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基于绘画疗法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绘画疗法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实践探索  
                                                      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  叶舒畅  325000

    【摘要】近些年,全国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形式多样,笔者基于绘画疗法的理念,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将画树活动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并取得有效的辅助效果。本文将结合课例来探讨画树活动的实施过程、效果分析和操作注意事项。
    【关键词】   绘画疗法    画树    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形式。它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借助团体动力,通过课堂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在活动中获得领悟和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画树活动是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项绘画主题活动,这项主题活动以绘画疗法为理论基础,操作简单,易于实施,且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课例,谈谈画树活动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
     一.理论基础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以各种艺术的媒体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这些媒体可以是游戏、声音、身体、故事文本、书写、绘画、舞蹈、音乐等,所表达的内容可以是意识与潜意识层面的内容。其基本理念是相信每个团体成员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自我引导。
    绘画疗法属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模式,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精神分析学家南伯格提出。绘画疗法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它既是一种意识的活动,又是无意识的承载物,以绘画为载体进行艺术治疗就是依靠绘画的表达作用来物化无意识,并在绘画的表达层面与无意识进行交流与整合。从而获得内心情感的舒缓与满足,促进辅导的效果。常见的绘画技术有画人智力测验、自画像、家庭画、房树人测验、雨中人测验等。
    “树”作为自然界中人们熟悉的植物,极具强烈的生命意义,能体现出个体生命成长的历程。画树比较简单,不需要操作者掌握任何的绘画技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尝试体验,通过铅笔、橡皮或彩笔以及几张白纸便能实施。因此,我选择以画树为课堂主题活动来开展课堂教学。
    二.课例实施
    笔者在2021学年第一学期,借助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机会,在八年级6个班开展了主题为“像树一样成长”的团体辅导课。各班以4-6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分两课时连续进行。
    (一)导入环节
通过欣赏自然界中树的图片,分享自己喜欢的树,让学生了解树的品质(如高大坚韧、生命力旺盛、硕果累累等),激发学生像树一样成长的渴望。引出课堂主题。
    (二)画一棵代表自己的树
     用铅笔画一棵代表自己的树,不讲究画得多好,只要求用心画就可以。画完
之后,在小组内分享:我画的是什么树,这棵树的年龄,这棵树的特点(3-5个),并给这棵树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同时结合学生说出的树的特点追问这棵树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子的(见图1、图2)。


  
         图1                

    图2
     【图1·说明】我画的是一棵大榕树,这棵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倒出了影子,它的特点有枝繁叶茂、笔直挺拔、夏天能让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年龄大约20岁,就取名为“大榕树”吧。
    【图2·说明】我的树14岁,和我现在的年龄一样大,这是一棵春天的树,树的上部分枝叶被修剪了,就像是我们经常在马路边看到的那些树一样,现在刚刚长出了一些小嫩芽,它有着生命力旺盛、叶子颜色鲜绿、树干粗大等特点,取名为“重生树”。
    (三)滋养你生命的人和事
     在树的成长过程中,肥沃的土壤,阳光、雨露滋润着它的生命,让它茁壮成长。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也有一些人一些事滋养着他的生命。引导学生放松,回忆生命中滋养的人和事儿,带着这份被滋养的幸福的感觉给树涂上一些颜色,让树的成长发生些许变化,同时分享被滋养的感受和能量。通过直观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和绽放(见图3、图4)。



