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辅导课微项目教学应用与实践
俞彬彬(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初级中学,嘉兴314408)
【摘 要】:在心理教学常态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课上很“激动”,课后“一动不动”或者“方法我知道,但现实中却做不到”,导致心理课堂未能体现真正实效性。本研究探索微项目教学在初中心理辅导课中的实施路径,将微项目教学融合于心理辅导课,转变学生视角,助推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开辟第二课堂,形成链接心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桥梁;践行知行合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能。集“新知学习、实践操作、心理成长”为一体,学生通过“做项目”、“学技能”进而指导“新行为”,将课堂中获得的心理知识与实践相联结,让学习与生活接轨,培养学生心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微项目教学;心理辅导课;活动样态
一、审视现状:心理辅导课实效性有待提升
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越来越受关注,心理辅导课注重学生的活动与体验,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心理冲突,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找到自我发展、自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心理教学常态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课上很“激动”,课后“一动不动”;或者“方法我知道,但现实中却做不到”,导致心理课堂未能体现真正实效性。本研究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需求尝试探索心理辅导课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做中学”教学模式,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项目并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活动。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性项目为驱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因此,项目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和深度理解,对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效能问题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微项目教学”运用于初中心理教学实践中。
二、变革模式:微项目教学融合于心理辅导课
本研究提出的“微项目教学”是指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确定心理课项目主题,以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为导向,教师带领学生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用一至两个课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开展实际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心理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最后制作成公开展示成果的教学活动。
图1:本研究“微项目教学”模式示意图
三、价值优势:转换视角、链接生活、知行合一
初中心理辅导课中运用微项目教学,充分展现了其优势和价值,它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和学习情境中,能更真实地面临各种现实状况,集“新知学习、实践操作、心理成长”为一体,学生通过“做项目”、“学技能”进而指导“新行为”,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做的过程和评估学生项目成果,让学习与生活接轨,培养学生心理核心素养。
(一)转换学生视角,助推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
微项目教学运用于心理辅导课,学生从课堂中“被引导”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助推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在微项目教学中,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有目的的自主学习,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整合团队成员的经验或共同探寻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知识的建构和深度理解,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新的情境问题。初中生渴望尊重和自主,更愿意实践自己探寻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更能让初中孩子在项目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能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挑战。
(二)开辟第二课堂,形成链接心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堂中,学生主体活动聚焦于心理课的现场课堂之中,一节课时间学生从获得新知到解决实际问题,大多停留在理解程度,但迁移和运用还需要去行动与实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念,中学新课标也提出教学知识要密切关联实际生活。微项目教学链接生活实际,开辟了心理课第二课堂,是联结心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桥梁。它根据心理课的活动目标及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互助资源、信息资源、生活资源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演练情境,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合作、体验、实践探索新知和技能。
(三)践行知行合一,提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效能
从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效能看,“做中学”比“学后做”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方法的运用。心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内化为自己的技能,才能实现“自助”成长。在心理课堂中运用微项目教学,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与行的统一,促使学生把所学的心理知识与技能尽可能真实地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起有效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心理课堂的教学效能。
四、操作策略:微项目教学在心理辅导课中实施路径——以《驯服“及时行乐猴”》一课为例
微项目教学主要包括定标入项、迭代设计、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多元评价五个环节,分别匹配心理辅导课的准备阶段、导入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五个阶段,目标一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构成心理辅导课活动新样态。下面以八年级心理课《驯服“及时行乐猴”》为例,阐述微项目教学在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实施路径。
图2:微项目教学在初中心理辅导课中的实施路径图
(一)微项目环节一:定标入项——聚焦主题,明确目标
心理辅导课的主题是微项目教学的风向标,基于初中心理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思考:目前学生存在的典型性问题是什么?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特点和需求是什么? 这个主题切入点是否能开展任务驱动式的项目化学习?通过微项目教学学生获得怎样的成长?
