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探索留白艺术手法在初中心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留白艺术手法在初中心理教学中的应用

                                                           杨倩华(佛山市第十一中学  528000)
【摘 要】满堂灌会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且易使心理课堂变成“心理学”课堂或德育课堂。适当的心理课堂留白,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意识和潜能,让学生真正作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留白艺术


一、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告显示,目前导致青少年致病致残的最主要因素是抑郁症。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有1.9%~3.3%,在初中阶段的孩子当中,这个比例上升到7.6%~8.6%,在高中的孩子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则高达10.9%~12.5%。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表示上述抑郁原因主要是孩子价值观缺陷,即“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负向影响巨大。其建议通过“留白”给予青少年教育所必须的平衡健康成长空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以被家庭或学校等外部体系过满地安排,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安排,独立且从容地感知和思考人生及世界,包括“发呆”和“无所事事”。不仅艺术需要“留白”,青少年个体生命成长,尤其是身心的平衡健康,更需要“留白”。不少学科关于“留白”教学艺术探索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心理学科的相关研究却较为欠缺。
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是教师以退为进,把课堂交给学生,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冲动,从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但有些教师包括我自己,为了呈现“心理味”的课堂,容易把一节课变成了活动的堆砌,花样繁多的活动如同走马灯一般贯穿课堂,看似充实、丰富的表象之下,实际折射出的是心理教师对驾驭活动的信心不足,节奏太快,会使一节课显得过于满、紧,一节课给学生预留探究、反思的时间非常少,这样容易使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妨碍学生将所学的心理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心理课也有“助人自助”原则,最终目标是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意识和潜能。而恰到好处的课堂留白,看似没有填充什么内容,其实是课程、教师和学生能够自由成长的地方。


二、“留白”艺术的运用
(一)认知留白
认知留白首先表现在简单次要的知识上,课堂上可不详讲,只要提示学生学习的方向即可;而有些认知思维是学生暂时还不能掌握应用的,例如,在让学生回忆自己这两三周中发生的开心、愉悦小事,有些学生表示找不出,显然这是微乎其微的,再平凡的人都曾会经历一些愉悦的时刻,例如吃了一顿美食、做完了作业、下课去打球、周末去逛街、与朋友聊天等等,那些同学想不出更多是因为习惯了负面思维,这些愉悦感受被渐渐遗忘和忽视了。而如果在课堂运用留白艺术,给予学生启发和畅想,哪怕暂时没有找到答案,也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一颗思维种子,寻机萌发,成为习得性乐观思维的契机。[1]
(二)情感留白
心理课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能富有情感的方式去教学,学生才能富有情感地去学习。但是,教师不能用自身的情感体验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来深化生活体验,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2]
例如我在一堂生命教育课堂中,有一个视频看完后,我一般会因为时间关系直接指出视频的中心思想、我的感受从而引出我们后续的教学内容,但后来有一个班由于特殊原因,让我在这个视频看完后没做引导,而是给时间给他们回味,问他们感受。学生看完后都呆呆地坐在那里,似乎当时的气氛有些冷场。但惊喜的是,下课后有几位学生过来和我说他们以前在殡仪馆送走亲人的经历,以及述说了对亲人的想念、生命不再复回的遗憾等等,这些学生自我生成的感触是之前那些班没有出现的情况。学生的这些反馈让我意识到情感留白的必要性,因为它可以给学生一种更开放、包容、允许的氛围,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来深化生活体验,毕竟心理课堂,不求统一,只求唤醒,唤醒学生一些自我成长的潜能。
(三)评价留白
评价留白指教师不迅速评价学生的回应或状态,而是用延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期待心理和好奇心理,通过追问、转换角度的形式,给学生留下更多自由探究的机会,能够去独立思考、反思。这种留白不仅提供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也会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心理学习环境。
例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因而出现误解的情况:在一堂关于“校园欺凌”主题课堂上,一位学生认为有仇必报,以拳头回击拳头是男子汉的行为。对于学生的误解,教师可不做直接的否定,否则容易让学生的积极性受挫。教师应认识到这是由于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他们还没有树立清晰明确的价值观,辨别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暴力回应暴力对于自己、集体的利弊影响,男子汉是否需要顾及集体利益,你有多大意愿承担拳头回应带来的后果等,让学生在更多的角度中思考,增强是非观念,这种效果比教师直接作出评价来的有影响得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也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总结讨论
最后,教师“留白”教学艺术应把握好运用的频率和时长,防止留白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总的来说,留白是对某些教学内容的合理舍弃,是问题提出之后的等待和沉默,是对某个没有讨论出标准答案的问题的搁置,是对课堂突发且无法当即解决的状况的转换,是对学生反应的包容,是留给学生课堂之外的思考。[3]
留白不是缺陷,留白不是尴尬,有留白的课堂才是真实的心理课堂,才能带给学生更真切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潇.一节引人入胜的心理课是什么样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23).47-4.
[2]李铃川.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留白艺术.文学教育.2009(24).1.
[3]钟家宝.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 留白" 艺术.当代教育论坛.2007(24).86-87.

 

通信地址:佛山市第十一中学 

联系方式:13413220617   杨倩华

邮箱:798396576@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