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心理课堂反思与实践

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心理课堂反思与实践邓婉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1]。笔者作为一名中学专职心理教师,从教5年来,在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借鉴了不同版本的《心理健康》教材、优质公开课、网络资源等,一直致力于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心理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优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存在以下的困惑:一、某些心理主题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最典型的就是学会学习这一板块。一方面,中学生从理性上会认为,学习对于未来升学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学习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时间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实际心理课的授课中,部分学生仍然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情感上的抵触,表示不想谈论学习相关的话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较低。二、学生在心理课上的总体兴奋度较高,容易忽视对自身行为规范的约束。与其他学科相比,心理课可以说是最重视学生的体验、生成、互动的。但正是因为学生在心理课上过于松弛的状态,部分学生容易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带至心理课堂中,比如对同学的发言发表恶意评论,比如在课上公开喊同学的绰号、同学的八卦等,这些做法不仅伤害了同学的感情,也扰乱了心理课的正常节奏。三、学生在心理课后缺少必要的练习和反馈,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成果难以得到巩固。正如学生学习文化课,必须辅以课后练习、复习来巩固,新的思维方式、应对方式的习得,也无法仅仅依靠心理课堂上的40分钟来实现。因此往往出现心理课上看似热热闹闹,学生上课过后就忘的尴尬现象。

利用假期,笔者认真研读了《有效教学》[2]一书,如醍醐灌顶一般,发现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己解答教学上的困惑。《有效教学》一书首章即提到,所有的教学形式都有相似的内部结构,即“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这四个基本元素是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贯穿于所有教学行为的始终,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任何一个元素的缺省都无法使课堂行为发生效应,教学行为不可能成立。

接下来笔者将对照这四个基本元素,来具体分析上述罗列出的困惑主要在哪一层面,并呈现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不难发现,困惑一(某些心理主题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在引起意向层面,即如何激发学生动机的问题上。《有效教学》一书中讲到,把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上,对于我们从“把教学只当作传播知识或演示技能”这种传统观点中解放出来,无疑是很重要的。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众多的学习形式、教学活动才能产生效果。

基于以上理论知识,首先,在设置心理课的教学主题时,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比如,在开学第一节心理课上,我设置了一个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心理课的环节。学生们需要在教师已设想的心理课主题上标注修改或增删意见,即使没有修改或增删意见,也需将本组同学最期待本学期心理课出现的内容标注上星号。这样一来,教师便获悉了学生们对哪些心理课主题感兴趣,对哪些主题不怎么欢迎。这使得我在总体的主题选择上不至于偏离学生的需求,避免去上“老师觉得有必要,但学生不觉得有必要”的主题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同一板块的不同课,还可以请学生进行投票排序,来区分学生的需求程度。例如上个学期,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高一的学生对自我认识、生涯规划的内容很感兴趣,但学校安排的心理课时有限。通过设计无记名投票,我最后选择将“探索职业兴趣”、“探索个人能力”、“探索家庭与职业生涯选择”、 “探索价值观”、“生涯讯息讲座”这五节课中票数最高的前三节课,作为优先设置的心理课内容。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最期待的内容,即是学生学习意向最强的内容,作为心理教师可以考虑优先满足这部分。

再谈困惑二(学生在心理课上的总体兴奋度较高,容易忽视对自身行为规范的约束),这主要是在明释内容以及调适形式层面,即怎样将课堂的普适规则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有效教学》中曾举过一个例子来说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就像学习游泳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讲解,必须让学生下水操练。因此,坚持采用不易于学生理解和不适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就不是教学。

心理教师如何使用合适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心理课上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笔者参考了诸位成熟教师的做法和自身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一、课前直接呈现心理课公约。笔者在观摩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时,通常会看到有经验的老师直接将“积极参与”、“认真倾听”、“尊重他人”这些词语放在幻灯片的首页,并在课堂一开始提醒学生遵守公约,或请学生击掌通过公约,从而给心理课堂预设整体的基调。二、设置课堂环节,请学生参与制订心理课的公约。就如只有引起学生学习意向的内容,才有可能产生教学效果,心理课的课堂规则也只有是学生公认的,学生才有可能有遵守的意愿。比如,在开学第一节心理课上,我会请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评析心理课上的众生相,评选出哪些行为是有利于自身成长,也有利于其他同学的。或请学生列出心理课上可能会出现的,有损同学福祉,应当避免的不良行为。或请学生在小组内部,制订本组的公约,进行自我管理。三、当学生出现不当行为时,及时停顿下来做调整。作为心理教师应当理解,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我们也不能期待学生在第一次了解规则以后,就马上能改变不良的习惯。不良习惯势必会有反复出现的情况。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再次出现恶语伤人、嘲笑起哄同学等行为,教师应当及时做出反应,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些不良行为对于同学情感上的伤害,对于自身形象和人际关系的伤害,充分借用同伴的力量去感化行为不良的学生。

最后谈困惑三(学生在心理课后缺少必要的练习和反馈),这主要在“关注结果”层面,即学生通过学习得到了什么。《有效教学》一书中讲,教学行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落脚点在于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当前,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的心理课仍处在起步与逐渐发展的阶段,在不少地区的不少学校里,心理专职教师短缺、心理课时开不满、被挤占等情况都屡见不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自然很难真正得到保障[3]。因此,作为一线心理教师,我们能做的唯有立足于现实,基于已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通过若干珍贵的心理课学有所获。

为了提高学生完成心理课后练习的积极性,本学期我向学生颁布了一项特别奖励制度。具体来说,每周心理课后,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不会太花费学生时间的课后延申作业。作业内容可能是运用课上所学的沟通技巧改编日常对话,或写一写上完本节课的感悟收获等。学生须自备心理本,在心理本上完成作业并提交。单次被教师精选为优秀作业的同学将获得一个印章,期末印章数排名在班级前列的同学,不仅将获得奖状和奖品,且印章数第一的同学还将额外免除心理期末测验,期末总评直接为A等(笔者所在的学校,要求心理与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科目一样,在期末给学生测验并打等级)。希望通过奖励吸引的形式,学生可以不仅在心理课上敞开心扉,打开思维,当回归生活后,还能把心理课上的所得带到实际生活中去练习,去实践,去优化,做到真正地“入心”。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俞国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崔允漷主编. 有效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6.

[3]彭小艳.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困境与对策[D]. 南京师范大学.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