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心理课的“氛围感”
王华聪 济宁市文昌阁小学
真实的课堂,是每一位心理教师想要追求的目标。那么,何谓真实,便是真实的情景,真实的体验和真实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将心理课堂变成充满“氛围感”的场域,只有这种真实的“氛围感”才能让学生触摸到自己的内心,挖掘出自己的潜能,那么,应当如何创造出心理课的“氛围感”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课前要积极地寻找课堂的起跑线,也就是进行恰当的课前调查,这样才能框定适合学生的内容,避免课堂内容不聚焦,学生找不到切入点,一直游离在课堂之外而无法真正体验课堂内容。比如《我和老师交朋友》一课,教师首先去研究、观察学生平时和每一位老师是怎样的关系状态,学生内心如何看待老师,有无和老师做朋友的意愿,如果有,和老师做朋友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是什么?和老师发生冲突又是怎样处理的?基于这些调查,寻找学生真实的经历,并进行改编,真正运用到课堂中,让课堂“接地气”,也让学生真正走进去。反之,有的老师则直接从内心设定学生一定是愿意和老师做朋友的,可能是不敢和老师交朋友才没有老师朋友这一结论,让整堂课直接向着怎样和老师交朋友这一主题深入,完全没有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经历,那么很难相信这会成为一节打动学生的好课。因此,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人际交往特点、生活经历等去观察、研究,围绕课题做好充分全面的调研,是营造课堂“氛围感”的起点。
在定义课题时,应使用更加积极的词汇,更容易激发人内心向好向善的一面,让学生从简短的文字中就获得一些成长的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语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暗示性,譬如对于一节目标为“会用适合的方法克服学习中的马虎”的心理课来说,课题为《告别小马虎》还是《我可以更细心》更好呢?答案必然是后者,因为看到马虎首先想到自身的问题,聚焦于自身的不足,很难激起内心强烈的认同感,而“更细心”三个字则让人首先认可自己已经拥有一些积极的资源,接下来带着自信去挖掘更多的潜能,自然而然更有动力。因此,更积极的课题能够为课堂奠定一个主基调,让学生用更加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问题,为整节课蒙上积极向上的色彩,润物细无声,恰是如此。
在选取素材时,应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对生活情景进行合理的改造加工。对此许多教师常用的做法是东拼西凑一大盘,最终课堂上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看似热热闹闹的活动,实则完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知课堂走向哪,更不知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无论我们要选取的是什么活动、做的是什么视频,首先应基于学生的经历,只有切身的体验才能把学生带入其中。比如一节《给学习定个计划》的三年级心理课,教师设计了4个连环活动,分别是马兰开花分组、击掌游戏发现专注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摸高游戏认识计划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心理小实验体会要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最后给出马拉松夺冠的秘密这一视频学习分解目标法。几个活动进行下来,看似氛围很好,学生参与的很积极,但是学生真的学会怎样做学习计划了吗?学习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课堂上完全没有落实。导致整节课都在说计划,为计划而活动,但实则在“计划”的边缘游走,从未真正触及核心,更难以让学生沉浸其中。
用适合学生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互动,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时,如果在和学生“讲课”,那么学生一定是丰富了知识,减少了感受。而我们如果轻松地和学生“聊天”,则一定能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情绪脑,让他们沉浸在情景中。比如《你的心思 我能懂》一课中,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共情的含义,使用下定义的方法直接告知: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只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然后带领学生进入为什么共情这一环节,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另一位老师的做法则显得高明多了,用动画视频呈现情景,并辅以一段优美的语言:“在你伤心、苦闷的时候,共情不是我远远地看着你,而是我走近你,感受着你的感受,体验着你的痛楚……”,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话去解读拗口的心理学术语,学生一下子就走进画面,理解了什么是共情,课堂的“氛围感”应运而生。其实,像这样的对比案例比比皆是,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心理课一定要防止学科化倾向,避免枯燥的知识讲解,术语解读。这一要求正是提醒我们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非知识储备,这也是心理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最突出的不同。
最后,心理课的“氛围感”不仅来自教师,更来自学生,有时,我们在授课时,如果真的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小火苗,他们自己就会把这把火烧起来,让课堂热烈起来。比如还是《我和老师做朋友》一课,教师运用学生的生活事例作为素材进行改编,进行了“超人猜猜猜”、“超人老师的一天”、“真情时刻”等环节后,直接将科任教师一一请上讲台,进行“爱要大声说出来”这一环节时,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花冲向老师,献给老师并且和老师拥抱,表达心中的敬意和关怀,真正达到了发自内心与老师成为朋友的目的,也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让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其中。回观整节课,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的认识最终转化为行动,带动着整节课的节奏,也让课堂充满了“心理味”。
作者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文昌阁小学 邮编:272000
邮箱:84459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