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爬山图绘画技术应用于高三压力调节心理课的教学探究

                                       爬山图绘画技术应用于高三压力调节心理课的教学探究
                  
                                                          苏晓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中学)

摘要:高三学生可能面临学业压力、社会压力、同伴压力、生理和心理压力等。作为绘画心理分析中的一种主题画,将爬山图绘画技术应用于高三压力调节心理课,可以将画者目前面临的压力、动力和面对问题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他们寻找已经存在的资源,挖掘可能存在的资源,进而确认自我,突破自我,是学生明确目标,缓解压力,表达情绪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爬山图  绘画心理治疗  高三心理课堂  压力调节  
一、研究背景
      根据埃里克森人生发展的八阶段理论,高中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混乱与整合的关键时期。高三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理和心理方面日渐成熟。他们渴望了解自我,憧憬未来,同时深感迷茫,充满矛盾。他们渴望缓解高考压力,又不敢放松。他们渴望友谊,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看重他们的反馈,却又不轻易袒露内心。他们情绪体验丰富,表露起来却文饰内隐。
      虽然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心理课,但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个体。如何帮助高三学生深入内心感受,从活动中获得深刻感悟和启发,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课程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不久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全方位促进心理健康。实践证明,绘画心理技术作为五育融合心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大大提高课程趣味性,还能促使学生放下心理防御,更加真实、自由地表达自我。

二、爬山图绘画技术的理论基础
       国内权威绘画心理技术领域专家严虎博士曾经提到:“语言可以撒谎,但画是无法掩饰的潜意识密码。”通过画作可以将人的内心世界中扑朔迷离的心理动态和个性特征外化并呈现出来。也即绕过我们头脑的防御,直抵潜意识深处的真相。
       绘画疗法应用在心理课程中,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学生通过表达绘画作品,象征性地表达内心冲突,与自己内心独立又矛盾的情感进行对话。同时,他们可以收获来自同伴的反馈和支持,从中获得自我觉察和成长的力量。
      爬山图作为绘画疗法中的一种主题画,可以有效结合学生目前感受到的压力表现出来。教师的询问技术,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觉察到目前所处的压力状态。“增删画”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已经存在的资源,挖掘自身可能存在的资源,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实现目标。

三、教学探究
      以下以《与压力和解的奇妙之旅》一课为例,详细阐述爬山图绘画技术在高三压力调节心理课上的应用策略。
(一)团体热身阶段——你追我画,初探绘画心理技术
       绘画心理技术的放松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导入环节,可以采用“你追我画”的热身小游戏。2个同学为一组,分别拿着一支笔,共用一张纸,笔尖触碰在一起。左边同学随意画画,另一位同学追其笔尖作画。两支笔尖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这个热身小游戏,一方面唤起学生对于画画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游戏中迅速投入角色,感受内心世界被追逐的奇妙感觉。教师由此引入本节课内容:“在游戏中,简单的笔触,却能够投射我们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将通过爬山图主题绘画,来一场与压力和解的奇妙之旅,帮助梳理压力,看见我们身上可能存在的资源。”
(二)团体转换阶段——自由创作,深入内心压力故事
       教师简单向大家介绍爬山图的意义和绘画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放松和冥想,将自己目前高三备考遇到的压力,拟定为山,想象一幅爬山图。当画面在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之后,学生用彩铅画在纸上,并给作品起一个名字。作画时间10分钟。
(三)团体工作阶段——绘画增删,寻找有效应对方法
       当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看着这幅画,你想通过增加或减少什么让自己的感觉好一些?”在启发下,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爬山图上进行增添和删减。 
分享前,教师要注意心理安全氛围的营造。之后先进行组内分享,再由学生自愿在全班投影分享。分享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讲述自己的画。也可引导学生从“山、人物、爬山的方式、沿途的风景、绘画增删”五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画。
         教师根据分享的情况,适当提问和补充,如“画中的山看起来很大很陡峭,你在实际生活中的压力跟这座山一样大吗?”、“画面中你只身一人,是否现实当中也习惯独自一人处理问题?”、“在画面中,你增加了盘山路和家里人,能说下它们的现实意义吗?可能代表着什么?”、“在画面中,你把小石头都擦去了,你联想到了什么?”、“你觉得除了徒步爬上山,还有其他爬山方式可以帮助你到达山顶吗?”。通过爬山图技术的询问技术,引导学生看见、挖掘自身的资源。(以下作品均已获得学生授权)


