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众多途径中最为广泛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而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体验活动为主,遵循活动性原则,注重体验和践行,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领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而学生在活动交流中,教师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讨论交流,课堂氛围尤其活跃,大家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班级课堂纪律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另外,正由于小学生具有模仿力、表现欲、求知欲强的特点,但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
学生的活动一旦失控,而教师又缺乏应对问题的方法,主要是缺乏表达上的方法,会出现混乱局面,甚至出现各种不恰当的行为,如大声喊叫、吵闹、不参与活动、拒绝听讲等,这难免给课堂带来停不下又无法继续的尴尬。因此,课堂中教师恰当及有效的表达,对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对于心理辅导活动课尤为重要。
一、适时表达,给予鼓励
1.抓住机会。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活动过程中应让学生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与解释,但在活动中必要的提醒还是需要的,特别是抓住机会适时地表达。
比如,在进行暖身活动分享后,针对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喜欢听表扬”的特点,教师适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学生说:“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能随着
2.巧用提示。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提示学生做出适当行为,如:“记住小声说话。”“我希望你能注意听讲。”“现在,请听我讲。”
如在完成暖身活动“雨点变奏曲”后,紧接着要进入团体转换阶段——“画男孩女孩”前,针对是二年级的孩子,教师通过适时表达过渡,并巧用提示:“刚才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演奏了‘雨点变奏曲’,多奇妙啊!我们的身体还有许多奇妙的地方,等着我们一起去探索!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我爱我身体》。(出示课题)接下来,让我们动手画一画,但
二、清晰表达,统一规则
1.分步布置任务。心理辅导活动课对教师的语言是有一定要求的,语言必要精炼、抓重点说,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但要表达时,必须清晰明了。
游戏活动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感兴趣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更是难以掌控。因此,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必须在全班学生面前把要求清晰地交代清楚。比如在一节以性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课时,设计初步感知“男孩女孩不一样”时,设计了“画男孩女孩”环节,本环节分为“画一画”和“展一展”两个部分。在“画一画”时,教师先简单清晰地交代“画”的要求,其次,再交代小组长负责发一下纸和笔,最后才开始;师生共同“展一展”时,教师先告诉大家“时间到”,接着“请孩子把笔放在中间的篮子里,把画放在桌子上,放好,(这里停顿一下,充分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把笔放好)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快,又安静!”字字清晰,句句明了,预防课堂调侃现象,课堂显得有序统一,维持课堂的有序的状态。
2.使用忽视手段。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容易出现较轻微或者是非经常性的触犯规则,如打断别人说话,不按顺序随便说话,从自己的座位跑开等,教师要迅速将注意力转开,完全不予关注——忽视;进行个别化的批评、提示或提醒他注意遵守规则,通过集体帮助解决问题,避免他们以此为手段,引起同学的注意或引起教师的情绪波动,打扰活动的进行。但是,对于较严重的或经常性的违规行为,如使用动作或语言攻击他人;说冒犯的话,教师可以暂停他的活动以示惩罚。
三、正向表达,积极引导
1.正面表达。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积极正向地表达,并且要提开放式的问题。比如,在探讨“学会尊重” 情境中,出示 “男孩对女孩不文明”的两幅图。教师第一个问题是“大家看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孩子们会直白地说:他们不应该这样、这样是不对的、他们流氓等。此时,教师应及时作正面引导,积极表达。可以说:“你觉得这样受到了侵犯、你觉得这样让你有很不舒服的感觉”等,把孩子引导到积极面,正视自己的感受。
除此之外,重要的是,教师在回应中应作适当的升华。比如,在“文明活动”、“讲究卫生”、“学会尊重”这三个情境中,都是由孩子们先说、先讨论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分别作了这三个方面的提升,把学生讨论的结果通过教师的提炼、概括、总结,引导到“文明活动、讲究卫生、学会尊重”这三个主题上。
2.阳性强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将良好的课堂行为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只对小学生的冲动行为或不好的行为予以注意,这样是不恰当的强化方式。当学生表现出恰当的课堂行为时,教师应该给予社会性强化。如果学生遵守集体规则、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教师应即时给予表扬与赞赏,如:“谢谢你举手”、“你把画的作品给大家看,做得真好!”、“很高兴你在这个游戏中找到乐趣。”另外,可以微笑、拍拍学生的胳膊、靠近、注意等,这些做法对学生非常有效。尽量给予“标记性”表扬,它可以明确地突出所表扬的行为。如:“阳阳把彩笔借给乐乐用,做得真好!”总之,这样能够清楚地告诉学生,老师感到高兴的具体行为是什么,并尽可能多地注意到学生的好行为。
四、体语表达,提高效率
1.积极暗示。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讯息的传递过程。讯息的传递通常靠语言及非语言(肢体语言)两种方式进行。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所显示的种种行为动作特征,来代替或辅助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方式。口语的传达意识在多属于理性层面,既是思维的工具,又可表达思维的结果。而体态语言则不是思维的工具,它有时表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有时表现的则是人的潜意识。
教师的眼神、表情和手势等非语言性行为对学生具有心理暗示作用。在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中,教师对学生合作讨论积极的、并按要求讨论好后安静坐好的,用赞许的目光给予肯定或引导集体鼓掌,学生就会受到鼓舞。而对自信心不足、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等因胆小,害怕心理原因造成的困难,教师可用亲切和蔼热情期待的目光,捕捉学生的视线;用温和的微笑对待他们,能使学生从教师的神态中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克服因难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老师相信我,我也能做好”的自信心理。教师适宜的体态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节学生的心理,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有效吸引。教师的非语言(肢体语言)行为也不容小视。它是以教师的肢体语言来传达情绪或讯息给学生。透过实际的肢体动作,教师可以做很自然且有效的表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达到吸引学生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功效。
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且比较擅长于形象思维,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配合恰当的肢体动作,除了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还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暖身活动“雨点变奏曲”环节,教师先通过肢体动作进行示范,“小雨”用四个手指相互拍打,“中雨”用手拍打大腿,“大雨”鼓掌,最后“暴雨”跺脚。通过教师的示范,不仅清晰表达了暖身活动的规则,而且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师生和谐的氛围,也让学生感受到宽松、愉快、安全的心理环境。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是互动的,几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恰当表达是每个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方式之一。因此,提高教师的表达水平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育的新手,更需要不断钻研、不断学习。教学中,以辅导理念作支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表达能力,学会使用多种心理辅导技巧,“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11.7总第180期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11.7总第181期
[3]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钟志农,宁波出版社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