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技巧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以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为例
一、背景分析
叙事疗法,是心理咨询中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自己生命故事中的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内在改变力量的过程。 叙事疗法认为,当人们在选择和述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时,会呈现故事主要的信息从而构成了主线故事,但往往会遗漏一些片段即支线故事中的细节,因此,为了找出这些遗漏的片段,咨询师会通过好奇问话帮助当事人发展出双重故事,发现支线故事中的积极力量,帮助来访者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这是一种属于来访者自身的力量,也就是相信每一个来访者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力量的源泉。
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老师们很多时候把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或者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或者克服困难上,而忽视了学生本身具有的内在积极力量。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说过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因此,在心理课的课堂上借助叙事治疗的技巧,能够让学生发现属于自己的力量,对自己生命故事的意义和价值重新释义。例如,当学生在叙说自己故事谈到“问题故事”时,我会引导他说出主线故事外的另一段他自己所忽视的故事,唤起他支线故事中或者生命其他故事中曾经经历过的积极体验,聚焦在学生曾努力过的成功经历或他自身的优势积极品质上,以增加其改变的内在能量,进而帮助他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在故事分享环节,学生聆听了他人的生命故事,无形之中也会学习到积极的替代强化,有效发挥了集体教育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结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我希望借助个体心理咨询中叙事疗法的故事叙说技巧,唤醒学生的情绪,深化他们的内心感悟,让他们更加自信和有力量地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或者挫折时的内在积极力量,提升他们心理自助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二、案例实施
叙事疗法目前广泛应用在心理咨询或者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倡导挖掘每个个体自己的内在积极力量,我认为“外化与解构”、“例外”“重构”三个叙事疗法的技术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借助外化和例外可以分层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思考,启发学生的积极力量,在学生在分享自己的故事中加深对自己内在的探索,把在课堂中的得到的力量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从而更好创造自己的生活力量感。
下面将以我在四年级开展的一次心理课《拥抱拖延小怪兽》为例,作简要的阐述。
(一)外化与解构——将问题与人分开
外化的思维核心是:人不等于是问题,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两者不是合一的,其中人们如何看待问题、人们如何受问题影响,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内容,而解构是建立在外化的概念上对问题所做出的好奇对话,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帮助学生将问题客观化,对其命名、拟人化,探索问题对自己的影响。下面是课堂节选。
因此,在这个阶段中我先是播放了一段婷婷的“拖延小怪兽”视频,让学生感受外化的表现,然后让学生跟随我的指导语闭上眼睛去想象:“假设你的“拖延小怪兽”也是个小东西,它会长得怎样的?它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出现?出现的时候会对你说些什么呢?”然后请学生缓缓睁开眼,在学习单上绘画出自己拖延小怪兽的长相,给它取个名字,并说说自己与小怪兽之间的故事。
师:同学们,你的拖延小怪兽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它在生活或者学习中是怎么影响你的?
生1:我的拖延小怪兽长成一副可爱的手机模样,我管他叫咪咕,它每次都在我要去写作业或者做练习的时候就会出现,每次都在我脑海里说:“没关系,先玩一会儿;时间还很多;今天的作业很少;太累了,先玩一会儿才有活力做作业.......”等等,然后我就会开始玩,就不想去写作业,或者去写作业的时候就不够时间写,总是写到很晚了。
生2:我的拖延小怪兽是一张床,它有两只手和两双脚,它的名字叫暖暖,它总是在每次在我起床要上学的时候出现,然后会用它那些手和脚很温柔地抱着我,让我觉得很温暖,告诉我说被窝很舒服,再睡多一点,然后起床晚了就上学迟到了,妈妈总是会骂我慢慢吞吞。
师:看来它似乎影响了你的生活,还有其他部分,比如学习、梦想、希望、与他人的关系等等,那么这个影响力是好还是不好的呢?你喜欢这个影响力吗?为什么呢?
生1:不好的,我不喜欢它,它会让我上学迟到,还会让妈妈生气,自己受批评也不开心。
生2:大部分不是很好,因为会浪费我很多时间,在写作业的时候也会想到手机的内容影响学习,但是在我不开心的 时候玩玩手机我会开心一点,能不能让它乖一点不要影响我学习,但我总是做不到。
这个阶段就是让孩子去画画将问题外化,愿意将自己与问题的故事述说出来,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表达对问题的丰富思维,当学生学会将自己和问题分开时,就会感觉到自己充满力量去思考此问题的种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且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无力,更加有信心地与问题进行对话,探索自己的问题,而不再是逃避或者自我怀疑。
(二)寻找例外——独特结果的问话
独特结果是指个体那些无法由充满问题的主线故事所预测的情节或经验。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作者.但是生命中发生的事很多,我们会有意或无意地过滤一些生活事件,只是选取了其中某一些情节来成为了自己的主线故事。因此,在心理课中通过对学生独特结果的对话,挖掘问题的例外,从而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问题,发展自己的支线故事,产生积极的力量。下面是课堂节选。
师:你在与拖拉小怪兽的故事中,一直都是小怪兽处于上风吗?曾经什么时候你战胜了小拖拉?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生1:在我很想出去玩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是一直在要快速完成作业,然后我就很快地完成作业了。
生2:有一次,当时闹钟一响我就立马起床,做好平时要做的事情,然后早早的去学校了?因为我当时想到迟到了会被老师批评。还有一次我想到起床可以吃我喜爱的蛋卷,我就立马跳起来开心去刷牙了。
生3:不是,记得那次我画了一幅妈妈的画像,就像妈妈在旁边督促我,我很快就完成作业了。
师:看来拖拉小怪兽也不是常胜将军啊,我们与拖拉小怪兽之间的故事也存在着许多积极的可能性,小怪兽也不是恐怖到不能控制的对吗?