图3                         

  图4
    【图3·说明】刚才我回想起了很多童年趣事,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时候,经常依偎在爷爷奶奶怀里撒娇,听着爷爷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吃着奶奶做的麦饼,感觉好幸福,现在爷爷奶奶还住在老家,非常想念他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回忆我给这棵树的树冠部分涂上淡蓝色,像是看到了小时候调皮的自己,蓝色也显得更浪漫一些,树干涂成棕色,觉得更能突显出这棵树的年龄。
    【图4·说明】记得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是我最开心的一个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海南游玩,海边的美丽景色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走在沙滩上,感受轻轻的海风,听着浪涛的声音,吃着各种美味海鲜,很爽。想起那些幸福的时刻,我忍不住想唱起歌,心都要跟着飘起来了。所以我用各种字母、喜爱的图形、鲜艳的颜色来表达我愉悦的心情。
    (四)生命中的缺憾
    每棵树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经历风雨,或经历虫子的侵蚀,或遭受其他人为的伤害。同样的,在人的成长中,有很多滋养的部分,同样也会有缺憾。引导学生放松,回忆生命中的缺憾,并把这份缺憾用彩笔在这棵树上表现出来。生命的缺憾通过学生自由发挥呈现,如树枝的弯折、树叶的飘落、树枝树干被污浊等形式,再通过涂抹的方式协助学生面对人生中的缺憾,感受缺憾(见图5、图6)。
     利用树的类比,让学生感受到只有敢于面对缺憾,经历过的都会变成我们的财富,都会让我们蜕变,让我们成长。
 
            图5                              

 

 

    图6
    【图5·说明】最伤心的事是我上小学4年级那一年,奶奶身体不好,经常住院,我都会在周末去看望她,因为我平时是住在学校里的。那一次,奶奶病的非常重(眼眶发红),我不知道,等我周末回家时才发现(学生抽泣啼哭),奶奶已经走了……妈妈说怕影响我学习,就没有先告诉我,可我没有见到奶奶最后一面,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教师鼓励学生宣泄悲伤的情绪)现在我的这棵树落下了绿叶,我在树干上用黑色画出了树的创伤。
    【图6·说明】家庭上的变动可以说是我成长过程中最不能去接受的事(不追问具体的事件,只引导学生在可愿意开放的程度来分享),那时候我甚至都不想活下来,那段时间我很绝望,很忧伤。就像这根树枝长歪了一样,其中的几片原本鲜嫩的绿叶我加深了颜色,看起来像是生病了的树叶似的。
    (五)冥想:像树一样成长
     针对学生呈现的各种树的成长状态,引导学生通过冥想,感受树从一颗种子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成长中感受到了滋养,也经历了暴风雨,使学生能勇敢地面对生命成长历程中的缺憾,在他们心里播下一棵树的种子,跟着这棵树一起成长一起滋养,达到自我修复和整合的状态。
    (六)重新画一棵树
    这棵代表自己的树正主动地去汲取阳光、雨露,敢于面对环境,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也可以看着树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对它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分享,同时带着这份满满的能量,重新画一棵代表自己的树,激发学生转化的力量,进而对自己生命的状态有了更深的体验。(作品欣赏见图7、图8)

