评估学生的在校在家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专业指导和帮助。
(2)制度培训
        心理家访处理的对象是心理问题学生和家长,本着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宗旨,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很有必要。家访前,对同行的团队成员进行规章制度培训,强调心理家访工作的保密性原则,在家访工作中注意工作纪律,不谈论家庭的隐私,不随意泄露学生的秘密,拍摄影像时需取得学生和家长的同意,在家访时主动将这些规章制度告知学生和家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升家长对学校家访团队的信任。

 

(二)工作阶段:落实个性需求
1.需求调查
        心理家访比普通家访更需要重视家访主体的需求,工作时要充分重视心理问题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在落实上级文件要求的时候需要扎实落地更需要灵活变通。在家访前,和家长充分交流沟通,利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跟家长商讨包括家访形式、家访频率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殊需求,有助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为进一步家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生一家访档案,在团队内对个案情况进行详细讨论,厘清个案问题,确定家访中心议题,做好组内分工。
2.主题谈话
        心理家访不是随意的聊家常,也不是高度结构化的一问一答式的访谈,它是介于松散和严谨结构谈话之间的半结构化访谈。首先,心理家访需要确定谈话主题,比如当我们对网瘾学生进行心理家访时,话题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网络成瘾展开,在家庭和孩子个体身上寻找原因,找到问题突破点。如果没有中心议题,则极有可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拉家常中浪费了时间,心理家访很有可能流于形式。其次,心理家访也不是完全结构化的访谈,高度结构化的一问一答式的访谈会导致家访气氛紧张,无法捕捉更多的有用信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和家长、学生谈话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谈话内容进行调整,同时根据现场生成调整谈话策略。
        主题谈话需要建立一定的流程,主要可分为四步:
(1)进门寒暄,拉近距离。教师可以和家长孩子适当寒暄,关心问候家长和孩子,让家访的场子“热”起来。
(2)切入正题,引导交流。教师利用倾听、共情等方式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校方的温暖和真诚,进而愿意谈论正题。
(3)启发讨论,寻找方法。在了解学生的问题现状之后,引导学生、家长和同行老师一起发挥智慧,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利用专业知识,指导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展开心理问题的自护和自救。
(4)总结提炼,加深印象。家访时,由于多方对话,信息量大头绪多,加之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专业化程度比较深,一时难以消化,如果不加以总结和巩固,家长可能只记住了只言片语,家访效果容易打折扣,心理家访的最后用简短的几分钟,总结回顾一下谈话内容,便于家长更好地记住谈话要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

(三)巩固阶段:夯实家访效果
1.行为干预
        在经过了半结构化访谈后,家访团队需要对初期建立的一生一档案进行完善,根据家访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家访团队围绕个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判,确定干预目标,制定干预计划,做好后期干预工作。心理老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确立访谈目标,确定咨询方法;班主任主要对该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包括建立包容宽容的班级氛围,关心孩子的日常学习状态,任课老师主要负责对该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个性化学业辅导计划;校领导则主要负责与各级部门取得联系,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好地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霾。

2.定期回访
        学生心理问题持续时间比较长,在这个周期内,需要学校组织多次心理家访,定期回访,给予家庭和孩子及时专业的指导,为学生的心理康复指明方向,提供策略,增强信心。心理家访的回访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请假或休学在家的孩子,需要更频繁的沟通,心理家访的频率相应要高一些,在回访时,可以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尊重学生和家长的体验,灵活调整,提升干预效果。
                                                                        案例二:不被欢迎的上门回访
        月月是小学五年级的女生,一年前在学校心理筛查中发现该生存在自残行为,且该生在习作中流露出厌食的念头,之后该生断断续续开始请假,学校启动了针对该生的心理干预机制,对该生进行了心理家访,初期的心理家访家长比较热情,也愿意跟老师进行沟通,在寒假结束后的开学,学校准备再次对该生进行心理家访时,家长却婉拒了,家长认为学校的上门心理家访过于频繁,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在了解到家长的这一担忧之后,我们立即对心理家访进行了优化,改变了上门家访的方式和频次,将开学上门家访改成电话家访,了解孩子假期的生活状态和开学后的打算,并给予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发现,心理家访并不是多多益善,给予孩子和家庭关心和关注也不是以数量取胜,更不是机械打卡走流程应付任务,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家长和孩子的感受,在兼顾制度落实与家访对象心理感受方面需要灵活调整具体方式和方法。


四、对“三阶七步”心理家访工作的反思
(一)以生为本,重视差异辅导
        心理家访工作是一项具有充分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工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心理教师要和学生、家长、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在家访前对学生个体和家庭有全面的了解,建立家访团队,建立团队的协作机制,心理家访工作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二)以情先行,发挥心育优势
        心理家访工作要与家庭对接,切忌让家长和孩子对这项工作产生误解和抵触,在工作中要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温度,感受心理健康工作团队的温暖,体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热情,感受这项工作带给家庭和孩子的益处,让家长和孩子感受真诚和善意,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优势,利用前沿心理辅导技术,帮助家长解决育儿困境,帮助心理问题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三)以律为纲,规范家访制度
        心理家访由于其私密性,更需要较为严密的保密流程才能解决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这对学校的工作制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更为严密的心理家访工作守则,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家访人员的规则意识,减少对学生的二次伤害。将这些不成文的工作规则成文、成纲,使之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项操作规范,能够提升心理家访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家庭和学生的权益。

 

         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完整可操作的心理家访工作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家校合作更规范,家长能够感受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上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引入更多的社区、医疗资源,更好地与社区和医院进行联动,使心理家访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心理问题学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张 蕾.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家访的“难为”与“可为”——基于家校合育视角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2(07):66-71
[2] 熊冬梅.“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精准家访:基本逻辑、内在价值和长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21(10):150-154
[3] 孙佳伟,吴亦奇.协同教育环境下数字化家访的研究和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2023(12):11-14
[4] 赵庆峰.“双减”背景下的家访新样态研究[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09):56-57

 

通讯地址:杭州市劳动路95号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邮编:310002   l联系人电话:18806526971

邮箱:407607494@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