1.教师分析现状,定题定标
在八年级心理课《驯服“及时行乐猴”》准备阶段,教师结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方展画主编的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为教材以及当前八年级学生现状,确定了“提升自控力”的主要方向。后疫情时期,很多同学暴露出容易被外界干扰、静不下心来学习、习惯性拖延等一些自控力薄弱的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意志力薄弱——经不住“诱惑”——享乐自我占主导——及时行乐”的消极循环。基于此,确定了这节课主题《驯服“及时行乐猴”》。
自控力是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表现,并且适合通过任务驱动与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确定了本课的微项目教学实施目标:(1)认知目标:在管理自己的行为时,学生意识到“享乐的我”和“理智的我”的内心对话,努力唤醒理智的自己。(2)行为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索驯服“及时行乐猴”方法,学会自我对话,当面临诱惑时能采取方法提升自己计划执行力。(3)情感目标:接纳自控过程中冲突的自我,提升自己的抗诱惑意志力,感受到有效自我管理的效能感,有能量做更好的自己。
2.学生课前调查,引出问题
无论是心理课还是微项目教学都是基于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设计。在课例中通过小调查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拖延程度的自我评估,0分代表没有拖延,10分代表非常拖延。经统计,每位同学均存在拖延现象。每位同学写下了自己出现拖延现象的典型事例和曾经尝试克服拖延的方法并评定该方法是否有效。准备环节启发学生自省和思考,引出问题。
(二)微项目环节二:迭代设计——设置问题,预设路径
在明确活动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搭建项目推进思路。同时,学生组建小组,明确分工,共同分析问题。
1.教师设计问题,搭建思路
教师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在本课例中,将驱动性群体植入项目单中,搭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路径。如,我们的拖延现象是如何表现的?为什么会出现拖延现象?有些同学曾经用的方法有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我是否适合用他们的方法?我通过何种途径,找到一种最适合我的方法?尝试用一用新方法,怎么操作,要注意些什么?我怎样分享给同学,让他们也了解甚至学会这种方法?
2.学生组建小组,发现问题
学生组建小组,一般6-8人适宜。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每位同学分享自己“拖延”事例的典型表现,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拖延”最可能出现的时机,然后说说拖延之后自己的情绪感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到拖延的现象是大家一个共性的问题,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在分享感受中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为什么我们会出现“拖延现象”?
(三)微项目环节三: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探寻方法
本环节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将心理辅导课目标融入小组项目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合作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这也是心理课的团体转换阶段,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典型问题,催化团体动力。
1.教师关注过程,支持引导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或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心理课堂的主体。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确保小组活动落在正轨。
2.学生合作实践,探究问题
(1)任务驱动一:剖典型、明原因、析问题
学生观看Tim Urban主题演讲《你有拖延症吗》作为铺垫。Tim对拖延者的大脑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每个人的大脑里都住着一只“及时行乐猴”,只关注“简单和快乐”。相对地,大脑中还有一个前额叶皮质,负责理性、自律的思考。
为帮助学生了解拖延时的内心冲突,教师创设了“内心小剧场”。呈现《小观的烦恼》:今天回家作业有点多,明天单元测验,小观打算做完作业后,再复习下,刚坐下来时,发现爸爸的手机忘带了,放在书桌上。见到手机的小观,心里有些痒痒,此时,小观的头脑中出现了两种声音。
每个小组创作1-2分钟剧本,演绎小观的内心冲突对话,可以给这两种声音取个化名,如“及时行乐猴”VS“理智小观”,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小观内心挣扎的过程。
转换阶段的内心小剧场形象化地展示了意志力挑战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学生每次作出有关意志力的决定时的内心挣扎。在演绎、讨论、分享、辨析中增强学生觉察内心冲突和唤醒理智自我的能力。
(2)任务驱动二:找典型、亮经验、初实践