作品名称:《追梦人》
画者分享:前进的路上,有不少凸起的障碍。但朋友、家里人的支持和鼓励让它们化作了一朵朵玫瑰。我给自己增添了几个气球,代表希望、新生、勇敢、乐观。困难与幸福同在,唯有不放弃,困难便是机遇。

 

作品名称:《抉择》
画者分享:左边是春招考上的大专,虽是捷径,但未来可能布满荆棘。右边是即将到来的高考,虽然艰辛,但风景甚好。心中很彷徨,是往左还是往右?无论选择哪一座山,最终的自己都会到达光明的未来。

 

作品名称:《跨越障碍,日月同辉》
画者分享:目前的困扰:如何突破高原期,实现提分。我给自己增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代表积极的心态,画好之后,我发现只要跨越了障碍,前路是一片坦途,我更加有信心了。

(四)团体结束阶段——升华主题,另眼看待人生压力
       法国舞者尤安尼·布尔热瓦用蹦床演绎人生的视频《成功之路并非笔直》,他一次又一次试图爬上楼梯,却不断摔倒,落在蹦床上,再弹回楼梯,再掉下来,不断循环。在最终登上楼梯顶部之前,布尔热瓦又跌跌撞撞多次。这一切,像极了起起落落的人生,如同爬山图所展现出来一样。课堂的结束阶段,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畅谈本节课的感悟和启发,并写下一句对爬山人的鼓励话语。

四、开展教学探究的注意事项
(一)构建安全的心理场域
         教师要努力营造安全的心理场域,制定有效的课堂规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真诚分享,认真聆听,力促课堂“走心”。尤其在分享之前,要强调真诚与包容原则,不对画画水平的好坏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将重点关注在内心的感受和资源的探索。教师可以使用自我暴露的技术,带领学生进入安全的心理场域,利用团体动力推动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关注和回应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持续保持好奇、抱持的态度,通过爬山图的询问技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索画中细节的现实意义。使用心理咨询技术,如倾听、同理,情感反馈等技术,积极关注和回应学生,提高学生的信任感。
(三)关注个体差异
         爬山图绘画技术是心理课堂上调节压力,寻找资源的一种方式,也可作为心理普查后期约谈筛查工作的形式,能够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普测工作。课堂上教师可以留意画面上压力源较大较多,应对方法相对匮乏,画面偏阴暗色调的学生,给予适当关注。
(四)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对整幅画作的整体表达和感受,适当询问,但不先入为主,强调爬山图的理论分析,也不随意主观分析学生的作品。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绘画作品体现出来的积极面,激发学生内在的能量去解决现实问题。

爬山图绘画在高三压力调节心理课堂上的运用,为学生表达情绪,缓解压力,理解自我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也是生生沟通,师生沟通的有效工具。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极大的自我疗愈能力,通过爬山图绘画唤醒学生的自愈力,学生看见自己,疗愈自己,挖掘动力资源,以积极视角看待目前压力,解决心中困扰。
                     
参考文献
[1]陈兰清.“爬山图”绘画技术在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2,(11):75-77.
[2]苏怡怡,崔彩园,杨启仁等.“爬山图”绘画技术在缓解考前压力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07):61-64.
[3]康元艺.图画心理技术在高三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1):29-31.
[4]刘亚.绘画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1):61-62+65.

 

 

通讯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教育路1号伦教中学
邮编:528308
联系人电话:15363602196
邮箱:490237791@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