图7 向阳树                  

图8 金色苹果树
    【图7·学生感言】人的一生就像一棵树,树的成长多多少少也会经历暴风雨但它们也会有阳光、雨露的滋养,最终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也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一次经历都是在成长,而身边也会有滋养我们的很多人。因为有了他们的滋养,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这棵树我重新取名为“向阳树”,就是希望未来我们不管遭遇什么,都能向着阳光走,勇敢面对,做最好的自己。
    【图8·学生感言】我重新画的这棵树叫“金色苹果树”,金色显得灿烂,配上这绿色的枝叶,看起来颜色鲜艳,显得积极阳光。经历过的都是自己的财富,我接纳任何发生过的事情,希望我以后的人生路要像我今天画的这棵金色苹果树一样能够越来越灿烂吧!
    三.效果分析
     (一)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生命的历程
    参与画树主题活动,学生需要回忆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点滴事件,有生命中曾经滋养着自己的人和事,也有自己人生中的缺憾,这样的回顾加深了对生命历程的理解。课例中,图1图3的作品出自同一学生之笔,这棵大榕树所具有的特点正是学生成长历程的投射,树的枝繁叶茂、为人类带来阴凉的特点正像是小时候爷爷奶奶对他的爱,滋养着他,爱护着他。这份爱的感觉用浪漫清新的蓝色彩笔涂出来,不仅使学生回忆了生命历程,更是激发了对爷爷奶奶的感恩。正如一位学生写下的课堂收获:
    【李同学】一幕幕的儿时情景不断在脑海里呈现,有欢乐的、愉悦的,也有悲伤的、痛苦的,我明白了人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挫折磨练了我,让我变得更加坚强乐观,让我们像树一样地成长吧!
    (二)释放情绪,缓解心理创伤
    绘画疗法可以治愈心理创伤,宣泄负性情绪,缓解压力,画树作为常见的绘画活动形式,以绘画疗法为基础,有着同样的功效。本课例中,学生在面对生命中的缺憾时进行的分享和涂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心理创伤的辅导效果。课例中,图5学生借所画的树,表达了对已去世奶奶的思念,在这样安全和谐的氛围下,说出了生命中的缺憾,宣泄了悲伤的情绪,缓解了心理创伤。一学生在分享时提到:
    【黄同学】我把这根树枝涂黑,把这几片落叶涂成黑棕色,是因为我回想起了自己一直不愿提及的伤心往事。在涂抹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当时的那种悲伤焦急的感受被激起了,而通过不断地涂颜色,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棵树落叶归根,重新生长的画面,我慢慢地放松下来,感觉舒服多了。
    (三)唤起生命成长的力量
    树本身具有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品质特点,以树为载体开展的画树主题活动迎合了生命成长的规律。课例中,图5作品学生在冥想活动结束后,表示看到这些纷纷飘落的绿叶,我的心不再是忧伤难过,而是脑海中一直飘荡着奶奶小时候对我的点滴关怀,使我这棵树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树干的创伤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再那么明显了。可见,学生通过回顾生命中不同成长的状态,用涂色的方式呈现,以及最后重新画的这棵代表自己的树,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激起了成长的力量,同时,也对自我的生命体验有了更深的思考。正如学生所言:
    【林同学】我们的一生就像这棵树一样,只有通过不断地吸取养料、水分,经历风雨历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要感恩父母、亲人、同学和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身边的一切。珍惜当下,勇敢地面对生活。
    四.实施建议
    (一)需营造一种安全、尊重与自由的表达氛围
     绘画疗法是一种心理投射测验,建立良好的活动氛围,学生将更愿意放下自身的防御,和自己的潜意识联结,创作出契合心灵的作品,并愿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本课例中,在回想生命中的缺憾环节时,可以强调在自身可接受范围内的真诚分享,引导学生可以不分享缺憾的具体内容,只分享感受,别人分享时,听而不评价。如图6学生在分享时展现的一样。此外,在课前约定时,还需注重加强活动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二)注重开放式的引导
     学生在回忆自己生命中的滋养和缺憾的活动时,以深呼吸放松法导入,引导学生静静地回忆,教师需要做一些开放式的引导,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以保证后期画树涂色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需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指导语,做好充分准备,巧妙地将冥想活动和画树活动相结合实施课堂教学。
     (三)画树活动时间需充分
     该主题课程之所以分成两课时进行,是为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画树、去涂色、去体验感悟。如果随意缩短活动时间,活动结果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绘画疗法的治愈功效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四)课后的延伸扩展
     课堂上为了关注所有的学生,会容易忽略个别需要跟进的学生。毕竟学生所画的树是一种投射的呈现,可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挖掘的资源。有的学生画的树创伤特别多,有的学生画的树没有枝叶,还有的学生在白纸的某一角落画了一棵小小树等,这些特殊的作品有可能预示着学生的心理困惑,教师可以在课后统一上交学生作品,了解学生情况,必要时做跟踪辅导。
     画树主题活动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拓宽了课程设计思路,为心理老师解读学生心灵,也为学生了解自我成长和表达情绪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极大的自我疗愈能力,相信学生们在画树的活动过程中心理的自愈力可以得到焕发,能够从中觉察、感受并表达,寻找其中的积极意义,主动地去汲取滋养,获得更多成长的能量和勇气,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黄朝侠.《孩子的树告诉我们什么——画树测验在班级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例谈》.大众心理学.2012.12.10
[2]王哲婷.《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在中学心理课中的应用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0
[3]刘鹏志.金琦.《生命年轮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9
[4]张琳.马晓辉.《“雨中人”绘画在高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