师:那么在你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经历是你通过努力收获了满意的结果?
生1:我不喜欢跑步,但在跑步的时候,我想到我的好朋友在终点等我,我就能坚持跑下去。
生2:我太喜欢吃零食了,有些时候会一边吃零食一边作业,导致写作业很慢,但后来我把零食改成奖励自己写完作业吃多一点就很快地写完了。
在上述对话中,学生慢慢发现了拖拉小怪兽并不是如他们一开始所认为的那样不可控制,一直以来他们没有察觉到主线外的薄弱支线故事,忽视了自己是有能力的去解决问题的,当与战胜拖拉有关的经历被述说出来,他们醒悟到问题并不是一直都在,也会有例外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叙说,学生便会带出厚厚一叠与“拖延”有关或者相似的经验。麦克.怀特还形容这种策略为“打开行李箱”(unpack),即将行李箱里面多姿多彩的内容展现出来,通过挖掘例外中有效应对问题的经验,从而让学生找回这些内在正向的、有能力感、自信的情节,发现和创造支线故事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从薄到厚”。
(三)重构——发展新故事
好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从中寻找力量和自信,通过创造和发展令人愉悦感动的隐喻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视过去,同时可以激发我们努力发展正向未来的深层动机和强大动力。下面是课堂节选。
师:如果有一天,上帝用一个魔术棒,把你的“拖延”给变不见了,那时候你会变成怎样的人?或者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呢?
生1:我会变成一个每天都很开心的人,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还会多出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妈妈也不再会因为作业骂我。
生2:我会变成一个不再赖床的人,早早起床,按时到校,老师不再批评我,还会表扬我,越来越相信我,让我担任班干部,我的成绩也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优秀。
师:当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能做你想做的事,想想看:那时你的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你会对现在的自己说什么?你的感觉会是怎样?
生1:我不由自主地笑了,我觉得好自豪,我会对自己说付出是会有回报的,继续努力。
生2:我脸上的表情是很轻松的,我会对自己说谢谢你,不怕困难地坚持了下来。
生3:我脸上会是幸福的表情,我会对自己说不要怕,你是有能力的,加油!
学生在述说自己的未来愿景的时候,重新理解了自己的拖延问题,并且开启了一个新故事,建构了自己的未来,在心中建立一个对未来的希望和愿景。最后我邀请学生将自己重写的故事画下来,和自己喜欢的人比如好朋友、父母、老师等说说自己的新故事,并请他们写下一句祝福,邀请自己的“重要他人”来见证,培养对自己的美好期待,从而更好地追寻新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三、创新成效
阿德勒说过:“应付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勇气,能说明一个人如何定义生活的意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我借助个体心理咨询中叙事疗法的故事叙说技巧,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和问题分开,将问题形象化,从而给自己去掉旧有的消极标签,站在问题旁边,重新审视问题,与问题进行对话。同时,外化技术不仅仅适用于问题,也适用于积极的体验,比如我会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故事呈现了你的勇敢品质?它是怎么帮助你的?如果让你对勇敢说一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等等,通过好奇的问话,让学生更好表达对事物的丰富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去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在外化的阶段中,为了深化学生对问题外化的感受,我结合了绘画疗法,让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情绪绘画在作品中,从而帮助学生将自己和问题更好抽象出来,与问题进行有效的对话,而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也会得到初步的疗愈,同时也做到了课堂教学活动化、实践化,在体验和感悟中内化和加深对知识的领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不足与反思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的效果比较单一,后期我将会积极开展团体活动形式,利用好学校新建团体心理辅导室,争取多形式资源参与教育教学,让教学道具、活动场地、学习用具多元化。
同时针对教学实践研究,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问题的提问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能要更加口语化和直白化,同时要注意将问题回归生活,避免学生产生逃避问题的心理。
2.运用叙事疗法的提问技术并非是固定化的模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3.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果,因此,要注意营造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静心主动思考自己的问题。
五、案例推广
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内容设计多元的活动,借助叙事疗法的技巧在课堂上有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是个需要累积经验的长期课题。在课堂互动中丰盈和发展学生的支线故事,除了需要学生自我觉察和老师积极挖掘之外,还需要我们多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比如可以开设生命教育、人际交往关系指导、挫折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学习心理指导等丰富课程的主题,还可以通过游戏、团辅、社团等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心理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从而在体验和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影响,形成个体与集体的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马丁·佩恩.叙事疗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4.
[2]魏丽敏,黄德祥.咨商理论与技术[EB/OL],2004,(7).
[3]冯观富.辅导与咨商理论、实务[EB/OL].台北:心理,1993.
[4]康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2):124-127.
[5]杨燕.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案[J].教育探索,2013(03).
作者详细信息
论文题目:叙事治疗技巧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以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为例
作者姓名:刘倚杏
工作单位: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艺洲路600号第二实验小学
邮编:510000
电话:18823146173
电子邮箱:6927889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