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许多中小学都聘请了专业心理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于是如何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成了专业心理老师所面临的共同话题。因为心理健康课有别于其他学科,在心理健康课堂中,更注重情感的投入和心灵的共鸣,更注重身心的体验及感受的交流,所以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团体辅导技能就显得犹为重要。因为只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团体辅导技能,才有可能营造良好信任的课堂气氛,学生才乐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分享自己的感受及收获,这样才能更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就来谈谈上好一节心理健康课的六个秘诀。
一、 立契约
立契约包括立契约、定规范、注文字三项:(1)立契约,如强调“存好心、说好话、守秩序、全情投入、活在当下”等契约,能帮助学生自觉维护课堂秩序,对实现良好的课堂自我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活动太吵或指责他人,教师不必当时就批评和责骂学生,只要强调“守秩序、存好心、说好话”的契约就能达到正面引导的效果;(2)定规范就是要明确规范的动作意义及活动范围。如老师遇到比较吵的场景,就可以以肢体动作取代吼叫或斥责。但此前要先说明肢体动作的意义,才能达成此目标。如“举右手张开手掌”表示安静,“举右手握拳”表示小声一点,“双手张开手掌举过头”表示所有人都要看着老师。所有的肢体动作必须让学生充分练习才能发挥作用。教师要用肢体动作时,需要配合严肃的表情、坚定的态度,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维持秩序的决心;(3)注文字就是以文字的方式来提醒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把各项契约、规定和活动规则写在白板纸上,上课时以壁报的方式呈现,再加以口头说明,就可以使教学历程更为流畅,也可以将有关要点写在黑板边上并向学生说明,也同样能起到提醒暗示的作用。
二、 正向动力奖励
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保持课堂激情,增强课堂活力,我们需要采用正向动力奖励。这种做法主要是鼓励优于惩罚,多采用增强、鼓励与支持等正向奖励。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1)为了保持课堂活力,教师需要运用积极正向的奖励,因为正向的奖励不仅可引发学生专注,更可带来欢乐的气氛。如果教师能再善用幽默感,让笑声弥漫课室,让欢乐注入学生心田,将能营造温馨的班级气氛。反之,教师如果为了追求安静统一秩序常规,而采用压制学生活力的方法,则会破坏课堂气氛。(2)鼓励胜于惩罚 。在心理课堂中,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而鼓励往往容易接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软化个别学生的抗拒行为,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因此,教师在心理课堂上需不断强化良好行为,不断鼓励优秀表现,可以忽略不良行为,但不可以冲着全班责骂学生;(3)将增强、鼓励、支持与学校制度结合。教师在心理健康课堂中所运用增强鼓励措施必须建立在学校原有的荣誉制度上,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增强功能,应尽量防止老师采取的增强措施与学校制度相冲突。
三、 有效的发问
发问是教师进行课堂活动的重要技能,尤其是在心理健康课堂上,有效的发问更是教师手中的一把利器,可以带出学生更多的感受和收获。教师发问时,要注意五个方面:(1)开放式提问优于封闭式提问。有些教师常用“是否、有无、知不知道、了不了解”等词语来询问学生,此种封闭式提问,难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反之,多采用“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等开放式提问,效果则更好。(2)遵循“发问、想或写、自由或指定发言”的基本模式。因为中小学生常常会因为胆怯等原因不敢发言,或因教师给学生准备回答的时间太短,又或者因学生不善于发言,所以每当教师提问题时学生的习惯动作就是“低头思故乡”。因此,为避免此种现象,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发问与回答历程,遵循“发问、想或写、自由或指定发言”的基本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先对全体学生提出问题,再请学生想一想或将想到的答案写下来,最后请学生自由发言或指定发言。此历程和传统最大的差别在于“想或写”;(3)先跟后带式的提问。有时学生会偏离讨论的主题,甚至会有个别学生故意刁难,此时教师应该先跟随学生的话题,或者先认同对方的动机或需要,然后再把它带回主题或者课堂需要的方向;(4)教师等候回答时态度应该耐心和善,时间宜足够长。如果教师发问缺少等候时间,或者表情过于严肃,都会给学生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假若教师能以和蔼的态度、足够长的等候时间,学生将能充分表达内心想法或意见;(5)小组间竞争更能激发发言情绪。不少教师反映分组之后,学生各做各的难以掌控,讨论几乎没有,全班犹如一盘散沙。针对此现象,或许可以采取小组竞赛方式,给予各组在短时间完成任务,派代表发言或各组间竞赛,并辅以加分表扬等增强制度,可激发学生的发言情绪。
四、 强化互动的分组
不少教师习惯大班级的全班讲授模式,学生只要专心听讲、用心做笔记,教师相当辛苦扮演“演讲者”角色,而学生则以逸待劳扮演听众角色,导致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课堂如果无法突破全班讲授模式,将无法发挥价值澄清、多元互动的功能。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强化互动的分组策略”,此策略需要留意下列四项:(1)全班活动以分组为主。传统课堂教学里,常以教师为重心,若采取分组为主的教学方式,自然将重心转向学生。分组之后,学生为组的荣誉而努力,为活动主题或组的任务不断努力,教师扮演催化者、引导者、倾听者的角色。当这种情绪状态稳定后,就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2)教学设计预留弹性活动或时间:教师教学时常常会无法完全依照教学设计进行,有时时间过长、有时时间不够,因此预留弹性时间或活动,将能使到教学更为顺畅、更具弹性;(3)预留交代下次活动注意事项的时间:有些新任教师发现时间到了才交代下次活动注意事项或准备事宜,使得学生极不耐烦,因此预留时间相当重要;(4)超过时间是教师的大忌,学生最恨的是教师拖堂行为,虽然可以说明此教师教学热情洋溢、不计时间得失,但是学生对休息时间则是分秒计较,不少学生反映最讨厌“该下课而不下课”的教师,所以教师应该准时下课。
五、 借力打力
在心理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个别学生挑战教师权威的场面,又或者有些意外的情景,此时如果教师不够镇定,反应不够灵活,就有可能陷入同学所设的“圈套”中而无法自拔。所以教师此时可以运用一些借力打力手法来化解这些挑战,以达到扭转课堂气氛,达到“转危为安”的课堂效果。例如,在青春期性健康辅导课上,有个同学突然站起来问:“老师,你有没有自慰(手淫)过呀?”,此
六、三不言
“三不言”就是要求心理教师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不要说得太多,不要随便给予意见,不要妄下判断。因为心理健康课堂是“助人自助”的过程,是协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建构的成长过程,所以在回应同学的发言时,教师不适宜在回应时加上任何个人主观感受的判断或建议。例如有一同学在课堂上说:“我喜欢在公车上踩别人的脚,这种踩人的感觉好刺激和好好玩!”对此类学生,心理老师可以说:“各位同学你们怎样看这种行为?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吧!”,又或者可以说:“我听到这种说法真有点担心,大家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然后待其他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再带出踩踏人脚行为的后果问题。引导其他同学参与讨论,但过程中不带任何批判字眼直接指责任何同学,重点是要带出正面信息。所以作为心理老师的角色,首要应该是专注聆听,捕捉学生谈话时的精髓,简明扼要地简述对方的谈话内容,让对方感受到你在细心聆听及真正尝试了解他(她)。此时也要避免对学生的想法做出质问、批判和建议的提供,能让学生放心及愿意把内心的感受与老师分享是最重要的。由于在课堂上不适宜为学生的个人问题做心理辅导,所以心理老师可等到学生获得明白和肯定之后,在课后再跟进同学的个人问题。
总之,上好一节心理健康课,不但需要事前对课程主题进行充分的备课,而且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