在微项目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想说话,有话说。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活动来发表见解,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本环节以积极的视角关注学生自身正向的资源,让学生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该阶段中小组成员分享曾经战胜“拖延”实践有效的方法并梳理出来,写在项目记录单上,并思考:如果我用这个方法会有效吗?然后,每个小组成员通过多种途径搜索“战胜拖延,提高自控力”的方法。接下来,学生在以上两种途径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并最想尝试的方法进行初步实践。教师通过创设“周末挑战拖延行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深化克服拖延,提高自控力的认知。在小组项目活动中利用团体气氛调动学生相互分享和反馈,利用团体支持、学生互助加强活动效果。
(四)微项目环节四:成果交流——汇报成果,互助分享
1.教师搭建平台,深度研讨
在团体工作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实践中提炼的方法制作成清晰明了的成果进行交流,一方面引导各小组进行展示分享,另一方面教师抓住课堂生成,引导小组间的思维碰撞,在“互助互学”中深度研讨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互助分享,解决问题
寻找提高自控力方法的小组项目活动激发了学生自己查找信息,学习关于此问题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将解决问题过程中“已经知道的”、“想知道的”和“怎么做”结合起来,以“抽丝剥茧”的方式持续开展探究,迁移、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体悟新知、质疑探究,从而促进心理建构。
开展驯服“及时行乐猴”挑战赛,小组精选3种实践过程中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形式展现驯服“及时行乐猴”的方法,其余同学对该小组方法的实施可行性进行提问,进行成果交流。下图为小组成果部分作品:
在活动中,每位同学可以自主吸收或优化驯服“及时行乐猴”的方法,同时,小组之间在互问互答中,涌现出新的意识和方法,在思想碰撞中实现自身提高自控力方法的“重组”和“刷新”。在团体工作阶段突破本课难点。
微项目教学融合于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是多元的、立体的。既有过程性评价、也关注学生迁移运用的实践性评价;既有学生的自评、互评,也有教师评价。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生将所学拓展延伸至日常生活中的效果。
1.教师综合评定,持续跟进
在小组项目活动探究结束后,一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来对标本课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心理课堂效果评价更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过程,需要教师持续跟进。
2.学生迁移运用,提升素养
再次回顾项目活动开始前的自我评估分,结合小组项目活动中找到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驯服“及时行乐猴”方法,跨出行动第一步,实现从“互助”到“自助”。
本课中,学生结合《每天收获一份“喜”》行动表,将课堂所学迁移运用至日常学习生活中。例如有学生整合番茄工作法来规划一天的学习生活。
一周后,全班进行反馈,在班级内评比“自控力达人”。学生在不断的成功的经验中提升自我管理的自信心,并使其逐步稳定,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地自我效能感。延伸拓展中,学生学会了新旧知识系统整合,内化迁移,从而获得自我成长,提升了心理素养。
五、总结反思:微项目教学运用于心理辅导课中再思考
《驯服“及时行乐猴”》一课结束两周后,再次对班级学生进行了拖延程度的自我评估调查,有的同学从原来的8分降低到了6分,有的同学从6分降低到了5分,班级总体评估分数降低了1.5分。班级评比出来的“自控力达人”,将自己的经验方法再次分享给同学们,特别指出了在实施中遇到困难后,如何进行自我对话,调整状态再出发,这些成果张贴在班级板报中。项目后期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鼓励同学,温暖他人。
当然,微项目教学对心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教师的角色要实现多重转换。心理教师既是项目活动的设计者,要做好任务驱动的精准导向;又要做好实施引导者,启发学生思考,确保项目活动层层推进,有序进行;同时,还是学生的支持者,在小组开展活动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与鼓励。因此,心理教师需要夯实专业知识,学习综合性技能,提升自己的创新实践的能力。
微项目教学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心理课堂,使心理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学生从“学后做”转变为“做中学”,充分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升了心理课堂的实效性。微项目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提炼总结的过程,本项研究也将持续跟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M].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
[2]李 瑜.项目式学习在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9):20-22.
[3]薛莹莹. 微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9):23-25.
[4]钟志农. 心理辅导课的内容设计要融入心理核心素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